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奇的布鞋尖刚蹭到画中迷宫的青石板,半空中就浮起一行泛着银边的小字。
上官乐踮脚凑近,发间珠钗碰得叮当响:“哟,还玩文雅呢——'唯有以歌唤醒沉睡之音,方能踏入真知之境'。
合着咱们今天得卖唱才能进门?“
“残卷里说过,大崩坏前的艺理课堂常以声韵为笔。“唐奇摸了摸怀里鼓囊囊的布包,里面是从黑市淘来的录音卷轴,“那时候的画匠要学戏文、通乐理,哪像现在教会只准画'圣徒该有的表情'。“他抬头看向上官乐,嘴角扯出个促狭笑,“班主大人,您这千面戏班的台柱子,今儿可要露真本事了。“
上官乐反手用折扇敲他肩头:“唐大先生别急,等会您要是跟不上调,可别怪我把您唱成《傻秀才误入女儿国》的主角。“话音未落,两人脚边的地面突然泛起水纹般的波动,再抬眼时,四周已被半透明的画布墙围得严严实实。
“这墙......在呼吸?“上官乐伸手触碰最近的画布,指尖刚贴上,墙面就泛起淡金色的涟漪,“像浸了灵韵的宣纸。“
唐奇眯起眼,绘魂眼的热流从眼底涌上来——往常看灵韵结构时,眼前会浮现金丝银线般的脉络,可此刻他只看到一片混沌的灰雾。“见鬼了。“他揉了揉发酸的眼眶,“这些声控节点藏在音波里,眼睛不管用了。“
“那便用耳朵。“上官乐忽然哼起《采茶调》,清亮的嗓音撞在画布墙上,竟激起一串银铃似的回响。
唐奇注意到,随着音调升高,墙面某处的灰雾开始翻涌,像有什么东西要破雾而出。
“有门儿!“他掏出怀里的炭笔,在掌心快速画了个声波状的符纹,“你继续唱,我跟着音波找节点。“
可就在上官乐要起第二句时,空气突然像被拧干的抹布般寂静。
唐奇的绘魂眼“轰“地暗下去,连自己的心跳声都听不见了——这不是普通的静音,是灵韵被强行抽走的空荡感。
“静默涟漪。“他咬牙说出这个词,余光瞥见上官乐的喉结动了动,显然也在努力发声却发不出任何响动。
两人背靠背站着,唐奇能感觉到她手指在他后背轻轻敲出摩斯密码:“左后方,三秒。“
三秒后,左侧画布墙突然裂开道细缝,露出半张苍白的脸。
那人指尖还搭在竖琴弦上,胸前别着的青铜琴徽闪着冷光——正是在叶昭画展上见过的教会琴师夜语。
“唐先生果然聪明。“夜语的声音像浸了冰水的丝绸,“但聪明的猎物,往往死得更体面些。“他手腕轻转,琴弦震颤的频率突然拔高,唐奇只觉耳膜要被刺穿,绘魂眼的热流竟开始倒流,疼得他额头直冒冷汗。
“停——“上官乐的声音从头顶炸响。
不知何时她已跃上画布墙,单脚点着墙面,双手拢在嘴边发出鹤鸣般的长音。
那声音先是清越如泉,转瞬又变得粗粝似风箱,最后竟混进了寺庙晨钟的嗡鸣——一人分饰鸟、风、钟三种音色,连回音都分出了层次。
静默涟漪出现了裂痕。
唐奇眼前的灰雾开始流动,他抓住时机咬破指尖,在画布墙上画出扭曲的声波图:“乐儿!
换《百鸟朝凤》的调子,快!“
上官乐的嗓音瞬间切换成百鸟争鸣的热闹:布谷鸟的“布谷“、麻雀的“叽叽“、老鹰的“唳——“,最后是雏鸟破壳时细弱的“啾“。
随着最后一声脆鸣,整面画布墙突然亮如白昼,无数金色光点从墙面渗出,像星星落进了蜂蜜里,汇集成一条闪烁的光路。
“走!“唐奇拽着上官乐冲进光带,身后传来夜语咬牙的闷哼。
两人在迷宫里绕了七八个弯,终于在尽头见到一扇青铜门。
门上浮雕着十二位持乐器的天使,门环却是两只交握的耳朵。
“唱出你心中最真实的旋律。“声音从四面八方涌来,像山涧的回声撞在岩壁上,“虚假的音波,会被迷宫吞掉。“
唐奇突然想起叶昭展柜里的糖罐,想起小石头舔糖渣时的笑声,想起十二年前母亲在灶前绣并蒂莲时哼的调子——那支曲子他早忘了词,只记得尾音总带着点糯米糕的甜。
“我母亲......“他喉咙发紧,“她被教会带走那天,还在哼这支曲子。“
上官乐的手悄悄覆上他手背。
她没说话,只是轻轻哼起一支调子——清浅、温暖,带着旧棉布的味道。
唐奇突然眼眶发热,跟着哼出下一句。
两人的声音像两根纠缠的丝线,越绕越紧,越唱越亮。
青铜门“吱呀“一声开了。
一股带着松节油香气的灵韵扑面而来,唐奇看见门内悬浮着无数光点,每个光点里都封存着一段声音:婴儿的啼哭、戏班的锣鼓、老匠人刻木头的“咔嗒“、甚至是十二年前母亲绣绷上金线滑动的“沙沙“。
“原来......“他转头看向仍在回荡的歌声,上官乐的发梢沾着金色光点,像缀了星子,“声音也能画画。“
门内深处突然传来一声绵长的叹息,像是沉睡多年的人刚醒。
唐奇的绘魂眼突然发烫,他看见最中央的光点里,有个穿月白裙的身影正在苏醒。
“乐儿。“他握紧上官乐的手,“咱们可能闯到宝贝窝了。“
上官乐眨眨眼,折扇“唰“地展开,扇面画着只歪脖子笑的喜鹊:“那还等什么?
唐大画家,给咱们的新画布,添第一笔?“
门内的叹息变成了低吟,像是有人在哼一支古老的曲子。
唐奇望着那团逐渐清晰的身影,突然想起残卷里那句“原初艺理,生于万声“——或许,他们要找的答案,就藏在这声与画的交融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