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隍庙内,香火缭绕,却无半分暖意,反倒透着一股凝重的肃杀。
魏巽端坐主位,目光如炬,扫过堂下众人。
高仙芝与安西军英灵化作的半透明身形,肃立如山,甲胄上残留着沙场的风霜;新敕封的土地神们拘谨而恭敬,各自的领域气息与庙宇的檀香交织,带来一丝凡俗的烟火气;阴差们手持锁链,面无表情,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昭示着秩序与幽冥的边界。
问星笔静静悬浮在魏巽身侧,笔尖闪烁着若隐若现的星辉,苏晚的残魂之力,如同无声的低语,与殿内的每一个呼吸共鸣。
孟婆一袭青灰色长裙,立于魏巽左手,她周身萦绕的彼岸花与曼陀罗纹路,此刻仿佛活物,散发着深邃而古朴的气息,她眼神清澈,平静得如同忘川深渊。
“诸位,”魏巽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穿透殿内凝滞的空气,“孟婆神位已定,苏晚力量回溯,此番助力,令吾等实力再进。洛阳之战,已再无退路,亦无须再退!”
他话音未落,一股磅礴的城隍神威便自他体内爆发,裹挟着不容置疑的意志,瞬间充斥庙堂,压得连空气都似凝固。
“紫薇帝君欲以天下为祭,炼化洛阳,重塑封神榜。此举若成,非但大唐倾覆,三界生灵,皆为其棋子!”
魏巽猛地起身,目光如刀,直刺殿外虚空,仿佛能洞穿层层阻碍,直抵洛阳。
“吾等今日在此,便是要以神道之名,以万民之愿,全面攻入东都,彻底颠覆其法统!”
此言一出,殿内骤然安静,继而激荡起一阵无形的气浪。
高仙芝的英灵甲胄发出细微的摩擦声,那是战士们渴望战场的本能;土地神们脸色微白,那是直面天地大劫的震撼;阴差们眼中幽火跳动,那是秩序崩塌前兆的警示。
这不仅仅是凡间的宣战,更是阴阳两界对至高神权的挑战,其声势,足以震动每一个角落。
与此同时,洛阳城中,大明宫内,气氛压抑得仿佛一场暴风雨前夕。
唐宣宗脸色苍白,双目空洞,身着华贵的龙袍,却像一尊被风化的雕像,木然地坐在龙椅之上。
他面前,宦官尖细的嗓音正宣读着一道敕令:“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鉴于洛阳久罹祸乱,社稷不安,特敕封东都佛道大典,以安抚民心,重整乾坤,望众僧道戮力同心,襄助国运……”
宣宗的声音如梦呓般低微,每一个字却都如同楔子,牢牢钉入洛阳城的大地。
伴随着诏令的宣读,城池深处,一道道隐晦的光华悄然亮起,它们并非人世间的灯火,而是蕴含着天地法则的星辰轨迹,如同活物般在地下脉络中游走。
忽而,宣宗猛地睁开双眼,瞳孔深处闪烁着不属于他的紫色星光。
他嘴角勾勒出一抹诡异的弧度,声线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神性威压:“魏巽,天命已定,你不过是量劫中的一枚棋子。周天星斗大阵,已为你而启。洛阳,将是你们的终点。”
那声音,冰冷而傲慢,带着一种俯瞰苍生的漠然,穿透虚空,直入魏巽神识。
长安城隍庙内,魏巽双眉紧锁,那股来自紫薇帝君的威压,森寒刺骨,带着天道运行的冰冷残酷,试图击溃他的道心。
然而,他眉宇间的决绝却更甚。
他闭上眼,苏晚通过问星笔传递而来的“星辰序列紊乱”信息,如同浩瀚星图,在他脑海中清晰浮现,每一个紊乱的节点,都似大阵的破绽。
与此同时,孟婆轻抚碗中清水,水面荡漾,映照出洛阳城中那些肉眼不可见的“气运节点”,那是周天星斗大阵运转的关键枢纽。
“阴阳逆转,星斗破局!”
魏巽猛地睁开双眼,眼中精光暴涨。
他大手一挥,指向大殿中央的沙盘,上面洛阳城的轮廓清晰可见。
“高仙芝!”他厉喝一声,“安西军英灵,化作军魂煞气之刃,由孟婆以忘川本源引导,直指周天星斗大阵的‘气运节点’!”
高仙芝的英灵身躯猛然凝实几分,甲胄铮鸣,那是战意沸腾的嘶吼。
孟婆伸出手,掌心泛起幽深的墨色,那股“存在否定”的忘川本源之力,此刻被她精准地勾勒为一道道无形的轨迹,它们与苏晚提供的星辰序列完美契合,指向大阵的命脉。
“而吾,”魏巽眼中闪过一丝疯狂与决绝,“将以长安龙脉为引,合苏晚之问星笔,逆天而行,直指紫薇帝君的神格!”
他的话语,字字掷地有声,带着一股玉石俱焚的悲壮。
长安龙脉,大唐国运之基,以此为引,无异于将自身与整个大唐的命运,彻底与此战捆绑。
苏晚的问星笔在他手中轻颤,笔尖的星辉愈发璀璨,仿佛回应着这份逆天的誓言。
这一刻,决定大唐乃至天地命运的终局之战,在洛阳城外,已悄然拉开序幕。
天地间仿佛只剩下魏巽那一句誓言的回音,以及远处洛阳城中,那肉眼不可见的星辰轨迹,正发出低沉的轰鸣,等待着即将到来的惊天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