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w.cc

突厥大利城距并州治所晋阳两百里,快马一日可达。

“吁!”

傍晚时分,李元嘉同宇文士及来至晋阳城下。

此城于李唐意义非凡。

西有吕梁山,东有太行山。汾河、漳河、沁河等自两侧群山之中穿过,冲击出的适合农耕的汾河谷地,

晋阳城横亘于两侧群山之间,突厥骑兵想由此南下,必须经过此城,由于地势原因,守城军能远远望见南下的突厥骑兵,有充足时间布置城防。

此外,并州还是李唐的钱袋子,全国共九十余炉铸钱炉,仅并州一地便有三十六炉,李元吉三炉,李世民三炉,绛州独占三十炉。

除以上几点,晋阳还是李唐龙兴之地,李渊在此起兵,推翻暴隋问鼎天下!

李元嘉与宇文士及下马后,被晋阳城门卒拦下。

“公验拿来勘合!”

公验即过所,也可以说是介绍信,古代百姓需要承担租庸调,通常不许离开自己的责任田,一旦离去便有可能成为浮逃户。

若有事远行,须去地方户曹申请过所牒。

宇文士及将检校侍中的鱼符拿与门卒勘合。

两个门卒瞅瞅正面,又瞅瞅背面,赶紧将鱼符归还复又行礼问安。

当朝正三品大员,门下省最高行政长官,哪是他们得罪起的。

二人在门卒目送下,快马来至行军总管衙署,从阍房处得知,李世绩于几日前入京了。

衙署内只有李世绩家臣,正在收拾东西,准备明日启程入京。

“瑞奴,应是人事调动,可寻懋功家臣询问一二。”

宇文士及道。

“可!”

李元嘉道。

六月初四,大兴宫发生那么大的事,李渊若不进行人事调动才奇怪。

李世绩轻装快马入京,留下张罗管事的家臣名曰张四郎。

李元嘉从其口中得知,他离开大唐这二十几日,李渊共发布九道敕书。

其一:换掉潼关守将,检校兵部尚书李神符兼任华州都督。岐州刺史柴绍徙华州刺史,镇守潼关。

其二:任城王李道宗授灵州都督,灵州道行军总管李靖赴京奏事。

其三:徙高平王李道立并州道行军总管。原并州道行军总管曹国公右武侯大将军,左监门大将军李世绩授利州都督。

其四:原利州都督李孝常徙晋州都督。原扬州都督府长史武士彟累授工部尚书,检校晋州刺史。原晋州都督李安远赴京奏事。

其五:敕令萧瑀,陈书达,岑文本安抚东南各地。

其六:敕令魏征宣慰山东、河北。

其七:废东宫长林兵及齐王私兵。

其八:秦王妃长孙氏及其子女由宏义宫迁至承乾殿。

其九:高士廉、秦琼、张公瑾、李君羡、房玄龄、杜如晦、褚遂良等黜官削爵,下狱。

九道敕令未提及秦王谋反一事,且秦王所有爵位官职未动。

由此可见,李渊已经给“玄武门之变”定性为李家家事。

孩子们不听话,但还是咱老李的孩子,秦王、太子、齐王还是秦王、太子、齐王。

只不过,为防止火并之事再起,太子与齐王府的非法武装裁撤,秦王府武装下狱。

当然,后面一定会找由头放出来,就看他们是否对陛下表忠心了。

大兴宫的事,李元嘉没太上心,李渊还没糊涂,知道要将影响降到最低。

李元嘉更关心各州府间的人事调动。

李靖与李世绩,初唐时期的帝国双壁,前者被调回长安,后者从北塞并州调至蜀地利州。

由此可见,李渊并不信任二人。

原晋州都督李安远,虽不是元从功臣,但晋阳起兵时便跟随李世民,授任右翊卫统军、正平县公,后随军打败屈突通,为李二铁杆。

“玄武门之变”前,李二将其调任晋州都督,绛州等地皆归他节制,目的很明确,就是替李二守住那三十炉钱袋子。

如今,李渊罢晋州都督李安远,并徙宗室李孝常为晋州都督,死忠武士彟为检校晋州刺史,目的也是如此,守住李唐的钱袋子。

防御突厥的西北线灵州,军事统帅也由李唐宗室李道宗担任。

几道敕书中,最重要的便是华州,关中的东大门,距离长安仅一百三十里,骑兵一日可达,若潼关被破则关中不保。

安史之乱时,哥舒翰镇守潼关,叛军屡攻潼关而不破,且河北方向叛军势头受阻,唐玄宗误判局势急于求成,敕令哥舒翰出潼关歼灭崔乾祐所部。

最终,哥舒翰于关外大败,潼关沦陷。

收到消息的唐玄宗,都没来得及通知文武百官,仅携杨贵妃姐妹、皇亲近臣及数千禁军,自禁苑延秋门出逃入蜀。

由此可见,潼关对长安城的重要性。

李渊调宗室襄邑郡王李神符,驸马都尉柴绍镇守潼关,防备洛阳的意图非常明显。

陕东道大行台李世民是北遁了,但屈突通失踪,秦王府幕僚张亮以及诸多秦王府班底都在洛阳,这就是一颗定时炸弹。

而这颗定时炸弹,李渊还拆不得,一旦动陕东道,益州道要不要动?凉州要不要动?

恐怕李渊刚动,各地就得反。

故而,现在只能用权宜之计,扼守住洛阳西入长安的两条交通要道,华州的潼关,河东的蒲坂。

而后再徐徐图之。

至于安抚山东、河北、东南诸地便是常规操作。

京师有变,李渊再怎么大事化小降低影响,消息也会快速传遍全国,各地州府必定人心浮动,有些自命清高之人就会钻空子。

李元嘉对李渊的应急处理,还算认同。

美中不足的是,李神符、李孝常等宗室的能力属实不怎么样。

唯一能称得上名将的,只有李道宗一人。

但话又说回来,李渊手里真没牌可用,有能力的不够忠心,够忠心的又能力不足,要不怎么说必须得和二儿子做交易呢。

“瑞奴,要不要在晋阳歇息下?”

宇文士及道。

“歇息一晚吧舅父,既然知道长安的情况,那咱们便直接去泾阳。”

李元嘉道。

突厥走泾州线,定会和原时空相同,兵不血刃的来到渭水北岸,这里便是李渊、李世民、颉利、义成公主的命运转折地。

李元嘉的目的很明确,守住长安和大唐,至于这个皇位是李渊继续坐,还是李世民坐,甚至李建成坐,他都能接受。

……

晋阳城外,数十骑突厥兵勒紧缰绳。

而一位骑着白马的少女,却还在疾驰。

“驾!”

两百里路尘,一天未下马,一天米粒未进。

袴褶脏了,妆儿花了,簪子跑没了,耳环也丢了一只。

勒着缰绳的小手生疼,屁股都是麻木的。

她就想寻一个答案。

汝,为何戏儿家?!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