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w.cc

张祈笙:“卡尔,马先生的《资本论》,认为,在人类历史上,科技的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进入文明时期;由于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使垄断精神生产的剥削阶级分子与承担全部体力劳动的劳动阶级处在根本利益相互对抗的关系之中,人类自此进入阶级社会。阶级社会几千年的发展,不过是剥削阶级对劳动人民剥削的程度以及劳动人民对剥削阶级依附的具体方式的变化。

......

而和平式的协商办法无法从实质上解决阶级间的矛盾。进行多层面的革命,尽一切的可能重新分配社会资源。”

陈大公子却有些抵触:“张笙,你说的是俄国的社会主义。我只是有过些简单的了解,他们可支持暴力革命。我还是觉得互助论才是最好的理论。”

张祈笙:“革命自然是要有牺牲的要留血的。主义不能空谈,究竟是不是一个好的主义,一个好的理论,还需要时间的检验,需要很多的实践去检验。”

倒是寿长先生兴趣高涨,目光炯炯:“布尔什维克。祈笙,真是没想到你也有关注布尔什维克。”

张祈笙:“先生,您知道的,在京城大学的时候我待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也不挑什么书看,俄国的书也有看了不少。”

“是,是,祈笙你是图书馆的常客。”

作为图书馆主任的李寿长先生经常有看到张祈笙在翻书看:“祈笙,你还懂俄文。”

图书馆中的俄文书,翻译成中文的较少,更多的是俄文原版的书,或者是被翻译成了英文版的或者是日文版本的,更多的还是没有经过翻译的俄文原版。

要等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布尔什维克才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解到。

张祈笙有学习能力跟记忆能力,对于学习语言学算是得天独厚的了,因此在京城这两年来,学习了好几门外语,如德语,法语,英语,俄语,日语,因为又有着上辈子看了太多的英文片和岛国片,再加上这两年的刻苦学习,以至于现在英语和日语已经到了精通的程度。

而德语,法语,俄语,只是粗通,能进行较为简单的交流。

张祈笙回复道:“是的,寿长先生,我有学习过俄文。是跟周叔还有周二叔学习了一些。”

迅哥儿精通日文和中文,略通俄文。迅哥儿的弟弟,周二叔,对于俄文的造诣颇深,著名的俄国文学翻译家。

亚东图书馆新青年发行部负责人梦舟先生:“张兄弟,寿长先生,你们来沪还有什么打算。”

张祈笙:“我在上海待个一两天后,就回绍兴老家去。估计待的时间也不长,半个月的时间,然后出发北上回京城,准备京城大学新的学期。”

寿长先生:“我打算利用这个时间好好梳理一下自己的思想,思考一些问题的,我还想到民间去看一看,我想看看真正的中国是什么样子。”

外头进来了一个图书馆的员工:“汪梦舟经理,这是今天的报纸,张埙被赶出京城了,宣统皇帝再度退位,辫帅张埙出逃荷兰使馆,黎园宏引咎辞职,冯帼长代行总筒,段其锐再度入主京城。”

新青年发行部负责人,亚东图书馆老板兼经理汪梦舟:“寿长先生,您可以回京城了。”

寿长先生非常高兴,这是他逃往南方来听到的最好的一个消息:“我就知道张埙他长不了,妄图复辟,倒行逆施,终将只能是自食恶果。

不过暂且也先没回京城,我想去南方的各个乡村到处去看一看。”

张祈笙还是要先回一趟绍兴,已经两年多没回去过了。

张祈笙计算了一下日子,辫子军进城,他在京城的日子有五天,又花了七天的时间到了上海来。宣统小皇帝这一回又当了十二天的皇帝。仅仅只有十二天,这场闹剧就结束了。

汪梦舟经理:“饭菜已经准备好了,酒也温好了。寿长先生,祈笙,上桌,大家边吃边聊。”

京城。

此时的京城一片狼籍。

前两天段大帅的军队和张埙的辫子军在城外打了一夜,最终辫子军惨败。

进步青年学生们都高兴的很:“宣统皇帝退位了!”

