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在转移话题!”
宇文昭仪训斥道。
“娘,儿没有转移话题,此事事关重大的。”
李元嘉辩解道。
“事关重大?汝又要卷进政斗之中?某与你说过数次,宇文家身份特殊,要远离权力漩涡,你为何非是不听?”
宇文昭仪的警告声,又提高几分。
“娘,某只想做点小生意赚钱。”
“汝的食邑月俸还不够?钱财为身外之物,足之即可,贪心则生事。”
唐制,亲王食实封八百户有至一千户,公主三百户有至六百户,长公主六百户。
这是什么概念呢?
拿李元嘉来说,他为亲王食实封八百户,也就是这八百户的租庸调,无需上交朝廷,只供养李元嘉一人。
《武德律》规定,每个成年男丁每年向国家缴纳税粟二石或米一石二斗,是为租。每男丁一年服役二十日,若不服役,每日交三尺绢,是为庸。调则随乡士所产,绫、绢、粗绸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
以上所有东西换算成米,每年每丁缴纳的租庸调约十五石米。
食实封所挑选的封户,至少都是三丁以上,按最低标准三丁来算。
三【每户丁数】×十五【折算米数】×八百【食实封户数】=三万六千石。
李元嘉一个人食实封,足够五千多青壮吃一整年。
唐制规定,若有食实封,那么粶米和职田便不予发放。
但是,朝廷会供给亲王伙食,每天细白米两升、粳米高粱米各十五升、面粉一升、油五升、盐一升五斗、醋两升、蜜三合、粟十升、梨七颗、苏一盒、干枣一升、木橦十根,木炭十斤。
每月羊二十只,猪肉六十斤,长度在一尺以上的大鱼三十条,酒九十升。
除李元嘉外,还有弟弟李灵夔,母宇文昭仪【正二品】,都有俸禄。
他们家一点都不缺钱,更不缺吃穿用度。
“娘,某说的大事是造福百姓,寡人为李唐亲王享天下之养,怎能不担天下之责?”
李元嘉认真道。
他三观很正,不耻于吃白食,再者大唐面临国库空虚,算是由他间接造成的,他得负这个责任。
没能力也就混吃等死了,关键他还有能力。
那么,就得把突厥抢走的金银玉帛,再赚回来,甚至要赚的更多。
宇文昭仪看着小脸认真的儿子,一时间也无言可对。
真不该把他生得这般聪明!
这要是真…那可是要命的!
“女弟,儿大不由娘,且听瑞奴如何说。”
宇文士及劝道。
“娘,您且放宽心,某不会做傻事的。舅父咱家有商队没?”
“有的,北上去突厥,走河西走廊去西域,顺运河南下去江东,共三条商线。”
“甚好甚好,咱们暂且和突厥做生意,去西域得以后再说。”
西域诸国,也就是那些二道贩子,确实有钱,甚至可以说富的流油。
关中有两条路进入河西走廊。
其一:由长安出发,到达西北方向的固原,然后沿清水河谷到达中卫,走腾格里沙漠南缘到达武威,至此便踏入河西走廊。
这条路没什么高山险阻,但腾格里沙漠环境非常恶劣,沙丘移动频繁,极易造成商队迷路,且途中无水源补给。
其二:依旧由长安出发,西去秦州经兰州,沿庄浪河谷北上,翻越乌梢岭到达武威。
乌梢岭高达三千余米,但这条路线更短且沿途水源充沛,为商队首选。
如此恶劣的路况,注定无法运送大宗商品,所谓百里不运草,千里不运粮便是这个道理,陆路运输有它的局限性。
一匹双峰骆驼载重约一至二石,每天走四十至六十里,商队想盈利,只能运输奢侈品,比如香料、丝绸、金制品、珍贵的皮毛。
李元嘉针对突厥弄的拳头产品,还是要走量的。
“瑞奴,汝想通过商队往突厥运送何物?布匹还是粮食?”
宇文士及问道。
“都不是,舅父,等过段时间某弄出来,你便知道了。”
李元嘉道。
“既是造福百姓之物,为何故弄玄虚?”
