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成例在先、那就没问题,就这么办了!”
永正帝双拳一握,自己手上能用的人本来就少、若是连这些人都拢不住,那以后谁还敢投效。若非自己没那个权力,永正帝都想直接给林黛玉封个县主什么的了。
“孽障,你这又是怎么回事儿?谁做的!”处置贾府的事儿,永正帝终于将目光投向了小胖子端重郡王,这厮满脸淤青的模样早就被永正帝看在眼里了。
“是忠靖亲王世子赵泽,他口出狂言辱及母后,孩儿、孩儿气不过就带着护卫和他干了起来,结果就这样了…”小胖子委屈巴巴的道。
听完小胖子的话,永正帝缓缓闭上了双眼,皇帝的儿子被人欺负成这样、可以说是亘古未有了。
有心想要教育一下孩子,却又有些不忍,半晌之后才说道:“打不过就好好练,总有打回来的时候,还有,朕警告你今后不许怂恿贾瑄帮你打架,你自己丢的脸、自己挣回来!”
赵元一听,顿时傻了,他原想着有贾瑄这个天生勇力的猛将在,终于可以打回来了,没想到父皇竟不让他帮自己。当下只能悻悻然的应道:“是,父皇。”
陈皇后无奈的一笑、柔声道:“五儿,听你父皇的、好好照顾贾瑄,这孩子实诚,不要欺负他。”
赵元:我照顾他?
…
东路院,贾赦院。
贾瑄一回来就跟着贾赦进了书房,今天太上皇封爵有些出乎贾瑄的预料,得找贾赦求教一二。
“太上皇封爵于你,这是好事儿,这代表当年的事儿可以翻篇了。”
贾赦目露精光、太极宫的老龙威震宇内,他要是不发话,那贾家还有自己都只能躺着,他有了表示、这就证明当年的事儿可以翻篇了。
话虽如此,但贾瑄却清晰的感觉到,提到“太上皇”的时候,贾赦身上忽然透出的恨意。
贾瑄又问道:“父亲,你和今天来的那个老太监曹房有过节吗?”
贾赦:“曹房啊,这老太监当年和你祖父关系不错,还教过我几手功夫呢,我和他能有什么过节。”
贾瑄有些意外,“和祖父关系很好?那我怎么感觉这老东西对我不怀好意呢?”
“你确定?”贾赦闻言却是瞳孔一缩:“难道当年是这个老东西……”
贾瑄见他脸色难看,忙问道:“父亲,这老东西怎么了?”
“没什么!”贾赦摆了摆手,“你还有什么疑问?”
贾瑄见贾赦不愿说,也不好继续追问下去。
“端重郡王又是什么人,是陛下的皇子吗?”
贾赦想了想说道:“端重郡王赵元是陛下与当今皇后的亲子、诸皇子中排行第五,就是个闲王、你按例做你的伴读就行,他赵氏皇族的事儿少牵扯就对了。”
贾赦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当年他不过是混了个太子伴读,结果前太子造反却让他和贾家跟着受了无妄之灾!
如今贾瑄又做皇子伴读,由不得他不担心。
不过好在当今陛下几个皇子之间的位份早定,五皇子早早地被排除在继承人之外了,做他伴读影响倒是不大。
“走,去看看为父今天给你挑的亲兵家将苗子、这可是你将来的班底。”短暂的密谈之后,贾赦便带着贾瑄来到了东跨院前院的小校场上。
大秦关于武勋亲兵家将是有定例的,位同一品的子爵男爵都可养亲兵家将一百人,超品公侯伯可养亲兵家将二百至三百人,这些亲兵家将的银钱俸禄都需将主自行操持,朝廷是不管的。
且武勋的亲兵只有随将主出征时方可着甲,否则视同谋反。
另外亲兵家将还需上报朝廷登记造册,一旦有外敌围困神京、在京的亲兵家将都要上城墙驻守。
太宗刚迁都神京那段时间,曾有好几次异族南下直捣神京,最后就是靠着各府的亲兵家将守城,最后撑到了各方来援、才保住了京城。
家将亲兵就是将主的底气,能把亲兵家将培养到什么层次,全凭能力和财力。
东跨院前院,马棚旁的小校场上,黑压压的一群人静静地站在日头底下、这些人大多粗布短衫、脚上踩的也是草鞋、有些干脆就赤着脚、大多数都很消瘦。
其中一半和贾瑄差不多大、都是十来岁孩童,另外差不多一半人则是十七八岁的青壮,乍一看去,就跟流民入府了一样。
他们的人数也不是贾赦说的一百,而是三百多人。
见到这些形似流民的人,贾瑄沉默了,这就是贾赦从庄子上给自己精挑细选的精兵强将啊!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普通人生活状态最真实的写照,大多数人都是在温饱边缘徘徊,估计能吃上饭就已经很不错了。
在“中人之家”的荣国府,别说老爷太太小姐们,便是下面的三等小丫鬟、仆妇小厮也是穿的鲜亮体面衣食不愁的。
也难怪会有那么多人想着法儿的将自己的儿女送去大户人家当丫鬟小厮了,贾府的丫鬟小厮、过的那就是乡下地主老爷家公子小姐过的日子。
他们前方是十三名约摸四五十岁,手持红缨长枪、背挎长弓箭囊、气势凌厉的荣国老卒。
“参见将主!”
十三名荣国老卒整齐划一的单膝下跪、齐声参拜,虽只十三人,却是喊出了千军万马的雄壮、让贾瑄胸中激荡、豪情顿生。贾赦则是不着痕迹的后退了两步,站到了贾瑄身后。
那三百多名青壮、少年见状,也跟着行礼参拜。
“参见将主!”三百多人先后开口,声音稀稀拉拉,动作乱七八糟,整个一群乌合之众。
贾瑄没说话,只用凌厉的目光一一扫过他们每一个人,直到院中所有的嘈杂都归于寂静之后,才淡淡的开口:
“免礼罢!”
贾赦站在贾瑄身后,看着儿子那莫名高大起来的背影,满是欣慰:“这小犊子,还挺会拿捏的!”
“你们几个,自报姓名实力和特长!”贾瑄目光投向十三荣国老卒。
“禀三爷,属下王七、六品武夫,双臂有力、能开三石硬弓、弓马娴熟,粗通枪术。”
“禀三爷,属下马旋,五品武夫,弓马娴熟、擅奔驰,是军中斥候。”
“属下贾宏,八品武夫,擅相马养马。”
“属下贾水生,七品武夫,擅水战、粗通弓马。”
“属下李十八,不是武者,擅辨毒识毒,会些简单医术、还会养军鸽、训鹞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