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诚一时间却又想不起来这个细节。
不过,他很快就想到了自己看过的影视剧里面,有演绎燕王如何在北平靖难。
当即道:“殿下假装绑了府内属官,让谢贵等人前来收押。谢贵等人到达之后,包围了王府,然,他们自大,只带着少许人进入府邸。”
“等到他们进入之后,殿下早早安排在府邸的士兵,直接一拥而上,抓住了谢贵等人。”
“随后攻下北平九门,控制北平府城,喊出奉天靖难、诛奸臣、清君侧之号令,攻占北平周边之地。”
“……”
顾诚绘声绘色地直接讲述了朱棣奉天靖难的整个经过。
当然,也只不过是一个大概的内容。
细节上到底是如何,清修明史之后,已经是没有可考性,至于影视剧也到底是影视剧,是演绎,而非真实。
“殿下进入京城,文武百官纷纷跪迎道旁,在群臣的拥戴下即皇帝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以殿下的靖难功成而告终。”
朱棣听完,久久无语。
这种从另外一人的口中,听到自己往后征战四方、登基大位的四年之经历,确实是有一些魔幻。
若说不相信,顾诚之言却又绘声绘色,耿炳文、李景隆、茹瑺、朱能、丘福、张玉等武将,却都有名有姓,且有战绩。
若说相信,朱棣一时间还是无法接受顾诚这位来自于六百年后之人的这一身份。
他看了一眼道衍和尚。
自父皇驾崩,朱允炆继位之后,他便极力劝说自己起兵夺位,为此,还举荐了相士袁珙,言其好一副太平天子之相。
这在朱棣看来,不过是一个好彩头罢了。
他并不太相信这些相士之言。
不过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善于糊弄人心。
故此,燕王朱棣的心中还是有着三分疑惑,只觉得这又是道衍和尚弄出来的一个彩头罢了。
却又听得顾诚讲述完靖难四年之过程后,信了六分。
随后露出了一丝勉强的笑容,开口道:“本王未曾想到有一天,会从一少年口中听到往后四年,本王奉天靖难之历程,若说本王已全信之,恐怕你自己也不太相信本王此言吧?”
顾诚真心实意地回道:“殿下有疑虑也是理所当然,便是在下在知晓自己来到了六百年前的大明朝,也是惶恐不安、难以置信。”
“原本,在下打算做一个富家翁,用学到过的一些小手艺,挣点钱,安然地度过这一生。”
“然而,当在下走出茅房,以俗家和尚之身份,打听如今之世,知晓大明建文元年,就想着该如何谋生之时,却又想到,只身而来,并非此世之人,别说一个出身,就连一个良民的身份都没有,又谈何用小手艺来赚钱养活自己。”
“故此,在下思索再三,最终鼓起勇气,去庆寿寺找道衍大师,表明身份,请求大师庇护。”
都说伴君如伴虎。
朱棣虽然现在还不是君,却还是一位枭雄。
顾诚不觉得自己在朱棣和姚广孝面前,可以高高在上,秀一波文化超前的优势感。
这里是大明,不是六百年后了!
在这里,朱棣想要捏死他,就好像是捏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然后了之后,直接把尸体埋在后院花园里面。
他依然可以实现他的王图霸业。
当然,顾诚也并非是一位朱棣的舔狗,上来就直接跪在了朱棣的面前,抱着他的大腿,喊朱爸爸。
他只想要让自己在这个世界过得舒服一些,至少也要比六百年前的自己还要舒服一些!
朱棣听到顾诚的话,却板着脸,说道:“大丈夫岂能庸庸碌碌一生?先生来自于六百年后,通晓历史未来,又为一老师,必定是才学究人。”
“古语云,达者为师。”
“先生若是只为一田舍翁,便是辜负了上苍让先生前来这大明之天意啊。”
顾诚表现出来了他的诚意,也相当于是他的欲望。
人一旦有了欲望、有了诉求、有了野心,也就能够变得好控制了。
朱棣说完,却又立即变换了神色,一脸亲切地笑意,拍着顾诚的肩膀,安慰道:“先生不负本王,本王必定不负先生也!”
顾诚再一次躬身施礼道:“在下愿意尽心尽力辅佐殿下共襄大业!”
这也叫各取所需。
朱棣不管此事是真是假,也不管顾诚的身份到底是不是来自于六百年之后。
现在,他即将起兵。
大侄子已经直接贴脸开大,他已经忍不了。
再忍下去,必定是家破人亡。
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自然是宜静不宜动,需要一个时机。
朱棣还是相信道衍和尚的,若还是一相士,他必定淡然处之,然来自于六百年后,熟知历史的人,他不太相信道衍和尚能够用此事来糊弄他。
朱棣伸手扶起顾诚,抓着他的手腕不放,轻声道:“先生就先住在偏苑委屈一段时日,但有需要,可以尽管提。”
“本王若能去做的,定会尽力满足。”
顾诚知晓朱棣这是要和道衍和尚单独聊聊,便开口道:“殿下,在下想要纸和笔,记录一些我还记得的东西,以免以后时间一长,便忘记了。”
朱棣又对顾诚高看了几分。
从始至终,顾诚表现的都是不卑不亢。
虽然有求于他,也愿意辅佐他这位将来的大明帝王,但并未对他低下头。
如今,他也没有狮子大开口,又或者是开始享受,依然保持着冷静,行事小心且谨慎。
仅此一点,就让朱棣十分满意。
他立即叫来管家,给顾诚安排在王府别苑住下,还送纸笔,以及安排一个丫鬟、一个小厮。
顾诚再一次施礼之后,就跟着管家退出去。
房门关闭。
房间中,只剩下了朱棣和道衍和尚。
朱棣转身,深呼吸一口气,对道衍问道:“道衍,此事,你怎么看?”
道衍和尚心下明白朱棣问的是什么。
说实话,他第一时间也是无法接受,可顾诚讲述的绘声绘色、真假难辨,若他不听不信,却又不太甘心见此放过此人。
故此,才会带着前来面见燕王朱棣,让他来做决断。
道衍和尚淡然地回道:“殿下,贫僧以为,不管此人之身份真假如何,他也算一有用之才,不妨先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