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5月20日。
《明报》正式创刊!
做过多年大报编辑的䘳庸,在当日发刊词中,阐明了《明报》的立场:
维护“公平与善良”。
但在内容编排上,主要还是以吸引眼球的凶杀涩涩等等内容为主。
这是因为。
䘳庸自觉较为了解香江人的读报口味,认为此类内容才好拉高发行量。
但事实上,照此路线编排的小报在香江比比皆是,根本不足为奇。
故而,首先关注到《明报》的,大都是早就知悉䘳庸创办新报的媒体人。
《明报》刚刚派发到报摊上开售的时候,《香江商报》的李沙为专程下楼买了一份。
翻看到3版上刊载的《神雕侠侣》,呲牙一乐。
屁颠屁颠的送去给总编辑张学空看了一眼。
张学空看后,也不由得愣了一下。
昨日《射雕英雄传》在《香江商报》上连载完结之时。
䘳庸写了一段告别:
“我在本报撰写《碧血剑》与《射雕英雄传》,前后已近三年半,承蒙各位读者不断来信指教和讨论,使我得到很大的鼓励,心中自然是非常感激的……我和《商报》同仁以及《商报》的读者们交情也不算浅,本应该续撰新作,只因最近我其他的事务比较忙碌,实在抽不出时间,只好与各位读者暂别,将来一俟有暇,当再在本报与各位相见。”
所以,他今日《明报》创刊,大可在头版醒目位置用大字标一句:
“《射雕英雄传》续集《神雕侠侣》见本报3版”。
以此为《明报》打开局面。
然而,并没有。
“䘳大侠这人呐,终究是有些文人风骨在身的。”
“可风骨是不值钱的呀!䘳大侠留住了风骨,却错失了一个大好的宣传机会……”
两人蛐蛐了䘳庸两句。
接着留意到了编排在《神雕侠侣》下面的《血海飘香》。
一口气读完,顿感耳目一新。
“‘闻君有白玉美人,妙手雕成,极尽妍态,不胜心向往之。今夜子正,当踏月来取……’”
开篇一张短笺,直接拉开了故事张力。
随后。
世家公子金伴花、万胜镖局总镖头“铁掌金镖”万无敌、生死判三人一番对话。
立起了主人公楚留香的人物设定。
到今日连载最后一句:
“只听晚风中隐隐传来更鼓之声,生死判霍然站起,道:‘子时到了。’”
顷刻间,把悬念拉开,令读者下意识的期待后面的故事。
张学空也好,李沙为也好,都和䘳庸一样,是有着多年从业经验的老编辑。
因此。
《血海飘香》这部小说让䘳庸眼神一亮的点,他们也都看到了。
“䘳大侠果然眼明心亮啊!他这是从哪里挖到的宝藏作家?”
“沙为,给䘳大侠打电话!务必想办法从他嘴里挖出这个楚留香的信息!”
香江报刊为吸引读者,刊载武侠小说成风。
报刊需求大,写作武侠小说的作家自然就多了起来。
但武侠作家常有,优秀的武侠作家寥若晨星。
如在《香江商报》开了《天龙八部》的段萧竹,一出手就引得香江众编辑趋之若鹜一样。
《血海飘香》在《明报》上乍一亮相。
作者楚留香,同样撩动了无数编辑的心!
《武侠世界》杂志的老板罗彬,用力过猛,几乎把手里《明报》抓碎了。
“提风,发动一切能发动的人脉、关系!”
“想尽一切办法,也要把这个楚留香挖到咱们杂志!”
《大公报》的梁玉生拍案而起,惊洒了编辑部里不少人手中的咖啡:
“漂亮!”
“楚留香这部《血海飘香》,大有开宗立派的气象!”
“老查有了这人的楚留香,再加上他自己的神雕,《明报》稳了!”
“各位同仁,谁认识楚留香?求介绍!”
……
今日《香江商报》开《天龙八部》的连载,作者段萧竹名噪一时。
但《香江商报》毕竟是发行量很大的知名大报。
所以,任凭很多人都对他感兴趣。
敢于打电话到《香江商报》,明里暗里打探段萧竹信息的,终究只是少数名气、规模与《香江商报》相当的大报编辑,或者与报社相关人等有些私交的好朋友。
寻常小报编辑,根本没那么大脸。
刚刚创刊的《明报》就不行了。
报纸太新!
影响力太小!
报社太弱!
于是,《明报》编辑部的电话被打爆了。
做编辑的潘越生,和搞经营的沈保新、戴茂盛,不得不转职接线员。
接一个打听楚留香何许人也的来电。
再接一个求介绍楚留香认识一下的来电。
令办公室尽头桌边的䘳庸使劲挠头皮。
开弓没有回头箭。
今日《明报》已经上街开售,明日《明报》尚需编撰编辑。
䘳庸又要写社论,又要写《神雕侠侣》。
还要兼顾在《新晚报》连载的《雪山飞狐》。
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写稿。
偏偏《明报》办报条件有限,全员五张办公桌挤在一个小房间里。
接连不断的电话,气得䘳庸恨不能把电话线剪断。
“老查,试试堵一下。”《明报》另一位股东沈保新笑呵呵的递过来两个棉球。
䘳庸苦笑着接过:“什么情况?怎么那么多人打电话过来打听楚留香?”
“还能是什么情况?你老兄捡到宝了,楚留香爆了呗!老查我跟你讲,我估计咱们《明报》创刊发行量极有可能开门红!”
“那就谢天谢地喽!”
中午时分。
外出采访的朱梅风风火火归来。
一进门,就兴高采烈的嚷嚷起来。
“各位同仁,全部坐好!坐稳!听我播报捷报!”
“据不完全统计,我上午出去采访两小时,大约听到四十余名读者与友人热议咱们连载的《血海飘香》!”
“另,归来途中,我断断续续问询过十余个报摊,都说上午派发给他们的《明报》,全部卖光了!”
“此处应该有掌声!”
朱梅热情洋溢的鼓了几下巴掌。
才发现潘越生、沈保新、戴茂盛三人齐刷刷的望着她。
就跟看笑话一样。
朱梅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怎么了?为什么都这么看我?”
“嫂子,一刻钟前编辑部就已经收到消息,说《明报》首印6000份全部卖光了!”
“我刚刚给印厂打了电话,要他们加印3000份,抓紧派发!”
“查老板,刚才沈老板给印厂打电话要加印的时候,我就看到你偷笑了!你想笑就笑两声吧!不要憋着了!小心把自己憋出什么大病来呀!”
䘳庸摘掉堵耳朵的棉球,放声大笑:“《明报》能成,楚留香居功甚伟!”
PS:新嫩新书能够活下去,各位大佬的支持居功甚伟!求收藏,求推荐票,求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