大宋有喷子 第25章 赵家飞燕

作者:长夜天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22 22:33:32
最新网址:www.biquw.cc

皇宫里。

赵祯友好的接见了自己父亲封的大师,宗教界代表,圆通大师怀贤。

赵祯自己也是熟悉一些佛学知识的,或者说,皇宫内善男信女很多,所以赵祯跟圆通显摆了不少佛学方面的见解。

怀贤也是每有言,必称赞。

怀贤虽然命里就是大师,但他跟别的大师还真不一样,他记忆力极强,聪明,学东西很快,特别擅长工笔画等。

历史上怀贤一把年纪的时候,苏轼等人才成为风流才子,他们经常约谈书画诗文,怀贤也是常客。

这样一个人,在其他领域如何不论,在佛学方面把赵祯哄得一愣一愣的。

哪怕赵祯说佛祖其实是个女孩,怀贤也能马上秒接佛是众生相,如果佛不是女孩才怪了。

一场谈话,赵祯单方面的非常开心。

开心了之后,赵祯也开始关心起了自己的子民。

要知道,封神的权力都在皇帝手里,佛子也是皇帝的子民。

关心了一通后,感觉眼前的怀贤不是个贪婪的人,的确是佛学精深学到家了:“圆通大师,你初到京城,见京城风貌如何?”

赵祯知道,圆通大师必然从御街往北而行,一定看到过大相国寺那古今未有的气象,一定会提及。

只要他一提,就封他做一院主持。

虽然他年轻,但给他十个度僧牒的名额作为启动资金,也足够了。

所谓度僧牒就是和尚证,这玩意儿一百八十贯一个。

别看它贵,但是在这个时代,实际上等于不成文的借贷许可牌照,贵也有贵的道理。

圆通大师怀贤双手合十:“小僧路过汴桥……”

赵祯得意,果然如此。

快说吧,说了就让你知道皇家的富贵。

怀贤:“小僧路过汴桥,看到一家应天酒楼,听人说今天晚饭之前就要表演制造真空,小僧想要快点出宫,去看看。”

皇帝你话太多了,耽搁贫僧去看戏了。

赵祯愣住,随后:“都在说此事,朕也很想去看看。”

怀贤:“哦?大家都对制造虚空很有兴趣?”

听说大宋都城的人被钱财迷了眼,现在看来,大家还是一心向佛的嘛?

赵祯:“那倒不是,他们听说应天酒楼的菜好吃,都要去尝尝鲜。”

“可惜朕不好出宫去。”

怀贤倒是疑惑了:“小僧对皇家不熟悉,但师祖早先曾经跟随太祖与太祖讲经过一些时日,师祖总是说,太祖他经常燕行出宫难道陛下不可以吗?”

赵祯愣了一下。

所谓燕行,就是微服出行。

太祖的确喜欢私下到大臣家里商谈国事,顺便考察民情。

不过时代变了,自己老爹的时代每次出宫,那派头就大的不行,所以赵祯不喜欢出宫,因为要安排太多事情了。

不过被怀贤这么一点,赵祯倒是有点想法了。

自己也可以微服出巡啊。

只是:“可惜朕让皇城使单独下值了,他要去应天酒楼吃饭,朕也不好拦着。”

没了杨景宗,赵祯要出门去,只能找都都知冷亚,以及都知王守忠。

赵祯想了一下,让王守忠去安排。

冷亚虽然职务上比王守忠高,待遇上其实是一样的,而且武备这种事情他不熟,所以让王守忠全全负责。

王守忠也不傻,表面上开始安排几人小队,实际上派遣了一大批人提前出宫,沿途分布,随时准备保护。

很快,赵祯就换上了一身普通贵族会穿的的青色衣服,带着圆通大师出宫门了。

“陛下有令,命我们保护圆通大师出宫。”

守卫见符令双全,又是都知当面,立刻放行。

因为不是正常出宫,所以一群人走的是侧门。

一整个广场都是停的车,此时就有不少车要出门。

本着低调的原则,冷亚驾车,跟对面马车客气:“您先走。”

对面马车更是低调:“您先,您先!”