宇文昭仪嗔怪道。
“非是故弄玄虚,得须时日才弄得出来啊娘。”
“也罢也罢。沐浴更衣吧,晚上的庆功宴,别误了时辰。”
“然也然也。”
……
傍晚。
渭水之战,唐廷逆转国运,李渊大喜设宴于两仪殿。
除李元嘉、李建成、李靖、李艺、宇文士及、冯立、薛万彻等功臣以外,当朝三品以上大臣全部到场。
唐朝实行分餐制,大殿两侧已摆好数十张食案。
菜品有:炙羊肉、白龙臛【治鳜肉】、仙人脔【乳沦鸡】、小天酥【鹿鸡糁拌】、卯羹【纯兔】等等。
主食有:曼陀样夹饼、单笼金乳酥、贵妃红【加味红酥】等等。
果蔬有:葡萄、荔枝、萝卜、芋头、醋芹等等。
乐工奏乐歌者献唱,舞伎正在跳柘枝舞。
气氛好不热闹。
李元嘉和宇文士及来时,不少臣公已经就座,正在畅聊着什么。
不时有笑声回荡于华烛璀璨的高敞大殿。
“大兄!”
李元嘉颠儿颠儿的跑过去,跽坐在李建成下手边的空位。
光禄寺已安排好座次,两仪殿左边首位是太子李建成,次之李元嘉,次之李艺、次之李纲,次之宇文士及,次之李靖,次之冯立等。
右边首位李元吉,次之裴寂,次之豆卢宽,次之封德彝,次之赵恭仁,次之唐俭,次之窦诞,次之段纶,次之郑元璹等。
六位总管皆带创赴宴,毕竟是给自己庆功嘛,而且这样的机会可不多,有些臣子一辈子都没机会同陛下共宴。
所以,哪怕只剩最后一口气也得来。
“哼!”
李建成冷哼一声,不予理会。
去寻你阿耶呀,唤大兄做什么?
“唉呀大兄,莫闹气啊,之前迎合阿耶还不是为了你。”
李元嘉哄道。
“某知你最擅诡辩!莫与孤套近乎!”
李建成沉声道。
李元嘉撇撇嘴,快四十的老傲娇,还真难哄啊。
“唉呀,好心当成了驴肝肺。某若不在阿耶身边吹耳边风,冯立和薛万彻还能封侯?怕是被某太子连累的下大狱还差不多。”
李元嘉小声蛐蛐道。
李建成立马靠过来,质问道:“汝怎知冯总管和薛总管都封侯了?李总管呢?封的什么侯?有无食实封?其它赏赐如何?将士们的封赏定下来了?”
此事对李建成很重要,首先冯薛李三员战将是他的绝对亲信,此番立下如此大功,若因是东宫臣子而短了封赏,他不好交代,以后又怎么带队伍?
然后便是众将士的功劳,是他当众宣布的上阵下获,这要是被陛下否了,太子威严何在?
李渊也不是没干过赏罚不明之事,有前科的。
“弟当然知道了。某先迎合陛下,然后让大兄出去,不就是想探探口风嘛。”
“有些道理,你先回答某的问题。”
“唉呀,食案上怎得就一串葡萄啊?某最爱吃葡萄啦。”
李元嘉嘀咕道。
李建成翻了个白眼,将自己食案上的葡萄递去。
“孤再叫人送来。”
“足之足之,害得是大兄向着某。冯总管授太子左卫率,封忠勇侯,食实封一百户,赐护军,赏绢一千段,黄金十斤。薛总管授太子右卫率,封勇武侯,食实封一百户,赐护军,赏绢一千段,黄金十斤。李总管为烈武侯,其他赏赐相同。”
李元嘉拿起一颗葡萄放入口中,恩,甚甜!
“好!甚好!”
李建成激动的握紧双拳,眼中尽是精光。
两人交谈时,刻意压低声音的,但还是被宇文士及、李艺、李靖等人听个大概。
好像是说封赏之事啊!
李靖比较矜持,宇文士及也不着急问,但李艺冯立薛万彻等人可就坐不住了。
这就好像公司开年会,等待领奖的员工,都会激动焦虑,到底是个什么奖呢?进步奖,优秀奖,还是卓越奖。
这时,有个董事长的亲信,微微透露出点风声,那么好,定会被团团围住,有人套近乎有人旁敲侧击。
这不,李艺冯立薛万彻几人,已经端着葡萄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