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灭亡的原因太多了,分不出个主次。
何青心里面拍了个顺序,开口道:“朝堂斗争,皇嗣早夭,少帝继位,太后临朝,外戚干政,宦官乱政,天灾爆发,羌人之乱,黄巾起义...”
这一连串的原因并不完全,真要算的话,大到天灾人祸,小到制度的弊端,一个都跑不掉。
三言两语根本说不完。
何青喜欢历史不假,私下也了解很多,但不是专门研究历史的专家,许多原因连他也不清楚。
蹇硕听的呆住了,胆战心惊的看了看皇帝。
好在皇帝没什么反应,生怕皇帝动怒。
何青见皇帝没说话,询问道:“还有很多,陛下要听吗?”
“罢了,你给我讲讲何进死了以后的事情吧。”刘宏心力憔悴,缓缓摇了摇头。
何进是个蠢货,但他依旧任命何进为大将军,因为没有别的人选了。
主要因为何进的身份,他不是世家出身。
至于董太后所在的董氏外戚,一群烂泥扶不上墙的东西,还不如何氏外戚。
何青嘟着嘴道:“上次我说到董卓入京,这次就从这里接上。”
张让、赵忠等人投河自尽,十常侍之乱得以平息。
少帝与陈留王在卢植等人的护送下回京,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得到消息的董卓带领兵马赶到,他的到来让很多人察觉到危机。
董卓之所以出现在雒阳附近,还是因为前面何进召外兵入京,但何进后来下令,各地外兵原地驻扎,不得随意进入雒阳地界,董卓的到来明显违反何进的旨意。
这时候的董卓还没有不臣之心,见到皇帝和陈留王后立即行礼,并解释他是护驾来的。
这个时候皇帝如何说话,就是很重要的了。
然而少帝刘辩惊吓过度,语无伦次,天子的威严尽失,反而是陈留王刘协对答如流,替少帝打了圆场。
董卓没有说什么,不过他看出少帝与陈留王的区别,这为他日后废帝的行为埋下了种子。
虽说董卓是带兵来的,但是人数不多,众人照旧回宫,这一路上不少公卿都寻了过来。”
刘宏皱起眉头道:“董卓带了多少兵马?”
“三千兵马,甚至不到三千。”何青伸了个三的手势。
“三千人?你确定?”刘宏呵了一声,明显不信。
何青凝重的点头道:“确定,就是三千人。”
刘宏见何青不像说假话,不由倒吸一口气,不过他很快就想明白了原因。
董卓来的太突然,再加上雒阳刚刚经历一场斗争,十常侍和大将军全部死亡。
上天给董卓创造了机会!
真想不到仅仅三千人马,轻松的拿下雒阳。
何青等了一下,见皇帝没有发问,继续讲道:“雒阳的所有部队加起来足够震慑董卓,因为何进身死,导致这些兵力群龙无首。
丁原也在此时带兵入京,何太后提拔丁原为执金吾,想要与董卓形成制衡。
或许是董卓早就有了想法,也可能是他身边有人指点,他先拉拢雒阳的军队,北军五校、大将军府的军士,以及卫尉、光禄勋麾下的军队。
董卓这个人很有能力,依靠军功起家,又参与平定黄巾起义,在军中的威望很高,况且他对士兵很仗义,得到不少将士的信任。
这些原本属于何进统领的将士,在董卓的拉拢下,逐渐偏向和加入董卓。
除此之外,董卓命令士兵于夜间离开雒阳,白天大张旗鼓的进入雒阳,营造出凉州军正不断进入雒阳的假象。
丁原虽然试图对抗董卓,奈何他一个人的力量有限。
丁原麾下的主簿名为吕布,此人骁勇善战,董卓暗中收买吕布,诱杀丁原,一口气吞并丁原带来的并州军。
由于董卓曾任并州刺史,所以并州军不抵触董卓,成为董卓的助力,随着这一番的运作,雒阳的军队竟在不知不觉间被董卓完全掌握。
董卓借此机会,杀死一大批反对他的人,以武力震慑朝堂公卿,开始了专权之路。”
刘宏听完愣了数息,而后暴跳如雷,狠狠的砸了几下桌子,吼叫道:“废物,蠢货,简直是一群蠢货!”
雒阳的兵力不少,只不过较为的分散。
朝堂上那么多的公卿,竟无一人出来主导局面,硬生生让董卓一个外来者成为最后的赢家。
这些人都是干什么吃的!?
平日里一个个怼他怼的不亦乐乎,面对屠刀也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
怎么到了董卓这里,个个不吱声。
往日的风骨、傲气去哪了!?
