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一点。
男生宿舍。
李牧睡得很香甜。
陈凯明望着天花板在发呆。
他心里有着焦急感,李牧在学校里大放光彩,他看着羡慕,也由衷的为他高兴,可是,他有一种以后会离李牧越来越远的感觉。
马凡也没有睡着,他翻来覆去的,心里在紧张。
他家里穷,从小到大还没有用过电脑。
李牧让他用电脑发广告什么的,他很懵懂,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会不会很难呢?
如果他学不会怎么使用电脑怎么办?
李牧会不会嫌弃他笨?
他会跟宿舍里其他人说嘛?
大家都说他笨的话,他可受不了。
马凡深深吸了口气,缓解紧张感。
……
第二天。
李牧坐在办公椅上,倚靠着椅子,望着窗户外随着舞动的榕条,耳听远处操场上整齐的喊声。
这一刻,他坐在办公室里头,同学们站在外头,李牧产生了浓浓幸福感。
现在是九月二号。
距离九月十一号只差九天。
是时候把第二本短文小说上传。
昨天李牧要到了三台电脑,两台大脑袋,一台液晶显示电脑。
他修复了其中一台,剩下两台因为没有配件,修不好。
他打算等中午去红急速网吧,找老板收购一些二手电脑设备。
李牧打开短书网的网址,登录后台,把新小说上传上去。
书名:《中东行》
备选书名:(等911发生)《从加沙以小见大,论911发生的必然》
笔名:小强
故事的开头,主人公是一位医生,为了升职加之情怀使然,他去以色列当了国际医生。
一开始男主就遇到了一场爆炸案,数位以色列人被炸伤,男主很愤怒,怒斥,加沙人是一群疯子。
有一天,男主遇到了一位中东人,被以色列士兵打倒在地欺负,正义感爆棚的男主阻止了这一幕,士兵拿枪警告他,这是加沙人,不许帮助加沙人。
男主产生了犹豫,但最终还是偷偷的救下那一位加沙人。
以下把他叫做a。
男主询问a,为什么要往以色列投送炸弹,只要不搞破坏,他就不会挨打,a很愤怒,让男主晚上跟着他来。
到了夜晚,a带着男主偷偷溜进危险区,被封锁的加沙。
男主的世界观崩塌,他看到了一堵围墙,一堵把加沙隔离开的墙。
在这里故事卡点断章,想继续看下去需要注册。
男主跟着a进入加沙,在一番波折后,他认识了b,a的女儿,男主时不时给b带礼物。
男主在单位的支持下,当起国际医生,只要来看病的病人,不管是哪国人,他都会治疗。
在这里,男主得知了加沙是巴勒斯坦的飞地,了解了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恩怨,在美国支持下,几次中东战争的起因经过。
也了解了加沙人的抗争。
他们并不是一开始就走极端,而是温和派全被以色列打死了,是以色列逼着加沙人拿起武器。
主人公得知了a的过往。
他原本是一位小地主,有一天,以色列的飞机飞过田地,抛洒一种会让作物枯萎的农药,他种植的经济作物全部都枯死了。
恶毒的以色列人趁机低价买地,他没有办法,如果不卖地,他连下个月的食物钱都买不起。
以色列买地后,把他的房子推倒,农田铲平,在他家上建了一个靶场。
a知道,从这个靶场训练出来的子弹,会杀死他的同胞,他的家人,甚至他自己。
在一如往常忙碌的一天,a着急慌忙来找男主,b出事了。
在这里,再次卡点断章,进入收费。
故事往下继续。
男主急忙跑去找b,当他去的时候,b的身体已经凉透了,男主找到一封遗嘱。
男主得知一个令他震惊的事情。
在小孩子间,流行写遗嘱,因为小孩们见过太多死亡,他们跟着大人一起学习,写遗嘱。
b在遗嘱上,分配自己的物资,把自己的鞋子送给小伙伴,把叔叔送的大白兔奶糖送给一位妹妹,把自己积攒的一点零钱,送给叔叔(男主)
她在遗嘱里说,爸爸请不要难过,要相信,相信明天会更美好。
a泪奔。
男主询问着到底发生了什么。
原来是以色列的军车开进加沙,所有人都在找可以丢的东西,往军车上丢,b跟风丢小石子。
军车可能是发怒,也可能是为了威慑,向人群冲来,b因为视野被大人挡住,没有看到,闪避不及,被军车撞飞。
在故事的结尾,a拿上枪支,去为女儿复仇,男主在医院看到了a,并且因为物质短缺,只能亲眼见证a的死亡。
男主一阵落寞,感到一股虚无。
李牧从头到尾检查了一遍,看看有没有bug。
当他看到故事结尾,哪怕这故事是他写的,他心里也泛起波澜。
唉,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现实中,可能真有雷同。
他能做的,也只有提前揭露以色列虚伪的面纱。
‘滴滴’
李牧诺基亚响起,他接通电话。
“喂,是李牧吗?”
“我是团委主任,于文,你昨天不是跟我要人吗?”
“我找了几位在文学社的学生,他们想要兼职,我让他们去你那看看,你们谈谈看能不能收下来。”
在一番寒暄后,李牧挂掉手机,而后拨打手机给江超,这一位公司当前唯一的程序员,和推广部临时负责人。
李牧让他注意一下网站上的新小说,可以开始推广。
对于这一篇短文,李牧可以肯定,成绩一定远不远不如黑洁那一本。
因为它没有吸引人的噱头,国人对中东的故事并不感兴趣。
所以,这个故事需要一个风口,一个世界级的风口。
9.11。
等那一天来临,他立马把书名一改,泼天的流量便会来临。
当然,他得做好前置工作,得让互联网有记忆,在9.11发生前,华夏有这么一篇预言小说。
……
几位学生结伴,从教学楼走出,向李牧办公室走去。
他们之中有男有女。
几人小声议论着:“你们真的要去吗?”
“我是不打算去的。”
“一位大一学弟,创业开的公司,感觉…”
“我也不打算去,我已经找到了一位兼职工作,是当家教老师。”
“林晚学姐,你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