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舅舅朱元璋 第47章 先北后南还是先南后北

作者:626仓库管理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4 00:44:14
最新网址:www.biquw.cc

硕大的江南江北行省地图、江浙行省地图,平铺拼接在长条桌上。

其上标注着密密麻麻的小字。

各州府道的人口、驻军等重要信息,皆用蝇头小楷誊抄在地图上。

李平安双手支撑在地图上,目光死死盯着江北为数不多的几片大平原。

“诸位认为,咱们接下来应该先拿何处开刀!”

“脱脱一死,元廷再无能够节制前线百万大军的将帅!”

“高邮府外的元军,如今不过是群纸老虎罢了!”

“江北数百里之间,如今任由咱们驰骋!”

“是时候真正打响咱们的名号了!”

李平安一直在等待时机,等待元廷彻底内乱的机会!

这个契机,便是脱脱的死!

元朝从开国之初,内部就充斥着各种无法调和的矛盾。

相比较起一个统一的中央王朝,元廷更像统治力稍强一些的周王室。

元廷能够直接控制的,只有中原部分地区。

边塞省份,就只能分封各路王爷进行统治。

从忽必烈开始,元廷内部的各路王爷,从来没有停下过造反的尝试。

忽必烈南下擒龙成功之后,第一时间做的事便是带领大量汉军北上草原,平定自己的蒙古亲戚叛乱。

如今元廷风雨飘摇,皇帝妥懽帖睦尔躲在后宫沉迷木匠活和十六天魔舞,各路王爷几乎都在拥兵自重企图杀入元大都称帝!

李平安敏锐洞察到,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元廷再无人能缓和内部各方矛盾!

和各路有兵有钱有名义在手的王爷相比,南方叛乱在元廷看来,不过是疥癣之疾!

只要叛乱不波及扬州、镇江这样的大城市,便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依咱看干脆将整个安丰路、归德府、庐州路、安庆路给全部拿下来!”

花云率先开口道:“这些地方是咱们军中多少老弟兄的家乡!”

“大家早就盼望着,能够打回家乡去!”

“也给家乡的父老乡亲们打土豪、分田地!”

义军如今大体可以划分为两派。

一是从各种旧军队中精挑细选出来的老兵。

一是义军从头开始自己培养的新兵。

新兵们基本来自六合、天长、盱眙、乌江等根据地。

老兵则大多来自于濠州、宿州、庐州、安庆等地,他们的家乡都还处在元廷或各路豪杰旗下。

眼看着义军在根据地内展开如火如荼的建设,老兵们自然也希望能够打回老家去。

在自己的家乡分田,进行各种水利建设。

华夏之民,自古以来便有极为厚重的乡梓情结。

都想要自己的家乡父老过得更好一些,不论是真心想为家乡父老做事还是为了自己的名望。

“这么大的地盘,花兄胃口当真不小!”

邓友德出言反对道:“不过咱们现在这么点人马,就算能打下归德、安丰、庐州、安庆等地。”

“若是元贼大举来攻,我等该如何防御?”

“哪怕算上民兵,咱们义军也不过两万兵马,驻守一府之地尚且不足,谈何驻守如此广阔的山河?!”

归德、安丰、庐州、安庆等地加起来,面积已经和后世的安徽省相差无几。

用区区八千正规军和一两万民兵,就想完成对一个省的防御,几乎是痴人说梦!

邓友德的话虽然难听,但就算是花云都没有出言反驳,默认了这件事几乎不可能。

邓友德俯首在地图上画出几个圈:

“与其盲目出击,不如夺下这几个江南重镇!”

“江南富庶之地,每年产出粮米众多,足以养活千万民众!”

“若能将整个江南拿下,咱们就有了和元廷叫板的真正本钱!”

自从唐宋之后,江南就正式成为了华夏的经济中心。

光是每年产出的粮食,就养活江南当地以及北方上千万百姓!

元大都都需要通过大运河或海路,从江南转运漕粮才能够维持京师的粮食供应。

也正因此,朱元璋才能够凭借江南一地,完成历史上唯一一次彻底成功的北伐,彻底将蒙古人赶回他们的草原老家!

“江南虽好,可咱们都不熟悉啊!”

花云挠头道:“要这么看,那还不如打回濠州去!”

“濠州产粮也不少,如今执掌濠州的赵均用与咱有旧仇,正好拿他开刀!”

义军将领大多持有这两种想法。

先打江南作为义军根基,再到江北扩大地盘,将元廷彻底赶出中原。

或是先打江北扩大义军影响力,再夺下江南。

李平安一直沉默不语,仔细看着地图思索到该走哪一条路线。

两条路线并无根本上的冲突,各有优劣。

先打江北,无疑能够激发义军将士们极大的作战热情,未来分田也容易一些,因为这里就是大家的乡梓。

同时淮南一带的土地矛盾、阶级矛盾非常尖锐,为富不仁、横行乡里的地主土豪更多。

义军在淮南发展能够得到穷苦百姓的最大支持!

但,劣处也很明显,江北水利设施陈旧腐朽,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严重不足。

淮南虽然在后世也是产粮大省,但那是在拥有足够水利设施、农耕机械、充足肥料的前提下。

光靠老天爷给的那点雨水,种完粮食能把种子收回来,同时糊弄下一家五口的吃食,就已经烧高香了!

至于先打江南,最大的问题便是人生地不熟。

义军从来只在江北打过仗,没有去过江南。

谁也不知道,义军在江北做的这些事能不能得到江南民众的支持?

因为两地的百姓生活条件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淮南生存压力大,大多数农户都已经失去自家的土地,沦为地主家的佃户甚至是农奴!

江南一年两熟,农户们在交完高额赋税之后,依然还能够勉强填饱肚子,不需要发卖自家田产,因而江南多自耕农。

不同的社会情况,可能会导致义军分田政策,出现完全水土不服的情况。

最终完全得不到当地百姓的支持!

李平安思索半天后,环视在场众将道:

“依我看,不如两条腿走路!”

“花云,你与文忠带兵北上,尽取濠州、定远、怀远等地。”

“邓友德,你与常遇春带兵南下,从镇江一带登陆江南,为义军探明江南情况!”

“并且尽量想办法同朱大帅他们取得联系,一起行动!”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