铁柱他们几个目前也租住了一处房子,一个大大的单间,每月两块大洋。房间较为宽敞,四个人在一张大炕上一起睡。

铁柱小弟:“张小先生真是厉害,他怎么就知道张埙肯定会败亡的,并且日子说的也准确,说只有十来天,果真才十二天,张勋就灰溜溜地逃了。”

铁柱:“张先生是读书人,书里头的学问大着呢。我读的书不多,只读了两年,简单的认识一些字。”

“三哥,我们手上可还有着四百多大洋。”

张祈笙还在京城的时候的卖了大部分,近千条。

张祈笙离开后,他们四个还卖了四百多大洋。

“张先生真是大本事,短短几天的时间他都入账多少大洋了,之前也有不少的钱,估计也瞧不上这点。刚好我们有四个人,这四百块就我们四个人分了。”

铁柱:“麻子,你说什么呢。钱都是张先生的,不是给你分一百多了吗,还不知足。”

“三哥,我就是这么一说。”

铁柱刚入伙就能当上三当家,有他自个的本事。

四个人找了个饭馆子吃了顿好的,出门的时候,遇到了个之前买了辫子的客人:“可算是等到您几位了,这辫子我不要了,能不能把两块大洋还给我。”

麻子:“买都买了,钱货两清,哪还有退换的道理,不退不换。”

买辫子的:“可皇上都不在了,要这辫子又有什么用。这样,几位,半价,我吃点亏,半价退我就成。辫子还给你们我只要一块大洋。”

麻子脸色一横:“给你脸了是吧,还不快滚。”

土匪的气势一下子就出来了,带着些杀气,直接把他给震住,灰溜溜的离开了。

南方,上海。

在亚东图书馆吃过了饭,就都分开了。

张祈笙在街面上到处逛着,领略下现今上海的风土人情。

现在的上海比京城更加的繁华。

路面特别的平整。

随处可见的洋人。

很多的苦哈哈,仓库,码头,成群结队的搬货工人。

让张祈笙想起来了自己在京城一个仓库扛包的经历,上海的扛包工人更多。纯人工运输货物。

上海的苦力有着好几十万。扛大包更是苦力中的苦力。

准备待一天,明天再出发绍兴。

到了晚上,上海滩更是灯火通明,霓虹灯,夜总会,乐队,舞女。街道上有着各种各样的霓虹灯广告。

不远处有一个洋人跟一位黄包车车夫发生了口角冲突。

黄包车夫:“先生,说好了的三毛钱,您才给我一毛。”

老外:“shit,shit。”

“fuck。”

老外言语粗鄙,动辄谩骂:“粗鄙的人,这么长的距离你要收我三角钱。”

老外中英语混合着用,黄包车司机能听明白大概意思:“可您上车前,咱们就说好了的三角钱。”

老外压根不给,还想动手打人。最终还是没有动手,准备离开。黄包车车夫也不准备要这个钱了,吃下这亏,看样子之前也有吃过类似的亏。

张祈笙上前去拦住了该人,一只手拉住老外的胳膊,让他不能再向前走一步:“哪能不给钱就想离开,黄包车车夫付出了劳动,你就需要给相应的报酬。”

张祈笙听着这老外说的是美式英语,应该是美利坚人:“你凭什么这么欺负人,这里是中国,你来我们的国家欺负我们的国人。

美利坚自诩是一个平等自由的国度,可你,我只从你这儿看到了傲慢无礼,对黄包车车夫的轻蔑。自认为是上等人,可是却连这么必须出的车费也不愿意给。快点给钱。”

张祈笙一只手拉住比他高大不少的老外,老外想要挣脱,可压根挣脱不开。张祈笙的手就像老虎钳子一样死死的扣住他。

黄包车车夫还有些担心,跟张祈笙说道:“谢谢,谢谢先生帮忙。算了,先生,这钱咱不要了。”

张祈笙:“不行,本该是属于你的钱,不管到了哪儿也是我们占理,不能就这么算了。”

