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看着燕贼死守城门,而他久攻不下,就一肚子的火气。
他们已经打了一个多时辰。
结果还是没能拿下北平城,不仅没有一举拿下北平城,反倒是因为对方的火器太强,让自己损兵折将!
眼看着自己这边的将士已经是疲惫不堪,并且战损越来越大。
李景隆怕了。
继续打下去,他的十万人马都要打没了。
所以,李景隆当即下令,鸣金收兵、从城墙那边退下来。
北平城,太坚固了。
特别是那火器,一上来,就让他战损非常大,甚至是在气势上压着他们,将士们冲锋的速度都慢了下来。
谁也不敢顶着火炮冲锋,那东西,直接让人死无全尸!
场面实在是太吓人了啊!
只不过,李景隆并不知道瞿能已经攻上了城墙,只需要坚持片刻时间,就能够杀死城墙上的燕贼士兵,然后打开彰义门。
两人多少还是受到了当初的谣言影响。
一个想要死战来证明自己,取得破城之战功。
另外一人,则是因为谣言干扰,对瞿能心存芥蒂,并没有主动派人来彰义门探查情况。
如果瞿能能够及时汇报彰义门的情况,李景隆知道他即将破城,也就不会再下令鸣金收兵了。
如果李景隆能够放下心中的芥蒂,从而重用瞿能,相信瞿能能够带着人破城,也不会就这么稀里糊涂,下达了鸣金收兵,撤退的军令。
瞿能带着自己所部撤下,回到了自家营地。
瞿陶气的都要流泪了。
这一战,打的实在是太憋屈了。
“父亲,李景隆如此昏庸无能,有他为大将军,我们怎么可能抓得住燕贼?”
瞿能也很不甘心,也很憋屈。
可君命如山!
李景隆如今便是讨燕大将军,手中握着大将军官印,又有着虎符,还有着朱允炆的皇令在身。
他们就算是气不过、不甘心,却又无可奈何。
“你在这里骂骂,出口气。”
“等到了外面,千万不要再口无遮拦!”
“抓不住燕贼,那非我们之过,可若是因此而让李景隆记恨,此后怕是再无出头之日!”
对于燕王妃、朱高炽、郭资三人来说,李景隆这一次又没能破城,士气肯定会大受影响。
他想要发动第三次的大规模攻城之战,恐怕是很难了,将士们也不会有一开始的气势,能够冒着炮火、不顾生死地攻城。
“母妃,您怎的亲自来城墙上了?”
“万一若是出现个什么意外,我该如何向父王交代啊!”
朱高炽急的满头大汗。
当他听到燕王妃带着人亲自上城墙,和将士们一起守城,他还有一些不相信。
可看着那些扔石头的妇女,不信也信了。
他知道自己的母亲肯定是能够做出这等事情来的人!
可当时,守城要紧,他还有任务在身,只能咬牙继续带着人守住城墙。
这会儿,南军退下之后,他才连忙找到了燕王妃。
燕王妃正在擦拭着手中的长枪,就在刚才,她身穿铠甲,手持长枪,击退了南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有十三人,死于她的长枪之下。
“北平城有难,我岂能独善其身?”
“我乃中山王之女,自当不能辱没家父之名声,在北平城有难之时,躲在王府之中。”
“将士们拼死护卫北平城,已经用鲜血捍卫城墙。”
“我们又并非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者,又岂能在这时候,眼睁睁地看着北平城被贼军攻破?”
燕王妃一番话,赢得了将士们的尊重。
便是郭资也是佩服不已、颇为感动,若非燕王妃带着人来及时救援,拖住南军。
这丽正门恐怕将会失守啊!
郭资抱拳深深地施礼道:“若非王妃殿下亲自带人前来支援,我等恐怕要丢了这丽正门。”
“王妃真乃巾帼之英!”
“末将昔闻平阳公主聚娘子军助唐开国,今见王妃率城中妇孺持弓登城,更胜古人三分。”
“末将代全城百姓叩谢王妃大义!”
他这也不算是拍马屁。
作为燕王朱棣的部将,在这时候,肯定要站出来说一些好话,提升一下燕王的声誉,同时,也可鼓舞士气。
燕王妃都亲自带着人登上城墙,和将士们一起守城门。
这等大义,这等同生共死之决心。
足以感动燕军上下所有人,从而收获民心,以及让将士们感恩戴德、鼓舞人心。
效果也确实不错。
那些受伤的将士们无不感动,也没什么怨言了。
燕王妃当即道:“敌军虽已退兵,然,我军将士们受损严重,我会让朱高炽尽心尽力抚恤此番战亡的将士,也会请最好的郎中为受伤的将士们治疗。”
“这丽正门,还是需要郭将军带着人继续坚守啊!”
郭资诚恳道:“王妃殿下放心,我等誓死与北平共存亡!”
等到燕王妃回到王府。
顾诚、道衍两人也连忙迎了上去。
徐妙锦见到长姐并无大碍,也轻轻地松了一口气。
说到底。
这位也是她敬爱的长姐。
出嫁之前,对她颇有照顾。
“王妃殿下。”
顾诚和道衍施了一礼。
燕王妃则是略有一些疲惫地说道:“大师、先生,李景隆已经退兵,此番……北平城又守住了。”
“不过,城中将士们也受损严重,战亡过半。”
“李景隆那边应该也不好受,想来,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发起第二次大规模攻城之战了。”
“还请大师、先生委屈几日,安心在府上住着。”
“我想,殿下应该已经有了成效,不日将会回援吧。”
“我还有事,失陪。”
顾诚在靠近燕王妃的时候,就闻到了一股血腥味。
看着燕王妃身上的铠甲,还有一些血迹未干,也十分佩服,这一看,就是真的上了城墙,杀过人。
这可是真正陪着燕王同甘苦、共患难啊!
史册上,也是这位亲自带着城内的妇孺上城墙,抵御南军,这才守住了北平城。
别的不说,燕王朱棣确实是娶了个好老婆。
如若不是永乐五年就病逝了,这历史上的贤后之名,燕王妃必定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