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w.cc

朱元璋老了没能收住手中的刀。

把跟随他打江山的那些武将,杀的只剩几个了。

朱标一死。

朱允炆为皇太孙。

这皇位也就要落在他的身上。

可朱元璋觉得朱允炆没有那么大的力气,可以肩挑大明天下十三省之地。

所以,为了给朱允炆扫清障碍。

便动刀,杀了淮西宿将。

而现在,燕王朱棣奉天靖难,朱允炆却发现,他竟然没了宿将可用!

须知道,这时候的长兴侯耿炳文已经六十五岁了啊!

便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长兴侯耿炳文也已经是花甲之年,心有余而力不足也!

朱允炆思量再三,最后还是无奈,同意了齐泰、黄子澄的建议,下旨,命长兴侯耿炳文为平叛大将军。

同时,还有驸马都尉李坚为左副将军,都督宁忠为右副将军,率军13万伐燕,数路并进,号称百万大军。

以及,传檄山东、河南、山西三省供给军饷。

至此,靖难之役也终于打响了。

五月二十二日。

耿炳文挂印出征。

六月十二到达真定,并分兵于河间、任丘、雄县三路,形成犄角之势。

朱棣也在第一时间得知了这个消息。

凭借这个消息,也算是验证了顾诚之言,他从六百年之后而来,也应该是事实。

燕王朱棣并未犹豫,立即调动兵马。

一边防着宁王朱权的大宁军偷袭自己的后方,一边又以张玉、朱能、丘福三人为将,对抗耿炳文的三路大军。

双方在这一战的人数上,南军就占据了优势。

号称百万大军。

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多,肯定是夸大其词了。

但是成建制的卫所兵一共十三万大军,那肯定是有的,披甲率百分百,精锐骑兵也不少。

对于朱棣来说,就算是号称百万大军,实际上只有十三万,却也是摆在他面前的一座大山。

好在,来了一个六百年后的顾诚,告诉他。

此战必胜!

而耿炳文率兵出战的消息,也传到了北平。

“顾施主,长兴侯耿炳文来了。”

顾诚正在跟着道衍和尚学围棋,给自己找一点儿事儿做。

不然,又没有手机能网上冲浪,天天除了写写明史,就是去工坊那边看看火器的锻造。

也没啥事儿。

“耿炳文毕竟是老将,如今年事已高,肯定是力不从心,再也不复往日英勇。”

“殿下奉天靖难的这第一战,绝对可以打出气势来。”

“只不过,接下来面对瞿能、盛庸、铁铉、平安、何福这五位宿将,就有些难以讨到好处。”

“需要避其锋芒,克敌以谋。”

道衍和尚看到顾诚落子,眼神闪了一下,神色却依然淡然,开口道:“孙子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燕王殿下乃是奉天靖难,以清君侧、诛奸臣为主。”

“自当不能和朱允炆伐交,便是最后他下令诛杀齐泰、黄子澄,那也要逼他退位。”

“至于这伐兵攻城,乃必要之手段。”

“殿下若一城不克,又怎能以征兵而壮大己身?”

“上善伐谋,顾施主当以为如何谋算,才能让殿下避开盛庸等人,直取京师?”

顾诚又落一子。

道衍和尚知晓他想要学围棋,便给了他几本棋谱。

顾诚闲暇之时,也看了。

不过,纸上谈兵终归是纸上谈兵,还是需要实战来提升经验值。

但是他到底还是一个新手。

好在,道衍和尚绝对算得上是一位非常合格的老师,能忍!

“大师,你是知道的,我也就是接受了六百年之后的十六年教育,外加一个熟读历史。”

“我连一本兵书都没读过,纸上谈兵都不会。”

“让我来参谋如何打仗?”

“那完全就是找了一个门外汉来指手画脚。”

道衍和尚也没有想到,顾诚会如此实诚。

燕王朱棣那天晚上说他乃是真性情之人,倒也没有说错,有什么说什么,并未藏着掖着。

“阿弥陀佛。”

“是贫僧的不是。”

“不过,你也曾有言,此间世界,出了你这么一个变数,未来便不可知也。”

“而如今,你已经改造了地雷。”

“殿下说不定用你改造的地雷,打败了盛庸,扭转战局了呢。”

顾诚看着棋盘上,自己好像要输了的棋局。

“区区一个地雷,应该很难扭转战局。”

“我虽然没有读过兵书,但是……我可能还是看到过一些经典的战争例子。”

“记得一些兵法。”

“比如,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进这十六字兵法。”

道衍和尚一听,就愣住了。

手中的黑子,迟迟没有落下。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

“此十六字深谙兵法之妙,能悟出此法之人,必定也是一位兵法大家!”

顾诚自豪道:“那是自然!”

道衍和尚问道:“此人是谁?”

顾诚摇摇头,笑着道:“不可说,不可说。”

随后,话题一转。

“大师,我又记起来,明朝万历时期,有一位名将,名叫戚继光,此人能征善战,乃明朝后期一位有着赫赫战功的大将军。”

“戚继光在抵御倭寇之时,发明了一个战阵,名叫鸳鸯阵!”

说到这里。

顾诚一下子又激动起来。

立即去找了纸笔,开始给道衍和尚画鸳鸯阵。

“鸳鸯阵”阵形以11人为一队,队长一人,队员十人,两两又为一组。

配备火铳、狼筅、盾牌、腰刀等。

这种阵型非常灵活,长短兵器皆有,可谓是能攻能守。

当然,鸳鸯阵主要针对的还是倭寇,而倭寇则是步兵,手中的兵器也都是武士刀。

戚继光创造的鸳鸯阵便是专门针对手持短兵器武士刀的倭寇武士。

所以,鸳鸯阵遇上了骑兵,也还是有很大可能一击即溃。

顾诚画完之后,就给道衍和尚讲述了鸳鸯阵的阵型,以及主要对抗的敌人。

道衍和尚一边看着图纸,一边听完顾诚的讲解。

“此战阵在对抗短刃步兵上,可谓是奇妙。”

“然,若是对上骑兵……。”

顾诚接话道:“不错,这个就是专门针对手持短刃的步兵,倭寇从倭1奴1岛上乘船而来,侵犯大明东海之滨。”

“他们居于岛上,自然没有牧场,也就没法放牧,故此,全都是手持腰刀的武士,鸳鸯阵也就是专门针对他们而创造出来的。”

“不过,我觉得,在战场之上,这样的阵型,还是有着很大的作用。”

“敌军也不可能都是骑兵,必然也有步兵,而鸳鸯阵的灵活性,再加上火铳手,绝对能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道衍和尚这才点点头,也不打算下棋了。

这盘棋,他是真的有一点儿下不下去。

“贫僧这就让世子写信,把这些告知于殿下!”

顾诚看着道衍起身离开,又看了看棋盘,嘴角勾起一丝笑意。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