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秀才”三个字,差点儿把苏致远气的当场暴毙。
只是这货自诩“士子风流”,就算被怼了一句,也端着架子不屑于与一个小丫鬟当街理论。
而岁志远不知道的是,晴雯压根儿没想过“秀才”这个称呼,只是别人给他取的外号——
她是真的以为,眼前的苏三公子,身上真有秀才功名……
苏致远脸色一寒,嘴角慢慢挤出一丝冷笑:“真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古人诚不欺我!”
冯大头淡淡地扫他一眼,心道若是孔圣人地下有知,就凭你刚才那句话,他老人家就算拼着被至阳之光晒成灰的代价,也要跳出来给你一个大嘴巴。
苏致远见两人默不作声,心中便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在这场“辩论”中取得了胜利,郁闷的心情终于好了一些。
只是等他转眼瞧见晴雯娉娉袅袅地走到冯大头身旁,娇躯似挨不挨的靠着那人的身体,两朵含苞待放的花蕾与那人的手肘不过毫厘之隔,心里仿佛被猫抓了似的难受。
心道那天要不是那胖妇人“走错了”医馆,这丫头本该是自己的!
现在看来是小丫头红颜薄命,没有陪侍自己左右的福气。
不过等小郎中惹了牢狱之灾,看在她青春娇嫩的份儿上,自己倒是可以暗中使点儿银两,把她赎出来玩上几天。
至于老苏家的大门,她这辈子就别指望进了。
唉,卿本佳人,奈何从贼……
苏致远暗自替晴雯惋惜一句,语气冷冷道:“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我一番好心,偏你等不听,日后那就不要怪苏某言之不预也!”
说完袖子一甩,径直朝对面走去。
晴雯不久前还在为家里的生计感到焦虑,生怕医馆入不敷出之下,自己再跟妞妞一样要被卖出去。
此时苏致远的这句话,瞬间引爆了她心中的怒气。
晴雯眉毛一挑就要开口,却被冯大头一把拦了下来。
他瞧着不远处走起路来歪歪扭扭、没个正型的苏家三公子,淡淡道:“好了,跟这种眼高手低、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的人,有什么好讲的?”
晴雯气呼呼的跺了跺脚,盯着苏志远的背影狠狠剜了一眼。
“哼,少爷就是脾气太好,他们这些人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上门找茬!”
冯大头摇头一笑:“还有苏老爷子在呢,不看僧面看佛面,随他去吧!”
他说话间不动声色地转动了下身子,视线从脚下一扫而过,瞬即嘴角扯出一个微不可察的弧度。
原来借着苏致远挑衅的这片刻功夫,冯大头终于将暗记不动声色地刻到了墙砖上。
说实话,要不是场合实在不合适,他真想追上去对苏公子好生说句谢谢。
“苏三公子是个好人呐!”
冯大头真心实意的感慨了一句,听的站在旁边的晴雯满脸狐疑。
他也不解释,转身走回药铺之内。
跨过门槛儿的刹那,冯大头隐约有种穿过某种屏障,转瞬间全身肌肉都松弛开来的感觉。
他扭头朝外瞅了瞅,心道系统这狗日的说话真特么算话,说保护范围仅限这座院落,那就绝对不肯多出一步。
也不知这次搬迁之后,小院能不能再大一些。如今后院只有一进,房屋着实有些少。但凡家里来个像老章这样需要住下的,就显得很不方便。
冯大头心中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熟门熟路的穿过药铺,领着晴雯走到厨房前。
小丫头经过这几日的适应,已经不再对“厨房里的厨娘怎么一直不出来”这件事儿充满好奇。
或者说她心里已经转过弯儿来,明白有些事情既然少爷没主动说,那以她自己的身份,就不能问也不该问。
然而……
当晴雯看到又是满满当当的一碗大米饭,顿时脸色一苦。
她倒不是嘴挑吃不得这个,毕竟之前跟着嬷嬷过活的时候也不富裕,甚至就连馒头、白米饭也不能可着劲儿的吃。
只是任谁从先前的大鱼大肉忽然换成顿顿大米饭,关键连菜叶都没有几根,短时间内都会有些不适应。
说白了,就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冯大头看着小丫头的表情,轻叹一口气,“花费巨资”点了一份儿最普通的大头菜。
他一边将咸菜分成两份儿,一边理不直气不壮的说道:“你还没痊愈,吃清淡点儿对身体好!”
“哦!”
晴雯嘴里无意识的回了一句,双眼紧紧盯着冯自家少爷的动作,眼里只有清脆酸甜的菜丝,味蕾中蓦然传来上次吞咽时的感觉。
她甚至觉得这些暗红色的下饭菜,跟那些鱼肉一样好吃。
只是这话她不敢说,怕少爷骂她丫鬟的命享不了小姐的福……
冯大头却没发现小丫头的异样,他心中还在为不久前的行为感到万分懊悔——这货之前根本没想过,他每个月可以消费的额度,竟然特么是有上限的!
“艹,早知如此,老子之前就不搞那么多大米和面粉了!这个月才刚开始,现在已经穷到连大白菜炖豆腐都吃不起的程度了,这剩下的日子特么还怎么过啊!”
幸好老章是个好养活的,给啥吃啥,面对冯大头连续几顿大米饭配热水的配给,脸上没有半点儿不高兴。
甚至看到破天荒的多了份大头菜,竟然还有心情开个玩笑:“难道小兄弟今日开张了不成?伙食怎么忽然又好了起来?”
冯大头脸一垮,郁闷道:“有的吃就不错了,哪来的那么多废话!”
章鸿哈哈笑道:“小兄弟这话在理,土地上能刨出来的粮食有限,还要供养四万万人,吃不饱才是常理。如今老夫躺在床上什么都不干,还能有顿顿大米饭吃着,是该满足才对!”
冯大头跟着扯淡道:“土地产出少,那是方法不对。只要找对路子,莫说现在四万万人,就算再翻上一番,吃饱喝足也不是问题。”
心想后世可是三倍人口于现在,在退耕还林、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照样能实现自给自足。
对比来看,现在这点儿人才哪儿到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