刘宏越想越气,真想给公卿们立马来上几刀。
“陛下息怒。”蹇硕赶忙上前搀扶。
刘宏大口喘着气,气哄哄的坐在那,刚刚坐下去,突然笑了出来,笑声中充满无奈与心酸。
那些人的操作,真把他气的不轻。
人在无语的时候,真的会发笑。
何青试探性的问道:“还往下说吗?”
“说,我要看看这些人究竟能蠢到什么地步。”刘宏忧愁的看着何青。
虽然很气愤,可还是不能阻止他了解后面的发展。
何青点头道:“董卓掌握重兵,安插自己的亲信,提拔了许多人,来到雒阳的第三天,他准备废帝。
在雒阳城外的那次会面,董卓看出少帝的怯懦,于是他想要废少帝,改立陈留王。
董卓废帝的原因有很多说法,有说他是为了立威,有说他是担心何太后和少帝的影响力,有说是因为袁隗授意,还有人说董卓单纯的是想篡权。
总之不管是什么原因,董卓召集百官,提出废帝。
除了袁绍和卢植当众反对之外,公卿百官碍于董卓的压迫,没有人胆敢反对。
袁绍反对董卓废帝,事后担心遭到报复,连夜逃离雒阳,前往冀州渤海郡。
作为清流的领袖,朝堂新一代的世家代表,士人中的佼佼者,袁绍的离开等同于彻底放弃了雒阳。
从此以后,董卓再也没有人能够牵制,他于公元189年九月初一,在崇德前殿召集百官,逼迫何太后下诏书废黜少帝刘辩,封弘农王,陈留王刘协登基为帝。
就这样,刘辩当了不到五个月的皇帝,就被董卓从龙椅上踢了下去。
此时的何太后没有宦官的帮助,没有兄长的支持,早已成为孤家寡人一个,九月三日,董卓毒杀何太后。
刘辩的下场也很凄惨,次年正月,董卓命李儒毒杀刘辩。
刘辩虽然怯懦,但他毕竟是皇子,明白董卓要杀他,可惜他无力反抗,最终喝下毒酒。”
董卓入京是有预谋的,但不管怎么说,董卓给大汉王朝带来了致命一击。
由此开始,诸侯割据,天子沦为玩物。
何青看了眼皇帝,发现对方面色平静,心里松了口气。
没事就行。
皇帝不说话,他也不打算继续讲下去。
刘宏愣神许久,自嘲道:“想不到这朝堂百官,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啊。”
本以为掌控一切,殊不知朝堂的公卿臣僚,只为了自身的利益。
刘宏想到何颖与刘辩的下场会很惨,只是没想到落得如此地步。
虽然他心中对何颖有些不满,也不太喜欢刘辩,但母子二人终究是自己的女人与孩子。
家人被毒死,他心中不免悲凉。
刘宏挺难受的,抬头正好对上何青的目光。
就这么一下,一个想法诞生了。
“何青,你来自后世,又对大汉的历史一清二楚,我想请你做一件事。”刘宏缓缓站了起来。
蹇硕心里大惊,皇帝说的可是“请”。
皇帝主动放低了姿态!?
跟在皇帝身边这么多年,就算有些事情皇帝做错了,那也不可能这样的态度。
何青没想到自己受到如此重视,赶忙行礼道:“陛下有吩咐尽管说,只要是我能做到的。”
刘宏点点头,平静道:“我希望你能担任辩儿和协儿的老师。”
当老师?
何青傻眼了。
这似乎不是他的强项啊。
如果是带着吃喝玩乐,那他在行。
要他教导未来的皇帝,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教导。
万一把两个皇子带偏,岂不是成了大汉的罪人?
这是吃力不讨好的活,还没有工资!
“陛下,我只是一个小市民,不会教人啊。”何青一脸为难,心里叫苦。
刘宏冷笑道:“你若是不答应,朕便斩去你的四肢,将你永远困于玉堂殿。”
好狠!
何青感受到了杀意,意识到不是玩笑。
汉灵帝真会干出这种事。
想想刘邦的戚夫人,不禁汗毛倒立。
不过从这句话中,何青看出皇帝是决心要做出改变了。
也好。
反正选的是匡扶汉室,等汉灵帝驾崩,下一任的皇帝至关重要。
刘宏说的是当刘辩和刘协的老师,可见刘宏不打算放弃刘辩。
要两个皇子相互竞争吗?
何青深吸一口气,答应道:“我答应就是了,不过我不能保证一定教好,因为我受到的教育观念和你们这个时代的人,八竿子打不到一起。”
“怎么教导我不会干涉,你自己决定就行,我只有一个要求,我希望将来不论是辩儿继位,还是协儿继位,都能够成为明君。”刘宏满意的大笑。
“我尽力。”何青瞪着眼,吹了吹气。
蹇硕羡慕的看着何青,这是未来大汉的帝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