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朱棣左手牵着道衍,右手牵着顾诚。
三人一同走进了北平城。
后面,朱高煦、朱高燧则是贴着朱高炽,眼神略有一些不善。
“大哥,听闻你这一次用将军炮把李景隆打的灰头土脸,都不敢攻城了呀?”
“那将军炮这么好使,今后定要给我们用!”
“要是有这将军炮,郑村坝一战,我们就能直接活捉李景隆!”
朱高煦是真的眼馋火器工坊的将军炮。
朱高燧也轻声道:“大哥,二哥说得对,我们要是也有将军炮,保准能抓住那李景隆!”
朱高炽十分为难地回道:“二弟、三弟,不是大哥我不给你们,实在是这一次,父王下的命令,要用将军炮来守住北平城。”
“此番若是没有将军炮,北平城还就真的守不住了啊!”
“你们也应该听说了,母亲都亲自带着城内的妇女百姓上城墙、扔石头,和将士们一起冒死守城呢!”
朱高煦略带着一丝讨好之意,说道:“母亲辛苦了,大哥更辛苦,大侄子满月,我这二叔没在,心中可是过意不去。”
“这样,明天,明天我就让人去给大侄子打一把长命锁,让他带着。”
“咱兄弟三人,谁跟谁呀。”
朱高炽当然知道朱高煦的心中打的什么算盘,肯定是盯上了那将军炮。
不过嘛,都是自家兄弟,又都是为了父王的奉天靖难之大业,他也不会吝啬,非要把将军炮留在北平城。
回到了王府。
朱棣去洗漱。
一会儿,还有一个庆功宴呢!
宁王也被安排,住进了北平府,靠近燕王府的一座宅院里面,有人专门看着。
他现在已经是坐实了跟着燕王朱棣一起谋反的罪名,不是屎也是屎了。
顾诚和道衍则是在别苑房间里面聊着不痛不痒的话题。
王景弘、青鸾二人守在了院门口。
北平城危机解除。
也就不需要再护送顾诚、道衍二人逃出城,那女护卫也就撤走了。
“看得出来,殿下这一次心情很不错。”
“李景隆这一退,给殿下留下不少辎重,度过这个寒冬,养活所有将士们甚至是北平一带的百姓,都没问题。”
“大胜自然要有大胜的心情,也要有大胜的样子。”
“李景隆只是退到德州,我们与其还有一战,这时候,也不适合给殿下泼一盆冷水。”
“大师,你说呢?”
道衍点头,同意顾诚的观点。
“不错,时机不对。”
朱棣刚刚取得了一场绝对的胜利,击退了李景隆,守住了北平。
不仅得到了大宁军,拥有了十万人马,还有了李景隆‘送’来的辎重。
再一次鼓舞人心。
可以说,奉天靖难到目前为止,那都是一帆风顺,甚至是真有一种天命在燕的意思。
顾诚这时候给朱棣说,你将会被盛庸打的灰头土脸、抱头鼠窜,害的张玉战死沙场。
朱棣还会有好心情吗?
不仅没有好心情,还会觉得顾诚是故意为之,一点儿眼力见都没有。
道衍则是补充道:“不久之后,北地就会进入寒冬天气,李景隆经此次大败,朱允炆却依然不换将,那他很有可能会筹备开春之后的再次北上。”
“贫僧还记得,你说过,此战会在白沟河?”
顾诚回忆起相关知识点,“不错,此战在白沟河,不过,这一战,殿下一开始并没有讨到什么好处。”
“殿下差一点就被平安、瞿能二人合力抓住。”
“最后是一股大风,吹乱了南军的阵型,还把李景隆的主旗给吹倒了。”
“殿下见此,立即带着人冲杀上去,使得南军大乱,而殿下又绕到南军后方点火。”
“南军慌乱之下,士气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被殿下冲杀之后,就直接逃跑起来。”
“李景隆又一次丢下了辎重,直接逃去济南。”
说来也奇怪。
历史记载,燕王朱棣遇到过好几次大风,一次吹断了李景隆的主旗,还有一次,直接吹得南军上下睁不开眼,燕军这边却没什么太大影响,直接反杀回去。
这种记载,多少有一些朱棣为了美化自己的嫌疑。
然而,朱棣好像又没有必要搞这种虚无缥缈之事来美化自己,他以自己的真本事来打赢奉天靖难的几场最难打的仗,岂不是更能证明自己的实力?
有时候,虚虚实实,真假难辨。
燕王朱棣简单地洗漱一下之后,就立即让人请道衍、顾诚二人赴宴。
这一次,顾诚没喝醉。
燕王朱棣等人喝的醉醺醺的,张玉甚至是抱着原本侍奉在他身边,为其倒酒的女婢,当场就啃起来。
朱棣立即让人把张玉抬走,又让老管家说服女婢,去陪着张玉。
他虽然醉了,但是却不至于醉的不省人事。
只是喝高了。
第二天,日上三竿了才醒过来。
喝了燕王妃亲自喂的醒酒汤,洗漱更衣,然后就去了书房那边。
先是一番查账。
对于此次的战报也要进行一次梳理,好知道自己有了多少人马,知道自己‘捡’了李景隆‘送’来的辎重有多少,以及北平城城内战损等等。
看完了这些,又让老管家去请顾诚、道衍前来议事。
还叮嘱老管家,见到顾诚之后,请他带上书卷。
“大师、先生,坐。”
等到道衍、顾诚走进来,朱棣随手招呼道。
顾诚手中拿着两部书卷。
坐在了道衍的身边。
朱棣伸手拿起书桌上的书卷,也就是顾诚所写的永乐卷。
“大师应该还未曾看过吧?”
道衍:“阿弥陀佛,贫僧未曾看过。”
朱棣直接示意道衍过来拿走他手中的书卷,解释道:“这一部书卷乃是顾先生所写,有关于本王的一生。”
道衍的步子顿了一下。
却还是迈步上前,躬身接过了燕王朱棣手中的书卷。
燕王朱棣等到道衍接过自己手中的书卷之后,又看向了顾诚。
顾诚明白其意,起身把手中的书卷送上来,递给了朱棣。
然后,道衍看着永乐卷。
朱棣看着宣德卷。
两人一看一个不吱声。
顾诚只能是坐在那里,喝着茶,等他们看完手中的书卷内容。
同时,悄悄地打量着朱棣的神色。
不知道,他看到朱瞻基炙死朱高煦,会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