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w.cc

和老米歇尔怎么互诉父子之情自是不必多说。

李维第二天就接到了要求自己立刻前往法伦丹国防军参谋总部报道的命令。

一起来的还有一辆前来接他的军车。

军衔到了上尉这个级别,按理来说他手下应该有几个士兵,配辆车也没什么,但因为职位模糊不清,军衔火箭蹿升的缘故,这些事情只能容后再议。

当天早上,李维就踏入了法伦丹国防军总参谋部,并被通知,向陆军中将约瑟普·加利埃尼,国防军总参谋长报道——

“加利埃尼将军!李维·古尔梅隆向您致敬!”

坐在办公桌后的将军,鹰隼般的犀利的眼神扫过李维,这才用略微有些古怪的语气说:“李维·古尔梅隆,我在报纸上见过你,并且,很欣赏你作为法伦丹军人所做出的贡献,但今天找你过来的理由是,一位大人物,向我举荐了你。有什么头绪吗?”

李维挑了挑眉毛,心知是保密局发力了。

“没有,将军!”他大声回答。

作为挂职的编外人员,他领着保密局的津贴,但不能到处说自己是保密局的。

约瑟普·加利埃尼对他的屁话不置可否,淡淡道:“我不知道你是从哪里巴结了这样的大人物,连我也无法拒绝你这个上尉,但你给我听好了,参谋部不是混日子的地方,如果是想着逃避战场,那就打错算盘了,我们总参谋部,将跟随皇帝陛下战斗到最后一刻。”

说到最后,这位有些上了年纪,却依旧贯彻着骑士般忠诚的老将军,露出一个森然的微笑。

“不,将军,我只是觉得能在后方发挥我的才能。”李维昂首回答道。

“才能?”

“是的,将军,我认为国防军如今的武器搭配,以及战术有很大的问题!”

约瑟普·加利埃尼眼睛微微一眯,似是抓住了某种灵光:“说下去!”

“是,将军。”

李维打开公文包,将战场上所见所闻,以及用后世眼光精心编写的计划书递了上去,然后口若悬河般介绍起来。

“首先是子弹口径应该通用,我们使用的步枪口径是8*45mmr,到了机枪上,却是8mm,更奇怪的是,这两种口径来自同一家公司,将军,您是一个出色的后勤官,应该知道统一口径的子弹,既能让士兵在战场上更灵活,对后勤的压力也更小。

“炮弹也应该通用!炮火口径五花八门,从来没有统一标准,这不是一个成熟的军队应该出现的情况,战场上不应有任何一门火炮因为口径不符合,以及补给问题停下轰鸣,这对军队来说是致命的失误!我认为陆军的通用支援型炮火应该以88,100毫米大炮为主。这个口径还可用于防空高射炮,当然还有个好处,小口径火炮方便转移,只需要一辆汽车,甚至一只骡子,都能拖着这种大炮走,而我们要做的,只是大规模列装,火力问题就能得到解决。我们不能太依赖以太武装,不是吗?

“然后,应该装备少量大口径火炮,用来弥补100mm支援火炮射程不足的问题,比如208mm,也就是海军舰炮口径,我认为海军舰炮和陆军支援火炮应该做到通用,并且,帝国不益再建造208毫米以上口径的火炮,这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

加利埃尼将军沉默地听着,忽然道:“为什么?战列舰主炮甚至能达到恐怖的400mm,你的意思是,我们法伦丹,不再建造战列舰了吗?法伦丹的海军可是世界第二!”

“将军,如果你看过新闻就知道,美利坚的一位飞行员,在船上的平面夹板,起飞成功了。”李维语气里满含深意。

这是后世经过验证的事情,航空母舰出现在大海上的时候,那些所谓的大炮巨舰全都成了大型靶子,甚至需要海量搭载防空炮的驱逐舰护航。

约瑟普·加利埃尼中将当然不是蠢人,很快想通了其中关键,眼睛微微一眯:”你的意思是,要将战斗机搬到船上?”

“不止是战斗机,还有轰炸机,这些带着油箱的飞机能飞几千公里,战列舰连他们的本体都看不到,就被这些飞机投下的炸弹炸沉了。”李维侃侃而谈道,“所以未来的大海,必定是海军航空兵的世界,不列塔尼亚和美利坚都在做同样的事情,他们都试图将飞机搬上船,法伦丹绝不能落后!”

“可这是在赌博。”约瑟普·加利埃尼皱眉看着李维,“年轻人,你的这些想法很好,可就是激进了些,还有,这里是陆军参谋总部,不是海军。”

“时间会证明一切。”李维耸了耸肩,“那么,将军,关于陆军新式武器,我想你会感兴趣的。”

说着,他从公文包抽出一张画稿。

那是一把在后世随处可见的步枪,虽然画技不好,弹夹,导气结构清晰可见。

约瑟普·加利埃尼抚摸着画稿,看得两眼放光,作为一个老军事专家,他怎么能不知道,这是一种极其先进的枪械。

李维介绍道:“陆军需要一种新式单兵武器,这种武器能在400米的距离上精确单发射击,也能在短距离短时间内快速发射大量弹药,我将其称为‘突击步枪’,特别加长枪管之后,就会成为新式的‘精确射手步枪’,以及装配弹鼓的通用轻机枪。短枪管可以配发给配合装甲车行动的掷弹兵部队,以及伞兵。长枪管可以配发给各部队,以及用来训练狙击手。”

“狙击手?”约瑟普·加利埃尼斟酌着这个新的名词。

“重点不在这里,将军,那是我为以后的战争所设计的新式兵种,重点是这种武器可以大规模生产。全通用,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将代替现有的所有单兵武器。”李维敲了敲桌面上的设计图,“而且使用这种设计的武器,国防军后勤压力会变得更小,零件,枪管,都是可更换的。”

模块化是后世二十一世纪才有的设计思路,李维却打算在1918年的现在,就在法军中普及。

原因很简单,法伦丹面积不大,缺少资源,很多种工业原料依赖海外的殖民地,以及进口。模块化的工业思路是最省材料,可回收利用率最高,效果最好的方式。

不单单是军事工业如此,李维的目标是将民用工业也做到模块化,最好和军事工业通用。

目前展现的,仅仅是冰山一角。

作为后世人,一条清晰的工业发展脉络,以及一条清晰的战略思路,是他最大的财富。

嗯,面板也比不了。

约瑟普·加利埃尼很快看到了这些计划书背后的巨大潜力,他思索片刻,才皱眉道:

“李维,你是个人才,这些想法很好,但现在是战时,国防军不会大规模替换制式武器,这是对战斗力的不负责。”

如果国防军真的能如计划书里那样,合理配置火力,战斗力一定能提升不止一个台阶。

但现在是战时。

一切都显得那么不合时宜。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