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w.cc

朱棣愣了一下。

随后才反应过来。

是世子妃张氏要生了。

顾诚有言,他以后会称赞其‘传世之孙,永世其昌’。

如果今晚没有看顾诚所写的书卷的内容,没有看到这位孙子用铜缸炙死了自己的儿子,也就是他的二叔。

朱棣此时此刻必定会无比的高兴。

然而,刚刚从顾诚那边回来之后,朱棣听到这个消息,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燕王朱棣深呼吸一口气,让自己复杂的心情平静下来。

用顾诚的话来说,事情还没有发生,还有补救的法子!

“稳婆都准备好了。”

“你现在应该立即让人好生地接生,守在外面,和她说说话,跑我这里来作何?”

朱棣一开口,就让朱高炽冷静了下来。

似乎也是才反应过来,连忙转身,就跑回去了。

朱棣看着朱高炽离去的背影,叹了一口气。

“唉……。”

以后如何,那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却也不能真的就让那件事,再一次发生!

朱棣让人只会了一下徐王妃,让她安心休息,一切都有他在,不必担忧。

然后便带着人去了后院一处别苑。

这里是王府专门建造的一座别苑,就是为了专门在这时候用上的。

朱高炽见到朱棣来了。

这才暗自松了一口气,连忙上前,躬身道:“爹。”

他不再称呼朱棣为父王,而是叫了一声爹。

可以说,也是恰到好处。

朱高炽也是一位心思细腻之人,他察觉到了刚刚的一丝不对劲儿。

那就是朱棣在听到张氏即将临盆的消息的时候,并未激动,眼底反倒是还有一些复杂?

朱高炽不太明白,朱棣为何是这种态度。

在回到这边,回想起来之后,心下也是担忧起来,也不知道自己在担忧什么。

反正,朱棣若是不过来,他可能焦躁不安,甚至是还会心肌梗。

这也是朱棣现在过来之后,朱高炽会松了一口气了。

他还是非常在意朱棣的态度。

虽然不知道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情,为何张氏现在临盆,马上就能让他抱上孙子了。

往常,朱棣可是十分在意,甚至是亲自请了北平城最好的稳婆,也准备的非常充足。

就是想要安安稳稳地抱上大孙子。

可为何这会儿却情绪有一些过于平淡,甚至是还有一些低落呢?

朱棣看着进进出出、忙里忙外的女婢,听着里面张氏的叫声,便只是淡然地坐在外面。

朱高炽见到朱棣来了之后,也就不做他想,在那走来走去。

朱棣的脑海里面依然还是会浮现出来顾诚所写的内容,明宣宗朱瞻基用铜缸炙死了汉王朱高煦……。

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

产房中终于有了动静。

“哇啊~~!”

婴儿的叫声响起来。

“生了!”

“生了!”

里面传来稳婆高兴的声音。

朱高炽急的想要推门进去,看一看情况。

却被朱棣给叫住了。

“过来,坐下!”

朱棣开口。

朱高炽立即停住了脚步,伸出来的双手,又放了下去,转身,走到了朱棣面前,也没敢直接坐下,就低着头,站在那里。

朱棣看着朱高炽的这般模样,就心中又是气不过。

“那产房是你能进的吗?”

“稳婆事先应该和你说过,要注意一些什么,你看看你,像个什么样子!”

朱高炽现在还在自己要当爹了的喜悦之中,对于朱棣的话,也都是左耳进,右耳出,根本就听不进去。

同时,他也没有注意到朱棣的神色不太对,心情也不太对。

这根本就不像是有了大孙子的那种喜悦感。

也就在这时。

一位稳婆走了出来。

假装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一脸高兴地道:“恭喜王爷、贺喜王爷、恭喜世子爷,老奴在这儿给王爷、世子爷道喜了。”

“世子妃生了一位大胖小子,足足六斤重呢!”

朱高炽立马就抬起头来,脸颊一片潮1红,激动不已,“好,好,好!你们辛苦了,我重重有赏!”

然后立即看向了朱棣,激动地叫道:“爹,我也要当爹了!”

“哈哈哈……!”

平日里,一直都是有一点儿谨小慎微,又贴心懂事的世子朱高炽,这一刻,却高兴地像是小孩子一样。

朱棣看着朱高炽这般模样,也勉强笑了笑。

“都是当爹的人了,以后,可要沉稳一些,要有一个当爹的样子,要教导好我的孙子。”

朱棣说完,又吩咐老管家,去给稳婆、女婢等准备赏钱。

不仅如此,这王府上上下下都要发赏钱。

毕竟,他这位刚刚奉天靖难的燕王,有了大孙子,算得上是双喜临门,开门红!

……

顾诚醒来的时候。

天色刚刚见亮。

他是被憋醒的。

放了水之后,感觉十分的舒服。

没有太多科技的自酿酒,后劲儿虽然大,但是喝了之后,头不会太疼,醒酒的也快。

不像是六百年之后的有一些勾兑酒,卖的贵不说,喝完第二天还能难受一天。

放完水。

女婢端来了温水。

顾诚自己洗漱一下,又用这时候的牙刷,勉强刷了个牙。

再穿了一身锦衣,带着假发和玉冠,便像是一位风度翩翩的少年郎!

吃完早饭。

顾诚再一次拿出书卷,开始写着明宣宗朱瞻基的史料。

还没写一会儿。

就被朱棣派来的老管家叫去了。

“先生,昨夜,咱的儿媳妇给咱生了个大胖孙子。”

“哈哈哈……。”

顾诚一听,就明白过来,这是朱瞻基出生了。

当即连忙施礼,说道:“恭喜殿下,喜得太孙!”

朱棣脸上挂着笑,伸手示意道:“免礼,先生快坐,可否和本王说道说道,咱的这位太孙,将来如何?”

坐在一旁的道衍,看着朱棣那脸上的笑容,熟悉朱棣为人的他,能够感觉到,朱棣似乎对于这位太孙,有一些看法?

这里面,肯定有他不知道的事儿。

顾诚则是有一些为难,朱瞻基刚出生,自己就要把他那点事儿,全部倒腾出来。

好的、坏的都说了。

那朱棣还会尽心尽力培养这位太孙,还会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这句话吗?

虽然,这句话到底是不是朱棣亲口所言,但是历史上,他确实是比较宠爱朱瞻基。

而大臣们也都说,一个好太孙可保大明江山永固!

朱棣自然也对这位太孙十分满意。

若是他知道,朱瞻基却在登基为帝之后,亲手用铜缸炙了朱高煦,会如何作想呢……?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