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时代下的大汉第三帝国 第47章 盐工 刘老五

作者:奔跑的佩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15 20:52:59
最新网址:www.biquw.cc

“走,去盐井看看。”

议事结束后,在刘渊的带领下,程大牛、高大叔、庞大叔一行人直奔黄家大院。

黄家大院,两天前的刀兵之祸,直至今日还能在青砖黛瓦上看到些许血迹,几乎烧成白地的天井院到处都是烧焦的梁柱、破碎的瓦砾。

好在刘渊等人及时救火,这才没让黄家大院全部烧毁。

穿过抄手游廊,位于宅院西北角的庞大工坊呈现在众人眼前,碓房、大车房、汲卤筒和灶房等设施一应俱全。

“好大的井架。”程大牛眼睛瞪得圆圆的,很是不可置信。

六脚木质井架高八丈,井口装置为“盆”结构,是一个庞然大物,常人难以想象。

“见过东家!”

赤裸着上半身,瘦骨嶙峋的盐工纷纷上前行礼,一个个态度很是拘谨,不敢抬起头来,微微颤抖的肩膀述说着他们的不安。

盐工,最苦莫过于盐工,整年整月都生活在盐井、盐灶的旁边,日夜不休。

“不用多礼。”

抬手示意他们起来,刘渊微微一笑,接着问道:“你们的工钱是多少?一天劳作多长时间?”

黄家的三口盐井落在刘渊手里,不能荒废,井盐工坊也要开办起来,眼前这群盐工就是第一批工人,他需要了解具体情况。

众多盐工面面相觑,半晌后,其中年纪最大的张老四抿了抿干涩的嘴唇,回应道:“东家。”

“黄家给我们的工钱是一个月一两五钱银子,至于劳作时间,除了睡觉、吃饭外,其余时间都要推大车,熬煮卤水。”

在黄扒皮的监督下,众多盐工比牛马还牛马,几乎没有任何休息时间,就连生病也要工作,除非要死了。

盐井建好后,短短二十多年,盐工换了五批,每隔四年重新换一批来自外省的盐工,至于之前的盐工,后山乱葬岗就是他们的归宿。

盐工成了消耗品,成了黄家的红利。

咬咬牙,张老四硬着头皮上前,佝偻着身子,态度很是卑微,小声说道:“东家,能不能买几头牛?不多,三四头就行。”

有了牛,他们也能喘口气,歇歇脚。

粗略看了一下盐井,刘渊抚摸着直径达两丈的大车,“三头牛太少,买十六头牛,从今以后,就用畜力代替人力。”

大车是井盐生产中的核心动力装置,主要用于通过缠绕篾绳,升降汲卤筒以提取地下卤水。

从千米深的地下提取卤水,推动大车至少需要十几人,他们干着本属于牛,或驴的工作,一刻也不得空闲。

“东家,你是好人。”

“以后,我一定好好干。”

张老四扑通一下跪倒在地上,胡子拉碴、满是褶皱的脸颊上全是感激之情。

熬煮卤水还不算什么,勉强能够坚持下来,推大车可就要了老命,许多盐工都是活活累死的,也许下一个就是张老四。

他还年轻,只有二十五岁,还想回家看看,不想死。

“啵!”

拿起腰间的黄皮葫芦,拔出木塞,刘渊喝了一口酒,不紧不慢道:“一两五钱的工钱有些低,涨一倍,以后三两银子一个月。”

“劳作时间也要改,每天固定时间,劳作四个时辰即可。”

想要马儿跑,就要马儿吃草。

拼命压榨手下人,是最下乘的方法,给出相应的利益,让他们自己动起来,调动积极性,这个刘渊还是知道的。

“大慈大悲的东家,定是神灵派来解救我们的。”

“东家是好人,还好黄扒皮死了,不然哪有我们的好日子。”

听到这个好消息,盐工们愣住了,回过神来的他们接连跪下,麻木不仁的眼睛里第一次有了希望,心里有了一团火。

对刘渊的感激之情,恍若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大虎,你过来。”

招了招手,刘渊面色严肃道:“今后这个井盐工坊,就由五叔掌管生产,一个月给他二十两银子,你回去告诉他,让他好好干。”

盐是生活的必需品,也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

有了三口盐井,刘渊也就有了下金蛋的母鸡,这个至关重要的位置,交给外人,他不放心。

“主公,我爹只是一个小老百姓,大字不识一个,恐怕管不好工坊?”

太阳穴凸起,身形壮硕不少的大虎上前一步,挠着脑袋,心里很是为难,生怕老爹出了差错,耽误刘渊的大事。

“没关系,不会可以学。”摆摆手,刘渊毫不在意。

势力组建初期,才华比不上忠心,刘渊也愿意给身边人成长的机会。

汉高祖刘邦的功臣团队大部分来自沛县,洪武大帝朱元璋手下的大将全部来自淮西,一个个锻炼出来,不就成了将才、奇才?

从古至今,乡党、族人才是最可靠的。

在龙口坪,刘老五一家跟刘渊没出五服,两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关系很是紧密,他要是造反,刘老五一家也得跟着。

日上正中,刘老五家。

“也不知道大虎怎么样了?有没有受伤?”

五婶端着大瓷碗,眼神呆愣愣地望着门口方向,碗里香喷喷的大米饭索然无味。

自从刘老五将大虎托付给刘渊,刘家的日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好起来,加上半个月前击退土匪,身受重创的刘老五得了一笔银子。

刘家也能吃上大米饭,隔三岔五还能吃到肉。

“不用担心,跟着渊哥儿,会有什么事?”

“受伤了,也有符水,死不了。”

说是这样说,门槛上,刘老五吧嗒着手中的旱烟,烟雾缭绕下,眼中透露着无尽的担忧。

只是身为一家之主,家里的顶梁柱,刘老五不能表现出来。

“对对,有符水就没事,老头子上次肚子都破了,一碗符水下去,还不是活下来!”

谈到符水,五婶放心不少,“也不知道渊哥儿从哪个寺庙求来的符水,可得好好拜拜,奉上香火,酬谢神灵。”

“爹、娘,我回来啦!”大虎的声音从院外传来。

一盏茶后。

“什么?渊哥儿让我当工坊管事的?一个月二十两银子?”

“渊哥儿大气,是个干大事的。”

吧嗒着手中的旱烟,刘老五心中美滋滋的,腰杆儿直了不少。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