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朱由检,只想躺平当王爷 第79章 都任 徐光启

作者:陈道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0 04:13:01
最新网址:www.biquw.cc

“洪大人的意思是?”朱由检笑着说,洪承畴虽然后期卖国还充当带路党,但毕竟还没发生嘛,加上这次赈灾洪承畴确实做得不错,所以朱由检也愿意以礼相待。

洪承畴脸颊消瘦,长得也算俊秀,勉强算上个美男子,光看外表,很难让人联想到后来在陕西大开杀戒的铁血总督。

只见他用担忧的语气说:“臣与陕西诸位同僚商讨过,以目前形式,想要让旱灾不向周边蔓延以及未来几年持续抗旱,像漕粮分运就得继续保持。”

“远水解不了近渴,求援不如自救,朝廷的赈灾方案不也提供了几种自救方案吗?”朱由检蹙眉,漕粮分运短时间还好,时间一长朝廷肯定不乐意,哪有那么多钱一直购粮,太贵了。

洪承畴抬手挥散那些当地官员,然后才说起这个事。

“殿下啊,并非是臣等不愿尝试,而是试了效果不佳,打井确实有用,但费时费力见效也慢,西安那边徐大人都快愁光头发了。”随即洪承畴详细解释了为啥见效慢,首先打井需要师傅,四川倒是送来了一百左右的师傅,这个问题不大。

其次是工人,现在地没办法怎么种,有的是人,也问题不大。

主要问题是粮食,干活是需要体力的,想要保持体力就得吃饭,体力活嘛,干饭就多,要不是洪承畴勉力维持,延安府这边差点断粮。

这个问题当时做方案的时候也考虑到了啊,理论上每次运过来的漕粮都是足够所需用度的。

而且西安府的百姓不可能没有存粮吧,今年是有旱灾,去年又没有,怎么可能没有存粮。

朱由检提出自己的疑惑,洪承畴苦笑道:“殿下,理论上只是理论上,那些百姓听说有朝廷赈灾粮,哪里舍得拿自家的粮食出来吃呢。

朝廷赈灾粮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断了,而且听说朝廷要以工代赈,踊跃而来的百姓太多了,还都拖家带口的,不养着也不行,实在只能每日供点米粥养着了。”

“不瞒殿下,即便朝廷如此重视,西安延庆还好,延安府甚至还有人饿死。”

朱由检不得不重视起来,刚想训斥,可转念一想,现在是古代,能少饿死点人已经是侥幸了。

“这样的话,确实需要想想办法来解决了。”看来还是得亲自到西安一趟,“孤打算即日前往西安府,洪大人要一同去吗?”

对这个亲近上司可以表现的机会,洪承畴难得摇摇头,“殿下,臣暂时得留在延安府,有臣坐镇,那些官员不敢明目张胆克扣粮食。”

也是,朱由检点点头,宽慰他两句,陪着吃了顿饭后又接着启程,这次不再停留,直接前往西安府。

走了三天,到了西安府,远远地就看见城门口一大票人等着迎接,到之前朱由检已经让人提前通报了,不用出城十里,就在城门口迎接就行。

“臣陕西左布政使都任率布政使及西安府官员,见过殿下。”

“臣詹事府少詹事徐光启,见过殿下。”

“诸位臣工免礼。”赶了几天路,朱由检也有些累,勉强提起精神叙了两句闲话。

都任看出信王有些疲累,也就不再叙话,“殿下,先进城吧。”

“也好,进城再叙。”朱由检笑着点点头。

进了城,朱由检先在公馆洗了个澡,听王承恩说都任和徐光启还在会客厅等候,不由暗暗吐槽,怪不得阉党的人不想来,当真是苦差事。

无奈只好出来。

都任和徐光启见朱由检难掩疲惫之色,对视一眼,也是有些不好意思。

“殿下,不如先休息一下,臣等明日再来。”都任笑着说。

“无妨,两位先生一直等着肯定有重要的事,先说事吧。”朱由检揉了揉脸到主位坐下。

“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主要是灾民日益增多的问题。”见信王这么说,都任也就不推辞。都任本意是让信王做决定,这些灾民按赈灾方案,每日必须有一顿干饭,但都任是想请示,每日都用稀饭好了,只不过这个决定得信王来下。

“还有打井一事,虽说有些效果,不过水源不太好找,四川送来的师傅都分散在三府,大多是在城池附近,臣想请示是否扩大范围。”

朱由检先对日益增多的灾民一事说了看法,“灾民增多确实不容忽视,不过陕西不止打井可以做啊,都大人也可以找找别的事,比如有些驿道是否年久失修,有些城池是否需要修缮,还有些河道是否需要清淤蓄水之类的。”

徐光启见没有先说自己的事,就端起茶杯喝茶默默听着。

“这。”都任脸色一变,“殿下,这些并非没有想过,若是这样做,那别的不说,粮食损耗必定日益加剧,恐怕光是分运而来的漕粮不足以维持啊,而且这些事一般当地官府都会派发徭役的。”

“派发徭役也要让人吃饭,难不成可以饿着肚子吗?”朱由检语气有些重。

“殿下,这并非不行,主要还是粮食问题。”

朱由检伸手拧着眉心,“都大人放心,粮食一事孤会尽快解决。”

实在不行,只能让朝廷再找江南大户购粮了,之前一百万肯定不够,再购一百万石吧,价格降低一些,反正都有利可图的。

然后让漕粮多分一些过来,这也是没办法。

陕西真的经不起民变的,想起原本历史上那场持续了十几年的流寇大乱,朱由检连疲惫的神态都清醒了几分。

再说了,只让灾民吃稀饭,对灾民的身体伤害太大了,无非就是养着但不用养多久,因为人体没有摄入营养,很快就会生病,然后病死了。

没有饿死而是病死,这与朝廷赈灾的初衷不符,但当地官员却可以推掉责任,因为官府以往也都是这样做的。

但是不管是饿死的,还是病死的,一旦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瘟疫,一旦引发瘟疫就会扩散,就会面临大面积的人口减少,只是很少有官员会去关心这个问题。

瘟疫么,把尸体烧掉就是了,他们身为父母官也不想引发瘟疫,这不是没办法么。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