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凛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换了一身寻常百姓的布衣,独自一人备了马,便朝着卧龙谷的方向疾驰而去。
卧龙谷内异常清幽,人迹罕至,只有潺潺的溪水在山石间流淌。
行到山谷深处,果然看见一间简陋的茅草庐舍。
庐前有一方碧绿的潭水,一位头发胡子全都雪白的老者,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正手持钓竿,在潭边悠然垂钓。
对于江凛的到来,他连头也未抬,仿佛根本没有察觉。
江凛翻身下马,缓步走到老者身后,深深一揖,语气恭敬:“晚辈江凛,见过老丈。”
那老者依旧纹丝不动,声音平淡得没有一丝波澜:“老朽不过是个山野村夫,可当不起太子殿下这般大礼。”
江凛背心骤然一紧,此人果然认得他!
“老丈认得晚辈?”
“北疆城里闹出那么大的阵仗,想装作不知道,也难。”
老者还是盯着水面上的浮漂,语气淡淡。
“晚辈今日冒昧前来,是想恳请老丈出山,助我大夏一臂之力,共渡眼下这滔天危难!”
江凛不再兜圈子,直接挑明了来意。
老者这才终于有了些微的动静,他缓缓转过头,露出一张布满岁月刻痕、却依稀能看出当年英武轮廓的脸庞。
他上下端详了江凛片刻,又慢慢将头转了回去:“太子殿下恐怕是找错人了。”
“老朽如今只是个钓鱼的老头子,哪里还谈得上什么出山辅佐。”
“秦韬大元帅!”
江凛的声音陡然加重了几分,“如今大夏的处境,已是危如累卵!”
“胥、燕两国的虎狼之师兵临城下,沪城已经失守,盐城虽然暂时退敌,但也是朝不保夕!”
“倘若北疆再破,国将不国!到那时,这满目的青山绿水,恐怕都要化为一片焦土,我大夏万千黎民百姓,都将任人宰割,沦为鱼肉!”
他说话的同时,已在暗中悄然催动了【魅魔·刘备】的点将卡。
一股难以察觉的仁义感召之力,无声无息地向着秦韬弥漫开去。
秦韬握着钓竿的那只手,几不可查地紧了一紧,斗笠的阴影下,他的身形似乎也僵硬了片刻。
江凛继续说道:“晚辈知道,元帅与父皇之间,或许有些尚未解开的旧怨。”
“但国难当头,个人的恩怨情仇,又岂能凌驾于家国存亡的大义之上?”
“父皇龙体抱恙,如今朝政暂由我代理。我江凛今日可在此立下重誓,只要元帅肯再度出山,晚辈必以国士之礼相待!”
“他日若能收复失地,重振我大夏声威,元帅当居首功!”
“这天下,这江山,总要有人挺身而出,一肩扛起!”
“元帅您一生戎马,战功赫赫,难道真能忍心,眼睁睁看着我大夏一步步滑向灭亡的深渊,而无动于衷吗?”
茅庐前,寂静无声,只有风吹过竹林的沙沙声,和溪水流淌的哗哗声。
潭水中的那个小小的浮漂,忽然轻轻地晃动了几下。
秦韬久久没有言语,整个人如同一块磐石,握着钓竿的手指骨节泛白。
宽大的斗笠,严严实实遮住了他脸上的神情。
许久,一声轻微的叹息从他胸腔深处溢出,几不可闻。
“太子殿下…请回吧。”
江凛心头一沉,刚想开口再劝,那老者却慢慢放下了钓竿。
“老朽这把骨头,还能动弹几年。”
“便陪太子殿下,疯这一回!”
话音刚落,秦韬猛地站起身。
刹那间,垂钓老翁的悠闲荡然无存,一股久经沙场的铁血威严扑面而来。
他没回茅庐,只一抖蓑衣,身形凭空拔高了几分。
“殿下稍待。”
秦韬大步走向茅庐。
片刻,庐门再开,走出来的人,已不再是那个垂钓的老翁。
一身尘封的玄铁甲胄穿在身上,虽有年头,依旧闪着慑人寒芒。
腰间悬着一柄阔刃长刀,刀鞘古朴,煞气逼人。
花白的头发用一根简单的布带束在脑后,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庞此刻棱角分明,不怒自威,透着一股慑人的锋芒。
他牵过江凛备下的马,翻身而上,动作利落,全无老态。
“走吧,太子殿下,莫让宵小等急了。”
声音沉稳,带着金属般的质感,卧龙谷的空气都为之一凝。
翌日,北疆城,承明殿。
文武百官刚列班站定,太子江凛身侧,多了一位身披重甲的老将军,气势迫人。
不少老臣见到此人,面露惊愕,更有几人低声议论,已然认出了他的身份。
江凛等众人安静下来,朗声道:“今日向诸位引荐一人。”
他侧过身,对那老将微微颔首:“这位,便是我大夏昔日的兵马大元帅,秦韬!”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秦韬之名,年轻官员或许陌生,但经历过先帝开国时期的老臣,无不如雷贯耳!
“我意已决!”
江凛声音斩钉截铁,不给任何人质疑的机会。
“自今日起,重封秦韬为兵马大元帅,总领全国兵马,即刻启程,赶赴盐城,主持防务!”
秦韬上前一步,声如洪钟:“老臣秦韬,领旨!”
没有半句废话,唯有那份泰山压顶的沉稳。
江凛心中一喜,【魅魔·刘备】的仁义感召,配合自己的言辞,果然奇效。
【叮:大夏军民重拾信心,名将归位,战意值 3000!】
【当前拥有战意值:3000】
这简直是白捡了一位定海神针!
秦韬领命,不在北疆城多留,当日便快马加鞭,直奔盐城。
很快,老元帅秦韬重掌兵权,坐镇盐城的消息,如旋风般迅速传遍军中。
一时间,前往盐城的道路上,兵士络绎不绝。
有沪城溃败后被打散的老兵,有听闻秦韬大元帅威名、心向往之的青壮,更有不少解甲归田的宿将,也重新披上战甲,自发来投。
短短数日,盐城守军不减反增,士气如虹。
秦韬的到来,给盐城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他整肃军纪,调兵遣将,布防调度,井井有条,浮动的军心迅速安定。
胥、燕联军数次试探进攻,都在秦韬沉稳老辣的指挥下无功而返,碰了一鼻子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