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京城报已经连载四期了,共八万字的内容。
每一期的报纸呢,张祈笙都买了好几份。
如今都拿了出来,让四个室友看看。让他们给点意见,看看射雕又没有搞头,京城报的编辑都觉得不错。张祈笙想看看这京城大学的学生们愿不愿意看。
上辈子的大学生们可有很多很多的武侠迷。
畅意江湖的世界,年轻人有哪个会不喜欢。
吃了自己的鸭子,就得做些事情,每个人都分了几份报纸。
张祈笙:“在武侠小说的那个栏目。一开始在第三版,从第四份报纸开始放在了头版。”
“祈笙,你还写了武侠小说。风清扬是你的笔名?”
张祈笙:“是,这文章便是我的。有没有觉着风清扬这个笔名很是率性洒脱,非常江湖。都看看,看看自个对这小说有没有阅读兴趣欲望。”
提前几十年给弄了出来,也不十分确定能不能行。张祈笙觉着应该是能行的,才发表了四期,京城报就做出了反常的举动,把原本在第三版的武侠栏目直接给放到头版去了。
“武侠小说最近几年大行其是,其中不乏粗制滥造的,不过既然是张兄的文章,不管咸淡如何,我都是要尝尝的。”
“我也看看,祈笙的烤鸭可不能白吃。之前只读过祈笙的白话诗,如今的小说还是第一遭。”
几个室友,一人拿了几份报纸开始看了起来。
张祈笙想看看他们给的反馈。
除了京城大学的学生外,还要另外去找一些人,贩夫走卒也要找几个识字的,让他们看看再给点反馈。
射雕可是有着一百多万字,即便有记忆在,就是纯抄,那也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若是成绩大好,千字两元,张祈笙是不满意的。暂时还算满意,但他知晓射雕是个什么作品,能打的很,应该再提提价。
一般作者的小说稿酬就是千字一元,千字两元。鸳鸯蝴蝶派就相当于言情小说,单价再低一些。武侠小说,单价最低。千字两元算是很不错的了。
京城很牛的小说作家能达到千字五元,像迅哥儿这种还能更多些。
小说稿酬天花板应该是张恨水,千字十几块,一部长篇小说稿酬能赚上万大洋,单价高,产量也高,直接能在京城拿下一座王府来。相当于小说界文学界的梅兰方,赚钱的很。
半个小时后。
四张报纸,八万字的内容,四个室友陆陆续续的有人看完了。
张祈笙:“怎样,觉着怎样?”
金先生的小说可是将武侠推向新的高峰,不仅畅销国内,更火遍整个东南亚。这些作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读者上至大学教授,下至贩夫走卒。看看提前几十年出来,还能不能达到这般高度。
“太好看了,人物众多,情节生动,笔法扎实。当然了,肯定不如红楼梦精致,很是通俗,但挡不住它的确好看。”
“就是太不真实了。很是天马行空。”
“拜托,这是武侠小说。不能指望在小说,尤其是在武侠小说这类充满幻想的作品中寻找太多现实的可能性。”
“好看,爱看。张兄的白话诗无人能出其右,没成想连武侠小说都写的这般好。
华山论剑。东邪西毒,南帝北丐,江南七怪,黑风双煞,黄河四鬼,全真七子,生花妙笔之下英雄奸臣跃然纸上。江南水乡华山绝顶苍茫大漠,爱恨情仇刀光剑影儿女情长,一部九阴真经掀起无数恩怨是非。侠义小说我也看了好些,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武侠小说。”
刚开始的几万字本没有华山论剑。
但张祈笙做了一点点小改动,把华山论剑的少许内容给提前了些。想着最精彩的内容放最前头,或是能吸引到更多的读者。
风清扬这个笔名毕竟没啥名气。
“老赵,说的这么好,是不是有些夸张了。”
“一点都不夸张。我是爱好看侠义小说的,在人物创造与情节安排上老张的小说与其他的截然不同,不同于往常侠义小说一味传奇,将人物作为情节附庸的模式,而是创造了许多个性化的人物。
我尤爱江南七怪中的角色,尤其飞天蝙蝠柯大侠,武功是江南七怪中最高的。眼虽盲但耳极聪,颇有凶恶之态,性烈如火,但仍然不失为一个光明磊落、有情有义的英侠。行事总是尽力,是名副其实的侠义英雄。南山樵子,妙手书生,这取名也太妙了,老张,你这个脑子究竟是怎么长的,太有东西了。”
张祈笙想着看来这个年代的大学生也是会喜欢金先生的武侠小说。
已经再次准备好了十万字的稿子,明日再去京城书社。看看有没有稿费增长的可能,钱是越多越好,今年计划着回绍兴老家,需要再准备一笔足够的钱。
给家里寄了钱,让小弟小妹们都去新式学堂念书,每年也是一笔花销,不多赚点钱可不行。
第二天先是去了酒楼,把好几份报纸都拿出来,故意有些大声地说着:“好,妙,写的真是好啊,好文章。”
一脸说了无数个好字,可算是把旁桌的一个大哥给吸引到了。
张祈笙说道:“真是好文章,看的人心潮澎湃,大哥你也看看。京城报新出的文章。”
直接拿过去给旁边的人看。
另外一桌也送去了一份报纸:“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如此美妙文章若是错过岂不悔恨。”
张祈笙想着的是光是室友给了反馈还不行,要让社会各个阶层都给些反馈,看看喜不喜欢。
“京城报,是射雕英雄传吧。我也看了,此文的确让人欲罢不能,废寝忘食。”
张祈笙没有想到这酒楼中就有看过射雕的。
“巧了,我也看了,没成想还有同道中人。想来刚出场的郭靖便是此书的主角了。”
“我还以为丘处机道长是主角呢。”
张祈笙是真没想到一个酒楼中竟然都有好些人看了小说,还不约而同的热切讨论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