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墨白站在审讯室门口,望着那两个被捆得结结实实的俘虏。
夜色沉沉,山谷中弥漫着火药与泥土混合的气息。
周明远靠在墙边,神情复杂,像是想说什么,又不知从何说起。
“今晚就把他安排在临时住处。”沈墨白低声对陆远山说,“明天一早我亲自去查。”
陆远山点头:“你真要去?”
“必须去。”沈墨白语气坚定,“他带来的情报虽然真假参半,但背后牵扯的可能是松本健一真正的计划。我们不能只守不攻。”
陆远山没再劝,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心点,日本人不会轻易放过这次试探失败的机会。”
沈墨白没有回应,只是抬头看了眼天色。
月光如水,洒落在林间小道上,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行动铺出一条隐秘之路。
第二天清晨,沈墨白换上了便装,带上一支小巧的手枪和一张伪造的身份证明,悄然离开了根据地。
他此行的目的地是无锡城郊一处日军据点附近的小村落——那里曾是周明远弟弟传递情报的中转站,如今可能还藏着一些未被发现的线索。
一路上,沈墨白尽量避开大路,沿着田埂和林间小径前行。
他知道,一旦进入日军控制区,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暴露自己的行踪。
黄昏时分,他终于抵达了目标村落。
村子不大,只有十几户人家,大多数门户紧闭,街上空无一人。
沈墨白躲在一棵老槐树后,观察着四周的动静。
不远处有一座破旧的祠堂,那是周明远弟弟生前常去的地方,或许还能找到些蛛丝马迹。
他等了一会儿,确认没有日军巡逻队经过,才悄悄靠近祠堂。
门虚掩着,推开时发出一声轻微的吱呀声。
屋内光线昏暗,灰尘满地,角落里堆着几块残破的木板和一些干枯的稻草。
沈墨白蹲下身,仔细翻找起来。
他的手指触到一块木板边缘,隐隐感觉有些不对劲。
他用力一掀,木板下竟藏着一个铁皮盒子。
盒子里放着几张泛黄的纸条和一枚铜制徽章。
纸条上的字迹潦草,显然是匆忙写下的。
内容大多是关于联络人姓名、接头地点和时间的信息。
沈墨白将这些信息一一记下,心中隐隐觉得,这枚徽章或许就是打开真相的一把钥匙。
他正准备离开,忽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沈墨白迅速熄灭手电筒,闪身躲进屋角的阴影里。
两名日军士兵走了进来,手里端着三八大盖,警惕地扫视四周。
他们用日语低声交谈了几句,随后开始翻动屋内的杂物。
沈墨白屏住呼吸,心跳如鼓。他知道自己不能再待下去了,必须尽快脱身。
趁着两人背对他搜索的空隙,他轻轻挪动身子,朝门口的方向慢慢移动。
就在他即将踏出门槛的一瞬间,其中一名士兵突然转身,目光直勾勾地望向门口。
沈墨白没有犹豫,猛地冲出去,几步跃过门槛,朝着村外狂奔而去。
“有人!”身后传来一声怒吼,紧接着是刺刀划破空气的呼啸声。
子弹擦着他耳边掠过,在墙上溅起一片碎屑。
沈墨白加快脚步,钻进了村后的树林。
还好他提前熟悉了地形,知道前方不远处有一条废弃的灌溉沟渠,可以暂时藏身。
日军士兵紧追不舍,枪声不断响起。
沈墨白一边奔跑,一边用手中的短枪回击,打倒了一个追得最近的敌人。
他跳入沟渠,借助杂草遮掩身形,喘着粗气。
远处传来集合哨声,日军开始呼叫增援。
沈墨白不敢久留,顺着沟渠一路爬行,直到远离村庄范围,才翻身爬上岸,继续向西前进。
这一夜,他在林中穿行,靠着指南针和记忆辨别方向。
凌晨时分,他终于找到了一处废弃的磨坊,决定稍作休息。
他靠在墙边坐下,取出那枚徽章细细端详。徽章背面刻着一组数字:0721。
难道这枚徽章是某种身份标识?还是某个秘密组织的信物?
沈墨白将徽章收好,闭上眼睛,强迫自己入睡。
他知道,接下来的调查会更加凶险,必须保持体力。
翌日清晨,沈墨白继续向无锡城区方向潜行。
随着距离市区越来越近,日军的盘查也愈发严密。
他不得不多次绕开检查点,甚至有几次差点被狗吠惊动守卫。
中午时分,他终于混进了无锡城。
这里依旧是日军占领状态,街道两旁贴满了“皇军亲善”“共荣建设”的标语,伪警察来回巡视,气氛压抑而紧张。
沈墨白伪装成一个做布匹生意的小贩,低着头穿过几条小巷,来到一家名为“永兴客栈”的旅店门前。
这家客栈表面上是个普通的住宿场所,实则是地下抗日组织的一个联络点。
他走进客栈,柜台后站着一位年约四十的男子,正在擦拭茶具。
沈墨白走上前,低声说道:“老板,一间房,要安静的。”
男子抬起头,眼神微动,随即点了点头:“二楼最里面那间。”
沈墨白会意,提着包袱上了楼。
房间不大,窗子对着后巷,便于撤离。
他放下包袱,取出那枚徽章,放在桌上。
不多时,门被轻轻敲响。
沈墨白走过去,拉开一道缝。
门外站着刚才那位老板,脸上带着一丝警觉。
“你是谁?”男子低声问。
“我是根据地的,来查一个人的事。”沈墨白答道,同时将徽章递了过去。
男子接过徽章,脸色顿时变了。
他沉默片刻,低声说道:“这是‘七二一’小组的标识……他们早就被日本人清剿了。”
“你还记得他们的成员名单吗?”沈墨白追问。
男子摇头:“具体名单已经烧毁了。但我认识一个人,也许知道更多。”
“谁?”
“刘石头。”男子压低声音,“他是当年的联络员之一,现在还在城里活动。但他很谨慎,轻易不见外人。”
沈墨白点头:“带我去见他。”
男子叹了口气:“你最好先吃点东西,晚上才能见他。”
沈墨白没有拒绝,坐在桌边,一边吃饭,一边思索着接下来的计划。
他知道,这次调查已经进入了关键阶段,而危险也随时可能降临。
夜幕降临,街道上的灯火稀疏,空气中飘着一股潮湿的霉味。
男子带着沈墨白穿过几条小巷,最终停在一栋老旧的宅院前。
“他在里面。”男子低声说,“你自己进去吧。”
沈墨白点头,推门而入。
屋内昏暗,只有一盏煤油灯亮着。
一个瘦削的身影坐在桌前,手里拿着一把破旧的二胡,正缓缓拉奏。
琴声凄凉,像是一段未完的故事。
那人抬起头,露出一双深邃的眼睛。
“你是谁?”他问。
沈墨白缓缓走近,将徽章放在桌上。
“我想知道,‘七二一’小组到底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