头低的很低。

冷亚一看,对方态度比自己还低,更是客气:“您先,您走吧。”

对方也是没想到宫门里还有这么低调的车队,稍微抬头一看。

冷亚和对方都懵了。

冷亚是都都知,太监大总管。

对面是黄浇,延福宫使。

和太监大总管一样的品序。

因为这个黄浇大有来头。

这个黄浇,以前权势最大的太监张德均(王继恩)的干儿子。

王继恩这个人当初是太祖身边的太监,太祖死的时候,当时的皇后下了一道命令,迅速请赵德芳入宫。

王继恩就是传旨的人。

然后,王继恩出现在了赵匡义府上。

从那之后,王继恩就从内官成了外官,并且在镇压蜀地的叛乱中立过大功。

但他在太宗死的时候,想要再玩儿一次这个无本生意,让太宗的大儿子登基,这一次,失败了。

就算是失败了,宋真宗都没拿他怎么样,并没有杀头,只是贬走。

就是因为当时皇宫里大量的人都是他的干儿子,属下。

如果处理这么一个人,动荡就太大了。

而黄浇,就是当时的小字辈。

王继恩的最小的干儿子。

时过境迁,黄浇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也就是冷亚和王守忠在赵祯还是王爷时就是他的贴身太监,才能跟黄浇齐平。

要不然,连给黄浇提鞋都不配。

这几年黄浇已经很少出来了,所以宫里的新人不认识他。

但冷亚还能不认识黄浇?

两边互相对视,都懵逼了。

车马相继出宫。

赵祯心想自己出宫真是天衣无缝,随后,冷亚才在御街上前后无人的时候开口:“黄……老爷,刚刚小的看到了黄浇。”

赵祯愣了一下,随即意识到了,对面那个马车里是杨太后。

此时的杨太后已经是太后了,而不是太妃。

要是赵祯有一丁点的当皇帝的觉悟,知道太后此时也出宫了,就应该立刻打道回府。

因为太后和皇帝一起出宫后,皇宫就没有主人了。

但赵祯哪有这个意识。

另一辆马车里,穿着男装的杨太后:“你是说,前面那辆马车的车夫是冷亚?”

旁边的赵曦不解:“母亲,这有什么不对吗?”

杨太后思索了一秒,开口:“没什么不对的,不用多想,你不是要去给章旷捧场吗,走吧。”

很多天以前,杨景宗带了一套书到杨太后这儿,告知了杨太后章旷想要斗胆求皇亲的事情。

杨太后没想到有人这么胆大包天,都一时之间没反应过来。

但随即一想,公主本来就是要嫁人的,自己如果不给女儿张罗婚事,那不久后赵祯就有可能在别的大臣的撺掇下赐婚。

章旷是个成都人,天然就是后党一派的,也没什么不好。

如果章旷真如杨景宗说的那么有本事,又愿意成为后党新一代领袖。

那为什么不呢?

于是就‘偶然’跟赵曦谈起了章旷。

而赵曦刚刚才听人说起过《卖油翁》和《劝学》的故事,章旷要是知道自己那首诗诗的名字被人传成了劝学,恐怕也吐血三升。

不过只有叫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那首诗叫劝学还真可以。

赵曦得知章旷新写了书之后,就想要看一看。

第一次看白话,就是小说,一开始赵曦还觉得自己有可能看不懂。

结果这小说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符号,居然把断句断的一清二楚,读起来没有任何压力。

赵曦只花了一个晚上,就啃完了全书。

越是看,赵曦就越喜欢书中描绘的江湖,描绘的民间儿女。

虽然看书时也惊讶于作者居然敢蛐蛐自己的皇帝哥哥戴绿帽子蛐蛐自己的皇帝哥哥的身世,但最终,赵曦还是痴迷在了江湖世界中。

只可惜无论是楚楚还是庞飞燕,都说不清楚是不是有好结局。

倒是庞飞燕本身,和自己很像,甚至自己这个皇帝的亲妹妹,比那个什么杜撰的庞太师的女儿,要更受宠千百倍。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