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王老板的送货服务,李牧把购买来的物品全部装上车。
他顺带在小商品市场里花10块买了一支钢笔,一块红色的红绒布,还有两双丝制的白手套。
自此,李牧手里的预算全部花完。
李牧花的全是陈凯明的钱,陈凯明还没有感觉有什么不对,他早就被新鲜感冲昏了头脑。
见到李牧用预算又买了一堆东西,他挠了挠头,不解问道:“老李,你买钢笔,手套这些做什么?”
李牧回应道:“我不是跟你说了,商品需要包装,这些都和包装有关。”
陈凯明又问道:“这车是开到哪里去的?”
“我家。”
“啊?去你家干什么?不摆摊了?”
“等我们把东西包装好,工厂下班的晚高峰都错过了,先在家里包装好,等明天,再去卖。”
在两人闲谈间,三轮车开到了李牧家门口。
见到李牧家是瓦片房,而且地点在城乡结合部,年轻店员心里松了口气。
如果李牧家住主城区,或者房子建的气派,他会破防的。
年轻人嘛,爱暗里比较,这里输了一头,那一头就要赢回来。
他家里可是小洋楼嘞!
赢了一场后,年轻店员心情大好,问道:“李老板,要不要我帮你搬进去?”
李牧说道:“那就麻烦你了,我们三个一起吧。”
花费一段时间后,三人把车上的货物全部搬运到李牧家中,一楼的小院子里。
搬运完毕,年轻店员拍拍屁股走人。
店员走后,两人简单吃过饭后,开始干活。
李牧用红绳子把翡翠色的玻璃珠串好,每一串手串尽量选用同等大小的玻璃珠,每一个玻璃珠子串上去之前,先用小刷子涂抹上薄荷味的精油。
涂抹了精油后,珠子油光水亮,看上去真有点像玉器。
每串进去一个珠子,李牧都用红绳子系上一个小节,花费了五分钟,李牧搞好了一个手串。
在白瓦灯的照耀下,他展示着成品。
那是一个珠光宝气的翡翠色手串,手串的圈口有婴儿拳头大小,它的绳节是大红色的,每一颗珠子与珠子都有一些间距,被用红色死节隔开一点。
陈凯明惊讶的张大嘴巴,说道:“老李,像那么一回事了!”
“像玉器店里,卖好几百块的手串。”
李牧笑了笑说道:“等我们明天赚一点钱回来,再把包装升级升级。”
陈凯明问道:“这包装已经很好了,还可以升级?”
李牧点头,说道:“当然,木盒子里,还可以买一块眼镜布垫上去。”
“礼盒里面还可以埋一些干净的稻草,避免碰撞。”
“甚至说,我们还可以定做一批名片,搞一些手镯啊,挂坠啊之类的图案,推销我们未来可能的新产品。”
“只要客户拿这个名片,来买我们的新产品,我们可以给折扣。”
在2001年这个年代,老百姓获取的信息资源是很有限的,就连超市发布的,那种用来做折扣促销的报纸,老百姓都会拿回家反复看,想着什么东西便宜,精打细算着,下一回去要买什么。
陈凯明想了想,越想越觉得不错。
他说道:“搞不好,我们真可以赚一笔大的。”
“要是能赚上大几千,大学里生活费都不用跟爸妈要了。”
李牧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卖手串这生意只是启动资金,短信联盟那玩意,才是赚钱真正的大头。
在2001年这年头,就已经有不少靠短信联盟一个月赚十万的个体户。
两人花费了两个小时,勉强做好了一百件手串,手里的物料还剩许多,剩下的物料大概还可以制作五十来件。
现在时间已经来到十点。
这年头治安环境不好,出于对安全考虑,李牧让陈凯明先回家,正好陈凯明的父母也打电话来,让他回家。
……
夜晚
陈凯明家中。
陈凯明父母,陈海和王慧已经下班回家,在准备明天早餐的备料。
‘咔嚓’
陈凯明开着电动车回来。
见到陈凯明回来,王慧问道:“儿子,你今天生意做的怎么样?是不是亏了?妈是不是早跟你说了,让你不要去——”
她话还没说完,陈凯明就打断道:“妈,生意还没有开始做,今天都在做前期准备。”
陈凯明从车后备箱里拿出一个白色木盒子,心里有些忐忑道:“妈,看,我给你带什么回来了。”
王慧看去,只见木盒子上有好看的漩涡纹路,看上去很高端的样子。
她接过盒子,打开一瞧,里面躺着一个珠光宝气的翡翠手串,被用红绳子串着,很是好看。
王慧瞳孔一缩,讶然道:“这手串,你从哪里来的?”
“不便宜吧?”
陈凯明听到母亲这么说,高悬的心放松下来。
在离开李牧家前,李牧和他说了一番说辞,此刻,他把那一套说辞讲出,看看能不能忽悠住老妈。
他说道:“妈,这是江南玉器场有一位老板带着小姨子卷款跑路了。”
“为了抵上工资,工人把厂子里的物料统统打包带走。”
“你手上这个,是用废弃的玉料做成的手串,一串十八块。”
母亲咋舌,她看着木盒子躺着的手串,用手摸了摸,手感相当不错,而且还有一股好闻的香味儿。
她说道:“才卖十八块钱?”
“我还以为,要大几百嘞。”
陈凯明往下压了压嘴角,绷住笑意,能忽悠住老妈,那这件事就大有搞头嘛。
父亲困惑的皱眉,问道;“江南玉器场?江南离我们这老远,他们不在江南卖,干嘛跑到我们谭平县卖?”
陈凯明也问过李牧这个问题,李牧的回答是,谭平县本地没有玉器场,福安市不知道有没有,但万一没有,被人当场抓包,那就很尴尬了。
陈凯明给出李牧教他的说法,回道:“是我们谭平县的老乡,跑去江南打工,然后为了补上工资,就拉了一行李箱这个回来。”
“李牧打听到这个事情,那位老乡不会做生意,就光把手串摆在翠园附近,一堆堆的摆在地摊上,一串卖十八。”
“他就跟那个老乡说,他那一批货,十块一件全收了。”
“李牧是想,把这批手串包装包装,再卖出去。”
陈凯明父母听完这套说法恍然大悟,虽然这一段小故事有一些逻辑上的漏洞,但大体上过的去。
陈意点燃一根烟,说道:“这事有搞头,那孩子,脑瓜子挺灵光啊。”
王慧爱不释手的摸着手串,戴上,臭美的欣赏。
她问道:“哎,这么说来,你和李牧是一人出了两百?”
陈凯明一呆,这时候才想起,李牧今天光动嘴皮子了,一分钱都没有出。
再一想到李牧家庭条件,他手里估摸是没有钱。
不过他看的很清楚,李牧的嘴皮子和创意才是最主要的,如果没有李牧,他手上拿着三百只会拿去给女生买礼物而已。
陈凯明也不想再听老妈唠叨。
他说道:“对,我和李牧一人出了两百,把手串全买了下来。”
父亲在一旁微笑,他知道老李家的部分情况,李牧大概是没有出钱的。
王慧说道:“他有出钱就好。”
“那你可要少拿一点分成,你们分红比例怎么出的?”
“李牧出钱又出力,这笔生意没有他成不了,你拿个三成就得了。”
陈凯明想了想,母亲说的有理,等明天就和老李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