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w.cc

不出一刻钟,新的“家具”送了过来。

这些物品材质上等,处处散发尊贵的气质。

刘宏指着物品道:“这些东西是以前西域番邦送来的,一直放在中藏府,如今正好送到你这里。”

何青目光微动,询问道:“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现在的大汉已经失去对西域的控制了吧?”

“先帝朝就已经失去了,羌乱的影响太大,朝廷无力顾及西域。”刘宏神色黯淡,显得有些失落。

自武帝朝开辟西域,再到宣帝朝设立都护府护,西域一直是大汉的辖地。

虽说多次脱离朝廷掌控,但最终总能回归朝廷的管辖。

直到一百多年前羌乱开始,西域逐渐脱离大汉。

不是朝廷不想恢复西域的控制权,实在是羌乱造成的后果太严重。

关中时常遭到羌人劫掠,凉州更是战火频繁。

别说西域了,不少公卿甚至多次提出放弃凉州,朝廷早已没有精力收复西域。

何青苦笑道:“也是,一百年的羌乱,彻底拖垮了大汉。”

“是啊,我有心无力,祖宗打下的西域,我比任何人都渴望收回,可没有那个能力了。”刘宏失落的低下头。

“慢慢来吧。”何青眯了眯眼。

随着他的到来,历史发生偏转,后续的战乱很大程度能避免,这就给了大汉恢复的空间与时间。

相信在他的引导下,不说恢复到两汉鼎盛时期,起码不会继续延续动荡。

刘宏沉吟片刻,问道:“大汉后面收回西域了吗?”

何青点头道:“收回了,不过那时候的大汉已经不再是汉家的天下了。”

曹操把持朝政期间,逐步收回了西域,算是继承了下来。

虽然那时汉家江山名存实亡,但能收回西域就是好的。

刘宏心里松了口气,欣慰的笑道:“收回就好。”

“西域对于后世很重要,后世的人对于两汉对西域的控制,非常的认可。”何青竖起大拇指,认同的点头。

“这就好,你说的两汉是什么意思?”刘宏微微皱眉,投来疑惑的目光。

何青解释道:“由于王莽窜汉自立,将大汉一分为二,因此后世史学界将太祖皇帝建立的汉朝称为西汉,将世祖皇帝建立的汉朝称为东汉。”

“这么说我是东汉的皇帝?”刘宏若有所思的询问。

“对。”何青微微一笑。

刘宏好奇道:“我一直有个疑惑,按照你的说法,汉室在未来倾颓,难道这天底下就没有汉室的忠臣了么,任由董卓、曹操等人行王莽事?”

“当然有人。”何青一只手托着下巴。

刘宏迫不及待的问道:“是我汉室子弟吗?”

何青捏了捏下巴道:“是,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代汉自立,国号为魏,结束了两汉四百年的历史。

次年,汉室宗亲刘备于成都称帝,国号为汉,史称季汉或蜀汉。

刘备虽然在益州恢复大汉的国号,可蜀汉没有一统天下的能力,只能偏安一隅,依靠巴蜀之地自保,最终被曹魏覆灭。”

季汉是理想主义的代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值得后世的人尊重。

三国之中,季汉是最难的一国。

如果没有夷陵之战,或许还有些希望。

夷陵之战的惨败,不仅葬送了季汉的二代将领、官员,更是把跟随刘备征召十多年的精锐老兵消耗殆尽。

诸葛亮北伐的兵力,都是新招募、训练的新兵。

新兵需要大量的战争历练,否则只是花拳绣腿。

“曹操,曹丕...”刘宏表情复杂,低声喃喃。

何青挑了挑眉道:“曹操最开始是匡扶汉室的,渐渐的他发现大汉已经无可救药,他把持朝政期间对待天子还不错,给足了尊重。

我那个时代的人,都说曹操一辈子都是汉臣,他或许早就有了取代的野心,却一直没有行动。”

