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一片叫骂声,基本上没一个人是支持钱轩同教授的。
国学大师黄坎教授:“陈重辅!钱轩同是你新青年的同人编辑。废除汉字,便是你新文化所要的结果吗?你必须要给个说法。”
陈重辅:“我非常能理解,钱教授废除汉字言论背后对中国文化的担忧之心。但是,对于废除汉字这一举措,我并不赞同,所以,我保留意见。”
国学大师:“胡说八道,胡作非为。必须反击,不能任由他们如此乱来。”
国学大师黄坎教授:“我打头阵,必给胡是之那黄口小儿一个下马威。”
张祈笙是第三个开始进行讲演的人。
来听讲座的人很多,有不少校外的社会人士。
有几位是京城的国学大师,特意来听听京城大学这些新文化教授都讲些什么。
“此人又是谁?也是新文化的教授?比胡是之还年轻。”
“是京城大学的学生,写白话诗的,竟也粉墨登场了。”
张祈笙还是第一回在京城大学的礼堂上讲演,想着以后这样的机会还能有很多。
张祈笙:“先生们好,同学们好,我叫张祈笙,京城大学学生,同时也是新青年的实习编辑,用张笙的笔名在报纸杂志上写了一些文章。
今天我要讲演的题目是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是识字的核心工具,通过拼音标注帮助快速认读生字,尤其适用于不认识汉字的情况。可通过拼读、多读巩固字音,掌握多音字辨析和错读纠正能力,从而提升自主识字效率。
中文文献检索、工业型号标注、盲文,手语翻译、对外汉语教学等场景。同时,作为国际标准,用于拼写人名、地名及科技术语,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消除语言障碍,推动民族团结与文化融合。
汉语拼音不仅是语言学习的基石,也是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其重要性在教育、交流及国家发展层面。
这大半年的时间,我制作了一套汉语拼音方案。大家请看。”
在黑板上写了好些声母韵母,又给仔细的讲解了下。
台下的人,特别是对注音有兴趣的文科同学非常关注张祈笙所讲的内容。
钱教授已经把张祈笙设计的这一套汉语拼音方案提交给了教育部,想着是不是可以先试试,小范围试试,找个小学。
一连好几天的新文化系列的讲座。
复古大师们也在跟着打擂台,辜宏鸣教授:“陈教授大言不惭,借推崇新文化,埋葬旧文化之名,将国人近代之磨难,归于孔家旧学。
试问,两千年前之孔子何罪于今人哪。”
学生:“辜教授,您学贯中西,难道对孔子之学难用于今日的状况视而不见吗?”
文科教授们都善于辩论和讲演:“孔子教人之方法,如数学家之加减乘除,两千年前是三三得九,今日仍是,不会三三得八。自家不精将题目算错,却怪发明之人,毫无道理。若这也算新文化,那就是瞎扯。”
又到了胡教授的讲演,来听课的女学生和社会一些贵妇人有不少,年轻又是博士,没有老婆,很受京城贵妇的关注。
胡是之教授:“文化总是要革新的。有人讲文言文文雅古朴,而白话文,不必不堪。我们说科举误国,误在八股文言,八股文做的再好,不通新学,便不堪实务。不会做事,只会考试。我们的国家需实务人才,脚踏实地,强健国力。”
“先生,我认为文言文比白话文更简洁。就好像无能为力这句成语所表达的含义不是比白话更简洁吗?”
胡是之教授:“无能为力是四个字,改用白话文三个字就足够,干不了。”
......
几天下来,新旧两派一直辩论。
陈重辅教授:“要振兴国家启发民智,就必须废除旧文化,普及新文化,如此变化国家民族才能新生。
美国,法国,日,俄国。都好,哪个能救中国便学哪一个。”
辜宏鸣教授:“纵观世界,哪个国家统治的精神,不是自己国家和文化所孕育的思想。放眼世界,从更加宏观的视野看人类未来,何谈可笑。”
李寿长教授:“在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已经成功。”
“寿长先生,什么是布尔什维克?”
李寿长先生:“布尔什维克就是多数的意思,什么是多数,是农民,是工人,是千千万万被压迫的劳动人民。同学们,俄国的胜利是布尔什维克的胜利,是庶民的胜利,是无产者的胜利。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最最伟大的第一次。”
......
现在是一七年末。
天津。
天津的一家报社。
“现在武侠小说开始大行其是了,受众十分的多,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我们也该准备一个武侠大长篇才是啊。”
“要用就用好的。武侠小说良莠不齐。看看向哪个作家越高。天津这边谁的小说写的好些。”
“我倒是知道一个。之前买过京城报。京城报上面的文章,有一篇射雕英雄传,写的真是好啊。的相信你们也有看过的。”
“有看过,销售的很好。”
另一位编辑:“我全看完了。我们天风报,就缺少这么一个武侠大长篇。风清扬有着很深的文学功底。射雕这一书,历史人物和虚构人物的揉合,又有了新的发展。虚构人物不再担任小角色,而是可以和历史人物分庭抗礼了。
对创作人物的处置,更加随心所欲,有时甚至可以凌驾于历史人物之上。非常难得。足以证明风清扬对他所写的小说的历史背景,有了更深刻的研究和心得。
在历史和创作的揉合之中,是极度的水乳交融,不著痕迹的。”
“《射雕》最成功之处,是在人物的创造。《射雕》的故事,甚至可以说是平铺直叙的,所有精彩的部分,全来自所创造出来的、活龙活现、无时无刻不在读者眼前跳跃的人物。”
“我们天风报要搞一个武侠长篇的话,我的建议是必须要去见见这个风清扬,跟他约稿。
京城报能一期就能卖出两万多份,足可见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