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18:我在神罗当皇帝 第7章 耶稣会

作者:DL.鸿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15 07:40:53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帕兹曼尼走出宫门时,夜色已深,城堡高墙在月光下拉出短而宽的阴影。

身后的随从识趣地与他拉开距离,不敢出声打扰。

一路穿过长廊,他没有说一句话,直到回到普雷斯堡城堡北侧的总主教府,关上门,等周围彻底安静下来后,他才表现出了自己方才压抑住的情感。

他站在窗边,注视着普雷斯堡深夜的灯火,嘴角忽然扬起一丝隐秘的笑意。

这并非喜悦,更像一种预谋得手后的释然——或者说,是一位老牌教士终于确认了自己的布局已经完成。

他当然不是第一次在政治中做这种表情管理。

他当然也知道,自己在刚才那场会议上显得过于激动,甚至一度言语失礼、挑战了皇储的威严。

但是,那不是意外,更不是情绪失控。

那是他的手段,一场有准备的、带着目的的“表演”。

从一开始,他就知道克莱斯尔必定会借着“神启”做文章。

那位枢机主教嘴上讲和平、讲秩序、讲理性,但骨子里最警惕的,始终是他帕兹曼尼——这个在罗马眼中立场强硬、手段激进、与皇储关系过于密切的“激进派代表”。

要知道,相较于耶稣会,罗马教廷反而是比较保守的那个。

事实上,罗马教廷在第二次掷出窗外事件发生后,甚至希望帝国保持宗教和平,不要彻底点燃战火。

虽然罗马那边还没来得及发话,甚至这件事还没传到他们手里,但帕兹曼尼心里却早已有数——他们大概率不会支持任何激进回应。

因为过去每一次涉及帝国内部宗教冲突的风波,罗马的第一反应从来不是介入,而是拖延观察。

对教廷而言,稳定本身就比纯粹的信仰更重要。

克莱斯尔始终不信斐迪南的“神启”,这一点,帕兹曼尼早已看穿。

他甚至猜得到,克莱斯尔可能已经将相关消息秘密递往罗马,等着教廷出面干预,或以调查名义牵制皇储的声势。

那么,就必须让他相信一件事:

——帕兹曼尼,已经开始怀疑斐迪南了。

这才是今晚表演的全部目的。

而他看似失态的那句“这也是天主在梦中教你的吗?”,就是那颗诱饵。

克莱斯尔那一瞬间的停顿与微表情,让帕兹曼尼知道,大鱼,已经咬钩了。

他相信,克莱斯尔此刻一定在琢磨:

皇储与帕兹曼尼的亲密关系是否已经出现裂痕?

这场“神启”是否让两人之间的信任动摇?

而如果此刻他能迅速将这些“变化”反馈给罗马,是不是可以让教廷坚定地反对全面战争?

正是这种“好像已经获胜”的喜悦心理,使克莱斯尔在不知不觉中放松了警惕。

但这些,全都是他亲手布下的局。

从一开始,他便没有打算阻止斐迪南发布那份“告谕”。

甚至,他暗中促成了斐迪南向克莱斯尔示弱的姿态——因为他清楚,要想让这个老狐狸真正相信他们出现裂痕,就必须演得像真的一样。

他在赌,赌斐迪南的政治手腕已经老成到能够看出来他的意图,赌斐迪南能够第一时间配合他一起演这场“双簧戏”。

不过,从结果上来看,斐迪南配合得很好,甚至比他预期中更冷静。

“对不起了,枢机主教阁下,”帕兹曼尼低声喃喃,“今晚这出戏,确实是为你演的。”

他知道克莱斯尔自诩为现实派,最害怕的就是皇储与耶稣会彻底联手,“天高教皇远”,对教廷的建议阳奉阴违。

而若是让他看到斐迪南与帕兹曼尼之间“理念不合”、“私下交恶”的迹象,他就会误判当前局势,甚至主动求助于罗马以居中协调的姿态介入局势。

这正中帕兹曼尼的下怀。

不出意外的话,克莱斯尔明天一早就会将会议纪要连同斐迪南的梦境抄件一并送往罗马。

或许他还会加几句“旁观者的判断”,比如“帕兹曼尼对此表达不满”或“内部意见并不统一”之类的“旁证”。

而他正需要这些“旁证”。

一旦罗马收到这份真真假假的信件,他们自然会加强介入。

无论态度如何,这都代表着局势升级。

更不用说,如果到时候维也纳和罗马之间寻求和平和妥协,肯定需要一个替罪羊,给双方一个体面的结束。

而他,克莱斯尔,作为红衣主教,教宗的直属下司,第一个向教廷报信的人,便会被推到台前顶罪。

这正是他设计这场“假裂痕”的真正用意。

给克莱斯尔,设下一个难破的局。

大概复了一下盘后,帕兹曼尼便从桌子底下拿出了一张羊皮纸,动笔写下一封信。

这封信是写给拉摩尔梅尼神父的——耶稣会驻因斯布鲁克的负责人,也是帕兹曼尼最信得过的同袍之一。

信中,他简要叙述了今夜与皇储及克莱斯尔的密谈过程,重点强调了:他在会议上刻意制造了与斐迪南之间的“裂痕”,以此引导克莱斯尔产生误判,并借助他之手将斐迪南的“神启”间接送往罗马。

他还特别提到,斐迪南如今虽然表面上仍维持克制,但实际在思维方式上已有显著转变——不再拘泥于纯粹的信仰冲突,而是在主动筹划如何借“神启”确立政治正当性。

最后,他提出建议:在罗马尚未形成统一回应前,耶稣会应尽快在南德意志地区、波希米亚、奥地利内部加强神职渗透,提前布局宣传口径,并做好局势全面升温的准备。

写完后,帕兹曼尼将信件收起,封进专用信函袋中,交由一名早已等候在门外的侍从:“我现在交给你一个任务,将这封信亲手送给拉摩尔梅尼神父,越早越好。”

“这封誊抄本,送到克莱斯尔手上。”

侍从接过那两封信,点头离开。

当然,帕兹曼尼不会把今晚真正的分析送给教廷,他只会给他们看他们“想看到”的那部分。

真正的棋盘,永远不会摆在台面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