此时围观的人还挺多的,基本上都是国人。

稍微了解了下事情经过,都对这个老外谴责了起来。

老外看着眼下的势头不对,另外一点则是自己的胳膊被张祈笙给擒拿住了,虽然不疼,但是他也动弹不得,琢磨了一会儿,决定服软,又拿出了两角钱来:“钱给你,快放开我。”

拿到了钱,张祈笙才放开了老外。

老外离开后,围观的不少人还鼓掌起来,有人说道:“赢了,我们赢了洋人。”

黄包车车夫:“先生,真是谢谢你,才能追回了这两角钱。这样,先生要去哪儿?我送你,不要钱。”

张祈笙坐上了黄包车:“坐车可以,但不要钱可不行,还是要给钱的。大哥,我是第一次来的上海,这周边有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同别处有不同的地方。”

车夫:“那您可问对人了,我在上海好几年的时间,很是熟悉这边,要说好玩的,应该是大世界舞厅了,我虽然没进去过,但知道上海的有钱人都喜欢去这样的地方。

我也在那边拉过不少的客人。听客人有谈话过,一晚上的消费,五六十大洋。就这样玩一两个晚上,可够我买一辆新的黄包车。

先生,我也是这么跟你说说,那地方还是别去的好,太贵了。”

张祈笙:“听你这么一说,我还就想去大世界舞厅瞧瞧,大哥,我们就去那儿。”

“那行,先生坐好了,我再加快些脚力。”

张祈笙:“大哥,这一行好做吗?赚的够养家吗?”

如果黄包车是自己的不是租的,估计能多赚些。

能比扛大包的赚的多些。

毕竟有本钱摆在这儿。

但如果是在车行租的车子,把车份车租一交,是一大笔的收入。

车夫:“混口饭吃。还行,能卖把子力气的话可以养家,我还供我儿子在念小学呢,看先生是文化人,愿意帮咱这样的苦哈哈们说话。希望我儿子长大了,也能像先生这样。”

车夫好像都还挺健谈的:“咱拉车的也有不少规矩,千万不能走在马路中间。有洋人叫车,就要他先上。遇到洋人不给车钱,只好忍气吞声啊。之前也有几次洋人不给钱或者少给钱的,这次多亏了先生,钱才没有少。

还有就是停车,也不能停的太久。不然呐就会没收拍牌照。得拿十几块钱才能赎的回来,我卖下气力,一个月也就赚上个十来块钱。

到了,先生,这儿就是大世界。”

张祈笙把车钱给了他。

这个舞厅确实大气,金碧辉煌。地处法租界,规模大、集风景观赏、游戏娱乐、美食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游乐场。听说大世界的老板耗资近百万大洋建成。

张祈笙的全部身家才两千大洋,其中一千还是前几天卖辫子挣来的,不然就一千多大洋。

听车夫说,一晚上的消费,五六十块。一千多也就够消费半个月的。本来觉着自己已经是富豪了的,如今来上海这么一逛,觉着自个还是不够有钱。

占地1.4万多平方米,内设剧场、电影场、书场、杂耍台、商场、中西餐馆等。

十年后,大世界的老板变成了那个上海滩三大亨之一黄金容。

张祈笙进入了舞厅,一片灯红酒绿。

舞台上有着很多穿着清凉的姑娘们在跳着比较诱人的舞蹈。

舞池中男男女女的互相在跳着舞。

张祈笙找了位子坐了下来,在京城的时候可没有看到过这么牛逼的地方,上海果然更加的时髦。

刚坐下来没一会儿就有服务员拿着单子走了过来:“先生要喝点什么,请先看一下酒单?”

全是用英文写的,好在张祈笙懂外语,不然真会被坑了,最便宜的一杯酒都要三块大洋,最贵的更是高达几百块。让张祈笙愣住了,自己所有的钱就只够买一瓶酒了,上海真是有自己的物价。

张祈笙点了下酒单:“麻烦拿一杯红葡萄酒,这个三块的。”

点了个便宜的,估计有低消,进来了还是买杯酒看下。见识见识这个年代的大酒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