曹操到底是什么时候产生野心的,这点说法不一。

不过大家认同的是,曹操并非一开始就有取代汉朝的野心。

人一旦站在权力的顶点,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将非常的激烈。

古往今来,诸葛亮、霍光这类的人太少。

那董卓年少之时,何尝不是一腔热血,但现实给了他一次又一次的重击。

刘宏思虑片刻,玩味道:“看你的意思,你很欣赏曹操。”

“是,曹操是个人物,他的能力很强,堪称汉末三国第一人,恐怕只有诸葛亮能与之比较一下了。”何青不加掩饰的点头,眼中充满敬佩之情。

刘宏眼睛一亮,追问道:“诸葛亮?这又是谁?”

何青情不自禁的挺胸抬头,肃然起敬道:“诸葛亮...这是一个在后世历朝历代都受到人们尊重与追捧的一个人,堪称臣子的典范。”

如果说曹操是佩服,那诸葛亮就是绝对的尊重。

不说诸葛亮能力到底如何,单就人品方面,足够称为人臣模范。

后世诸多帝王,哪个不希望身边能有一个诸葛亮。

刘宏闻言,不可思议道:“你说的是真的?”

何青自信的开口道:“真的,西汉的霍光把持朝政,扶大汉于将倾,但他废立皇帝,多少留下了口舌,况且霍光纵容妻子霍显毒杀许平君,死后霍氏满门被处死,这些都是污点。

诸葛亮跟霍光一样是权臣,把持季汉朝政几十年,但他从未有过僭越的行为。

担任丞相期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呕心沥血,尽职尽责,将匡扶汉室当作毕生的理想与目标。

他一个人充当太祖皇帝的萧何、张良与韩信,以一己之力提升季汉的国力,更是主动出击北伐曹魏。

可惜因为过于操劳,于第五次北伐途中病逝五丈原。”

说到最后的时候,何青脸上的自信化为惋惜。

这是由衷的替诸葛亮感到惋惜。

刘宏听完诸葛亮的生平,久久不能平复心情。

正如何青所言,诸葛亮是人臣的典范,若他的身边有个诸葛亮该多好。

“诸葛亮如今在哪?”刘宏双手握拳,满脸的期待。

何青不假思索道:“他目前在徐州,他是琅琊诸葛氏的族人,与董侯生年相同。”

历史上存在诸多巧合,其中一个为诸葛亮与刘协。

两人同一年生,同一年死。

目前的诸葛亮只是孩子,距离历史上的完美之人还差很远。

“与协儿同龄,我要把他带到雒阳。”刘宏深吸一口气,目光有些颤抖。

这样的人才,他绝对不会放过。

为了重振大汉,连曹操这样的人都不介意,别提诸葛亮这样的忠臣。

况且何青简短的语言之中,透露出诸葛亮强大的能力。

一人稳住季汉一国。

刘宏越想越激动,恨不得立刻见见诸葛亮。

何青看出皇帝的心思,无奈道:“陛下,我知道您很着急,但您先别急,诸葛亮现在还小,要是把他带到雒阳,我担心他达不到历史上的成就啊。”

“我等不了那么久。”刘宏突然起身,在殿中踱步。

皇帝的每一步都很急促,可见其内心的急躁。

蹇硕见此,斟酌一下,开口道:“陛下,何公子说得对,万一提前将诸葛亮接到雒阳,导致诸葛亮达不到未来的高度,岂不是...”

“蹇硕说的很对,您最好慎重的考虑一下。”何青冲蹇硕眨了眨眼睛。

蹇硕会意,继续劝说道:“陛下,那诸葛亮尚还年幼,不可急躁啊。”

刘宏停住步伐,转身凝重的望着何青,过了许久,长叹一声。

这一声充满了无奈与心酸。

“陛下着急的不该是人才,因为汉末三国的人才众多,呈现井喷的态势,您真正要担心的是如何改革。”何青目光闪烁。

“改革?”刘宏疑惑的皱眉。

何青点头道:“正是。”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