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诚写着写着,就又开始复盘自己来到大明的所作所为。
特别是直接向道衍和尚摊牌穿越者的身份,然后由他引荐,前来见到了燕王朱棣。
这一过程,似乎没什么问题。
不过,在和燕王朱棣谈论的过程中,还是感觉到了这两个人对他保持着三分怀疑。
顾诚觉得,自己写大明十六帝,不如想想办法,先给朱棣献上第一个避坑指南。
也好自证!
坐在太师椅上,思索了半天。
甚至是使劲儿回忆了一下,还真的记起来。
历史上,朱棣靖难之时,有人背叛了他。
第一个好像是姓邓,至于具体的名字,却又一时间想不起来。
此人好像是被朱棣派遣,前往南京那边面见朱允炆,代为传话,结果却被齐泰等人审讯,问出了朱棣有异心。
然后就是王府之中,也有人背叛了朱棣。
长史葛诚、护卫指挥卢振。
顾诚脑子里面灵光一闪,不知道怎么的,就突然闪现出来一些信息,却又忘记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反正就是见到过这些信息一样。
随即,他便立即撕下纸张,在上面写着,‘小心葛诚、卢振!’
再然后,就让仆从去叫来管家,让他代为递给朱棣。
顾诚觉得能够成为朱棣王府上的管家,并且能够在这时候,让这位管家来安顿他,必定是朱棣最信任的人。
所以,他也就没必要还亲自跑去,告诉朱棣和道衍和尚。
这会儿,还是稍微保持一些距离吧。
距离产生美。
写完了密信之后,顾诚又开始他的大作。
而朱棣那边,在得到了顾诚的提醒之后,就立即安排了马和、张玉两人去监视葛诚、卢振。
只要是这两人有了反叛之心,并且开始暗中联络起来。那就能够证明,他所说自己熟知历史,并不是空穴来风、瞎编而唬人的话。
顾诚不知道的是,在有了这一封密信的加持下。
朱棣和道衍和尚已经是更加坚定地要先用一用他,好早一些完成奉天靖难,并且少死一些人。
朱棣也算是一位能够同甘苦、共患难的帝王。
就比如郭资为四朝股肱之臣,全始全终,极备恩宠,为明代所鲜见。
还有姚广孝这位黑衣宰相,也是善始善终。
朱棣自然不希望奉天靖难一战,自己这边损兵折将。
晌午。
管家送来了还算是丰盛的饭食。
顾诚乐的享受一下。
在庆寿寺那边吃着斋饭,到底还是粗淡了一些。
明朝这时候并非是美食荒漠,可对于如今的北平来说,形势严峻,一片阴云笼罩之下,没有人还有心思享受吃喝玩乐。
庆寿寺的后厨那边,也不会把斋饭做成人间美味。
然后还卖出一个高价!
吃完饭。
顾诚则是休息一下,让仆从去向管家要了一点儿木炭。
王府所用的木炭,肯定都是上等的木炭。
就算是现在朱棣装疯卖傻,那他库房里面也一定存放着上等的木炭,这些木炭用的都是最好的木材,非常耐烧。
而对于顾诚来说,这些木炭则是他制作炭笔的材料。
那种直接烧树枝,制作炭笔的方法,根本就行不通,要么写的非常粗,要么怎么写,都不怎么显。
而上等的木炭,稍微削一下,就能成为一支炭笔。
毕竟,顾诚还是习惯硬笔书写,这种方式写起来更快一些,毛笔也不过是闲暇之余练手的。
用毛笔来写个两千字,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先生,这是您需要的木炭。”
管家一时间不知道顾诚这时候要木炭做什么,而燕王有言,只要是他能做到的要求,那都得尽力完成。
区区一个木炭,他自然是能弄来的。
却也在弄来之后,向朱棣汇报了一下,毕竟,这五月的天,已经比较热了,顾诚却要几根木炭,这是作何?
同时,也让仆从看住了顾诚,不得有半点闪失。
顾诚则是又要来以短刀,开始在木炭上刻出印子,然后敲击,断裂开来,再削一下。
最后用手绢缠一下,就是一个最简单的炭笔了。
而朱棣和道衍和尚听到这一消息,也都是大步流星,赶到了顾诚所在的小院。
“殿下,大师。”
顾诚正在尝试用自己制作的简易炭笔写作,听到脚步声,抬起头,就见到燕王朱棣和道衍和尚大步走进来,便起身,抱拳施礼。
燕王朱棣走进别院厢房,背着手,站在那里。
“听闻先生要了几根木炭,这是做什么用?”
顾诚解释道:“殿下,我用不惯毛笔,写起字来,实在是太慢了,以前一直用的都是硬笔。”
“所以,我就让人弄了几根木炭,把木炭削一下,变成这种比较细的黑炭,直接在纸上写字,会快一些。”
朱棣一听,迈步上前,看着桌子上的纸张。
又大又长的纸张上,都是一列一列的字。
而他仅仅是看了个开头,见到了‘明太宗(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十四个字,就直接愣住了。
“先生,此乃何意?”
顾诚则是看了看门口的方向,意有所指。
道衍和尚也很快醒悟过来,立即对守在外面的管家吩咐道:“你且在院中候着,不让任何人靠近!”
管家很识趣,施礼之后,关上门,直接退守在院中。
顾诚这才开口道:“大明国祚两百七十六年,共十六位帝王。”
朱棣听之,微微蹙眉,伸手指着‘明太宗(明成祖)朱棣’,问道:“先生,此又是何意?”
明太宗必然是庙号,可为何他有两个庙号?
顾诚意味深长地解释道:“殿下,说起这个,你可不要生气。”
“原本,你的庙号乃是明太宗,不过,后来有一位皇帝,应该是你的……七世孙,他把你的庙号给改了。”
“所以,殿下你也就有了两个庙号。”
朱棣勃然大怒,低吼道:“岂有此理!”
庙号太宗乃是表示明朝第二位帝王,自然是不承认朱允炆这位皇帝的存在。
而庙号成祖,那就是表示朱棣有着开国之功。
然而,对于这时候的燕王朱棣来说,此人就是不肖子孙,竟然不承认明太祖之功!
明朝乃是以‘驱除鞑奴、收复中1华’为号,推翻元蒙,建立汉家王朝,自当是汉家正统,岂能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