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先生!”
“我二弟他回来了!”
朱高炽高兴不已,到了这别苑,便在院门口就叫了起来。
燕王朱棣挥挥手,带走了大部分的兵马,只留给他五千余人驻守北平城,面对李景隆的十万大军攻城,压力自然是非常大。
甚至是整夜整夜都无法睡觉,最后实在是困了累了,才睡着。
可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的,他就会惊醒。
那根弦一直都是紧绷的状态。
直到现在,朱高煦带着轻骑兵回来,一边骚扰着北平城外的南军,一边观察南军的布局。
朱高炽紧绷着的那根弦,总算是松了一点儿。
道衍原本犹豫着要不要落子,听到朱高炽的话,便毫不犹豫,直接落子。
黑龙游走于棋盘之上。
他赢了。
顾诚自然是知道,这些时日以来,道衍都在让着他。
不然,以他那点儿棋艺水平,根本就不可能一盘棋,直接和道衍下半个小时。
顾诚伸手一边收着棋子,一边说道:“恭喜、恭喜,北平城总算是守住了,二爷来了,殿下应该就在后方。”
“有了大宁军,殿下便是如虎添翼,区区一个李景隆,早晚都会是殿下的手下败将。”
道衍却在这时,捻着佛珠提醒道:“阿弥陀佛,顾施主切莫轻视,小心骄兵必败。”
顾诚连忙回道:“啊,对对对。”
朱高炽还以为顾诚、道衍两人在演他,连忙躬身道:“多谢大师、先生提点,我必不敢有骄傲自大之心。”
“南军围城之兵马未撤,父王大军还未到达,这北平城之危便时时刻刻都存在!”
顾诚自然明白道衍和尚真正想要演的人是谁,就笑着对朱高炽道:“世子多虑,殿下回援,南军确实如乌合之众。”
“我等只需守住城门,等到殿下大军压境,和李景隆一战,就能彻底解决北平之危。”
“只不过,李景隆虽然是草包将军,可这大明并非是人人都如李景隆一般,都是草包将军啊!”
朱高炽这才明白,顾诚和道衍两人说的不仅仅是他,而是燕军上下所有人!
最担心的应该还是他的父王!
一时间,朱高炽却又不知如何是好了。
开口为父王辩解,说自家父王不会骄傲自大吧。
朱高炽却在听到道衍、顾诚二人之言以后,也有了这一点担心,又不想因此事,在顾诚、道衍心中留下一个不识时务之名。
可若是不辩解什么,他又觉得自己作为朱棣的儿子,总要为父王说句公道话。
道衍也知道朱高炽的性子,挥挥手道:“既然殿下已经回援,世子当守好北平城便可,告诉将士们不可掉以轻心,务必继续严加防范,小心李景隆狗急跳墙。”
朱高炽连忙道:“是。”
等到朱高炽走了之后,道衍和尚才继续开口,轻声道:“李景隆此番若败,此后必定无法再为南军的大将军了吧?”
顾诚点了点头。
“此时已经接近初秋,再过一些时日,便是寒冬腊月,南军的将士们都生活在南方,不习惯这北地的天寒地冻,战斗力也会大大地减弱,殿下的大宁军又是长期镇守在大宁之边关,习惯北地苦寒,战斗力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此番,殿下占据了天时地利,必有一胜。”
“可等到李景隆被撤掉,南军那边换了将领,开春之后再度北上。”
“我们只能被迫应战,也就没了天时,至于这地利,也无从谈起了,而人和……可以说,一直以来,都不在殿下这边啊。”
历史上,燕王朱棣又是如何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终打到南京城,夺了鸟位呢?
自然还是天时地利人和,朱允炆的优柔寡断、反复无常,齐泰、黄子澄的目光短浅、文人相轻。
可以说,朱允炆连崇祯都不如!
一句‘毋让朕背负杀叔之名’让南军一直都是束手束脚,从而让朱棣借助这一弱点,在南军之中横冲直撞,数次冲出包围。
道衍叹了一口气。
人教人百言无一用、事教人一次入心。
燕王朱棣应该是意气风发,难免会有骄傲自大之心,便是他们苦口劝说,恐怕也无济于事。
唯有让燕王朱棣吃一败仗,认清现实,才能戒骄戒躁。
可这败仗又不能太大,好不容易积累的家底,不能一战就给败光了。
顾诚对此也没法。
该做的避坑指南,他也已经做了,并且也已经提出来,就看朱棣怎么操作了。
郑村坝南军主营。
李景隆听到部将前来禀报,说是有一支燕贼轻骑兵突然出现,冲击北门之外的陈晖所部,又被追击,跑来了郑村坝,最后朝着遵化方向逃去。
顿时脸色一黑,神色也有一些慌张。
“辽东那边是什么情况?”
他只是听到朱棣去支援永平,抵御辽东江阴侯吴高所部,便立即前来围困北平城。
然而,对于朱棣的动向,击败吴高、顺势攻打大宁,骗取了大宁军的事儿,是一概不知。
面对李景隆的询问,部将们也都是摇摇头。
李景隆深呼吸一口气,沉思了一会儿,就立即下令道:“全军戒严,准备应战!”
围北平,捉朱棣。
若是能成,燕贼谋反一事也就能够平息下来,而他这位讨燕大将军也能因此获得战功!
当天,李景隆并没有让北平城那边的南军撤下来,合兵一处郑村坝迎敌。
而是打算让他们继续围困北平城,他则是以郑村坝的主力迎敌,从而活捉燕贼朱棣。
只不过,当燕王朱棣亲自带队,以左右两军突袭驻守在郑村坝的南军主营,又让中军为先锋,他带着后军压阵,猛攻南军主营的时候。
李景隆才知道自己错了,错的有一些离谱。
朱棣竟然手握大宁军?!
宁王朱权也跟着朱棣一起谋反了?
面对来势汹汹的燕军,有着大宁军的朱棣,李景隆怕了,打到最后,他已经要被朱棣给围困在郑村坝了。
当天晚上,李景隆就带着轻骑兵,从朱棣故意围三缺一的那个口子突围出去!
至于北平城外的南军,李景隆已经是顾不上了。
肯定是自己的小命要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