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伸手将黛玉护到身后,面对突然发生的变故,老帅哥一脸的平静淡然:“你究竟是谁?又是什么时候将我认出来的?”
冯大头随口找了个听起来毫无破绽的理由:“其实晚辈曾与林大人有过一面之缘,那年大人骑马从街头走过……”
他话未说完。门外忽然响起一阵凌乱的脚步声。
片刻之后,几个带刀侍卫随即出现在门口。
领头的壮汉冷冷的扫了冯大头一眼,转身走到林如海面前,抱拳道:“大人?”
林如海摆摆手:“我——没事,尔等暂且先到门外等候。”
冯大头:……
这个下马威给的——
真特么丝滑!
他甚至都不知道,林如海是何时将命令传出去的!
“少爷……”
与此同时,晴雯领着妞妞也从后院走了进来。
她见药铺中竟然还有官差在,还以为是那日吃了亏的捕头带人过来,要对自家小主人打击报复,一双桃花眼中顿时满是对他的担心。
冯大头一时没注意到晴雯情绪上的不对,他转身将妞妞抱了起来,轻声问道:“妞妞还没吃早饭,小肚肚有没有咕咕叫?”
“有!”
妞妞很认真地点了点头:“叔叔,妞妞还想吃昨晚那种粥!妞妞要吃两碗!”
冯大头笑道:“好,妞妞要吃两碗,叔叔记住了!那妞妞要乖乖的跟着晴雯姐姐哦,等下叔叔让人将粥给你们送过去好不好?”
妞妞一脸喜色的满口答应道:“嗯!”
晴雯将妞妞从冯大头手中接走,眼角余光从林如海父女身上扫过,担忧道:“少爷——你这没问题吧?”
“我这能有什么事儿?”冯大头呵呵一笑,催促道:“别瞎想,林大人——是个好人。你们且先过去,记得等下去老地方拿饭。”
晴雯应了一声,领着妞妞一步三回头地走向后门位置。
林如海看着两人消失在门帘之后的身影,皱眉道:“小郎中,这两位……”
“哦,大点儿的那个是我的侍女……”
见林黛玉的眼神顿时变得古怪,冯大头忍不住将胖大婶生怕晴雯的病治不好,非要将她卖给自己的事儿说了一遍。
不过在转述之中,难免有少许夸大和更改之处,重点就是突出一个自己的无奈和不忍……
林如海不动声色地跟林黛玉对视一眼,暗道这小郎中看似油嘴滑舌,但其所言基本属实,想来还算是个忠厚之辈。
冯大头自然不知两人心中所想,依然自顾自的往下说道:“至于妞妞,严格来说,他是晚辈‘仇人家’的孩子……”
“唉,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
听过冯大头删减版的“寻衅滋事小故事”,林如海摇头感叹一句。
林黛玉沉默片刻,幽幽道:“小郎中,你东拉西扯说了这么多有的没的,对于我的病情,你可有什么高见?”
林如海也猛然从悲天悯人的情绪中清醒过来,想起自己此行的目的乃是亲自探一探这个“行事古怪”的小郎中的虚实。
怎么说着说着,话题竟然拐到了十万八千里外?
林如海皱眉道:“小郎中,有什么话,你尽管直说就是。”
“唉,林大人既然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
冯大头顿了片刻,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来,双手呈到林如海面前。
这是章鸿之前拜托他送的那封,冯大头怕死没去,但老章一直心存幻想,也就一直没收回去。
林如海拿到眼前一瞧,见漆封完好如初,信封上书“巡盐御史林大人亲启”九个大字,落款“章鸿”。
他握着信的手猛然一抖,看向冯大头的眼神仿佛要择人而噬般凶狠,但在说话之时,桑营压得很低:“他人呢?让你送信的人呢?”
“自然是——走了啊!”
冯大头两手一摊,半真半假道:“那人说身后有杀手跟踪,他要将人引开,晚辈之后再没见他回来。”
林如海站在原地静静想了一会儿,也不知到底信了没信。
他转头给林黛玉使了个眼色,林妹妹立时起身走到药铺门口。
林如海这才小心翼翼地将信封打开,抽出两张薄薄的信纸。
冯大头也不知道其上到底写了什么,只瞧见老林的脸色越来越黑。
“哼!一群混账!”
林如海骂过之后,“啪”的一声将信纸连带着信封一起拍到柜台上。
远处林黛玉回头喊道:“父亲!”
听到女儿半是提醒半是担忧的声音,林如海猛然反应过来。
眼见侍卫的影子已经出现在门口,林如海三两下将信折在一起,然后……
塞到了冯大头怀中。
冯大头:……
侍卫头子走到林如海面前,微微躬身道:“大人,方才铁捕头从这儿路过,给卑职带来一个消息,说知府大人已经动身,您看……”
林如海一脸平静地捋着胡须,仿佛方才什么都没发生过:“你先将诸位召集起来,我随后就来。”
“是,大人!”
侍卫头子应了一句,转身走出药铺。
自始至终,都没拿正眼瞧过站在一旁的冯大头。
“小郎中日后若是有那人的消息,可随时到巡盐御史府上寻我。”
林如海想了想,又从身上掏出一块令牌来。
“这是凭证,你到府门前将此牌给门子,届时他们自会放你进去。”
冯大头接过一瞧,发现就是一个普通木质的长方体木牌牌,不论是造型还是手感,都跟章鸿的那块“锦衣卫”令牌没法比。
林如海指了指他怀中的位置,小声道:“小郎中,那东西记得及时销毁,省的日后反遭牵累。”
眼见林如海要领着林黛玉回去,冯大头心里一急,赶忙道:“林大人,小——公子之病病根在外而不在内,不离险境,纵然有神丹妙药,也是只治标、不治本!”
林黛玉满眼奇怪的看他一眼,小丫头暂时还理解不了冯大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林如海的脚步微微一顿,瞬即又步伐坚定的朝外走去。
类似的话,几年前有个和尚也曾说过。
“这个不劳你费心,我自会考虑。小郎中,希望我们后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