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w.cc

顾诚的表现,让朱棣很满意。

他喜欢能够被自己掌控的人,而非超出自己了底线,失去了控制的人。

这也是每一位枭雄之心。

好像,都有着收集谋士、武将的癖好。

希望天下英才都能为其所用。

却又不想用杨修这般不知进退、喜欢臭显摆的人。

燕王朱棣这一次回来,为的就是想要抱一下大孙子。

谁知道。

昨天晚上安耐不住,非要手贱,打开顾诚所写的书卷,看一看他所写的明史。

现在好了,一看一个不吱声。

不过,燕王朱棣还是按照先前准备好的流程,抱了一下大孙子,给了一块玉佩,说了一些漂亮的话。

最后叮嘱朱高炽守好北平城,以及要多听从道衍和尚、顾诚的一些建言。

朱棣很清楚朱高炽的性子,明白其非常仁慈,也能深明大义,不会惹得道衍、顾诚不高兴。

原本,燕王朱棣打算带走顾诚,把他带在身边,能知晓未来,也能少走一些错路。

但是,顾诚该说的也都说了,靖难之役的详细过程,顾诚也已经记得不是很清楚,只记得有几次大战。

第一次就是和耿炳文的交战——滹沱河之战。

第二次就是朱允炆换帅,李景隆和瞿能率兵攻打永平府。

第三次是朱棣攻打大宁,巧计夺兵权。

第四次就是对战李景隆,李景隆被打的落花流水。

第五次则是白沟河之战,朱棣反败为胜,扭转战局,打败了李景隆、瞿能、郭英等。

还有济南、东昌、夹河、灵璧之战。

毕竟,研究明史,那对于朱元璋南征北战打天下,以及朱棣靖难之役,还有叫门天子、于谦,以及成化犁廷,嘉靖之治、张居正变法等等,都是必定要研究的课题。

可由于时间太过久远,顾诚已经记不清靖难之役的细节了。

燕王朱棣便是带在身边,也没什么作用,不如留在北平,负责改造火器。

若是能在李景隆的大军到来之前,打造出来很多地雷。

北平府城绝对能够轻松守住,不会再和历史上的那般,守得十分艰难。

故此,燕王朱棣还是带着原来的人马,赶去了前线。

顾诚吃完了饭,天色也就黑了。

夏日里的天黑的晚一些,他和道衍和尚虽在一起用餐,却是分食。

毕竟,道衍和尚习惯了吃斋饭。

而朱高炽为道衍和尚准备的斋饭,却又北平城内最好的厨子做出来的斋饭,自然也是没话说,色香味俱全。

顾诚这边则是四菜一汤,一碗小米饭。

道衍和尚继续看着顾诚画出来的一些图纸,惊讶的问道:“铜制子弹?”

顾诚懒懒地伸了个腰,解释道:“准确的说,是合金铜制子弹,尾部装上火药,火铳后面有一个撞针,撞针撞击子弹的尾部,火药受到剧烈撞击,从而引燃,瞬间爆发出来的力量,把前面的子弹的弹头射出去。”

朱高炽满意的点点头道:“先生当真是奇思妙想,若能造出这般火铳,必定又是一神器!”

“到时候,便不用将士们亲自冲锋陷阵,一人手持火铳,朝着敌人射击,就能很快击溃敌人吧。”

顾诚看着图纸,上面甚至是还有他根据记忆,画出来的步枪,就是这最主要的一些零部件,他没办法画出来,只能是希望以后通过讲解,那些老铁匠们能想得到,做出来。

“是啊!”

“若是能造出这样的火铳,我大军绝对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可是,这技术比改良火炮还要难啊。”

道衍和尚瞅着手中的图纸道:“难也要去做,顾施主曾有言,一年不成便十年。”

“贫僧也是深以为然。“

“大师说的不错,一年不成,那就十年,十年不成,就二十年,一直研究,必有所成。”

“所以……我现在这不是给画出来了。”

道衍和尚是知晓顾诚的身份的,开口道:“先生大才,有什么想法,尽管提,便是今日造不出,往后请天下能工巧匠,也能造出来。”

顾诚一边活动着身子,一边说道。

“嗯,大师放心,我能记得的东西,都会提出来。”

道衍和尚捻着佛珠道:“有了这些图纸,火器的研究也就有了一个方向,便是现在造不出,以后造出来,也有大用。”

“如今,虽然当以地雷为先,可这些火器,若是那些老铁匠们看的明白,想到了法子弄出来,也是极好的。”

现在的火铳,还是比较原始,先装填火药,然后再装铁质弹丸。

开战的时候,点燃了引线,引线引燃了火铳里面的火药,火药在小小的空间里面爆燃。

爆燃之后产生的力量,把铁质弹丸射出去。

然而,因为火铳里面的密闭性并不是很高,爆燃的效果也比较差,力度自然非常小。

好一点儿的火铳,能够达到穿甲的效果。

而大部分火铳,其实连敌军将士们身上的铠甲都打不穿。

根本就没什么用。

所以,明朝初期的战争,还是以火炮为主。

朱高炽见着顾诚画出来的这些个图纸,一张胖脸笑的如同一朵盛开的菊花,他都有一些好奇,道衍和尚又是怎么认识这么一位人才。

仅仅是这对火器的了解与想象,就已经达到了无人能及的地步了。

见识到改良之后的地雷的威力。

朱高炽对顾诚那是敬仰无比啊!

用了大半天的时间,画了一些图纸,也不管现在北平府的老铁匠们能不能锻造出来,反正先画出来,给个思路。

就好像是人一样,人若是没有了梦想,那和咸鱼又有什么区别?

这些老铁匠们没有一个研究的方向,也只能是有原地打铁了。

顾诚跟着道衍和尚一起,回到了自己的别苑休息。

朱高炽也是收好了顾诚画出来的一些图纸之后,就回去陪着妻儿。

“这茶……不该加佐料。”

顾诚喜欢喝茶。

但是他喝不来明朝这时候的茶团。

“六百年后,又是如何制茶?”

顾诚回道:“我也不是很了解,好像是直接炒出来就行了。”

道衍略有一些好奇,“直接炒出来?”

顾诚点点头道:“嗯,具体如何做,我不知道,因为了解不多,只知道,六百年后,茶叶都是炒出来的,炒出来的茶叶,就是一小根一小根。”

“不用加任何佐料,想要喝茶的时候,直接倒一点儿出来,然后用开水冲泡。”

“六百年后,有一些人,还非常讲究,喝茶的时候,用这一套茶具。”

“泡茶之前,要洗茶。”

道衍感慨着,“不愧是六百年之后的盛世,其实,贫僧也从顾施主身上看到了两个字。”

顾诚愣了一下,问道:“哪两个字?”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