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鉴宝:只想赚钱的我不想恋爱 第37章 警局

作者:星元真解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6-19 21:48:25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张敬同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走上前去。

他身为总指挥,无论如何,都必须亲自确认。

他的身后,王建国也跟了上来,表情凝重如水。

张敬同没有先去看那几件物证,而是先看向李牧,眼神锐利如刀。

“你说它们是假的,理由。”

“理由有三。”

李牧不卑不亢,伸出手指。

“第一,修复区域的色差,与原生陶胎的色度不符,超出了正常氧化或修复材料所能造成的范围。”

“第二,修复材料的反光质感不对,呈现的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特有的油性光泽,而非传统修复材料的哑光或粉质感。”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

李牧的目光,直视着张敬同。

“您只要凑近闻,就能闻到一股极其微弱的、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化学合成物气味。”

听完李牧的话,张敬同的瞳孔,猛地一缩。

他不再犹豫,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捧起那个鸟纹彩陶壶。

他先是将陶壶举到灯下,眯着眼,仔细观察那块被修复的区域。

如同李牧所说,那里的颜色,确实深沉得有些不自然。

接着,他将陶壶缓缓凑到鼻尖,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会议室里,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死死地盯着他。

一秒。

两秒。

三秒。

张敬同的身体,猛然一震!

他霍地睁开双眼,那张儒雅的脸上,血色瞬间褪尽,取而代之的,是无以复加的惊骇与愤怒!

“没错……”

他喃喃自语,声音干涩而颤抖。

“真的有气味……这不是我们的修复剂!这绝不是!”

他放下陶壶,又闪电般拿起那个三足鼎,将其中一只鼎足凑到鼻下。

同样的气味!

他又拿起那只青铜爵……

结果,一模一样!

“噗通。”

张敬同像是被抽干了所有力气,一屁股坐倒在椅子上,眼神空洞地看着桌上的三件“文物”,冷汗顺着他的鬓角,涔涔而下。

王建国走上前,拍了拍他冰冷的肩膀,沉痛地开口。

“老张,现在你相信了?”

他的声音,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寂静。

“这是德国去年刚研究出来的一种粘合剂,市面上根本就买不到。”

王建国看着震惊的众人,缓缓说出了李牧告诉他的答案。

“这种材料,技术顶尖,价格昂贵,最重要的是,它刚刚问世,在国内的考古圈,根本不可能出现。”

“这次若不是李牧同学提醒,我们就闯大祸了。”

“咱们陕西考古队怕是都要被问责!”

侦队长李成峰若有所思,问道:“李牧同学,你是怎么知道,这个德国生产粘合剂的?”

“你一个大一新生,也不是学化学专业,见一次就能认出?”

李成峰提出了疑问。

众人同时看向李牧,等待李牧回答。

之前回答过王建国,现在人都在场,李牧也不能乱编,总不能说我前世就见过。

还参与过警方打假!

李牧还是只能按照之前的回答:“李队长,我以前看过一本科学杂志,怎么说呢,灵光一闪。”

“我自己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所以叫来了王老师,孙博士,一同确认。”

“粘合剂就算不是德国生产,但文物肯定是假,这点毋庸置疑!”

李牧神色镇定道。

李成峰目光又转向张院长,张院长有气无力的点点头,认同李牧所说。

“造假的事情,算是初步确认,现在就要调查,是谁将假货放入库房的了。”

“待会其他同事到了,就都跟我回局里吧”

李成峰的目光扫视了一圈,似乎想要看穿人心。

他没有去看任何人。

他只是平静地注视着那几件摆在桌面中央的“物证”,仿佛它们才是这个房间里唯一值得他关注的东西。

这种超乎年龄的沉稳与镇定,让带队的警官李成峰,都忍不住多看了他两眼。

李成峰的目光,从李牧身上移开,落在了脸色铁青的张敬同脸上。

“张院长,是吧?”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压力。

“现在,情况很明确。”

“这些物证,我们会立刻带回局里,请省里的专家进行技术鉴定。”

“在结果出来之前,整个考古工作站将由我们警方接管,进行封锁调查。”

“所有人员,都必须留在驻地,随时配合我们的问询。”

“任何人,不得擅自离开,不得相互串通。”

李成峰的每一句话,都像一记重锤,敲在在场每一个人的心上。

张敬同的嘴唇动了动,想说些什么,但在对方那锐利如鹰的目光注视下,最终还是化作了一声颓然的叹息。

他知道,事情已经完全脱离了他的掌控。

从王建国决定报警的那一刻起,从李牧带着警察走进这间会议室的那一刻起,这个考古队,乃至他这个总指挥的命运,就已经不再由自己决定。

“带走。”

李成峰挥了挥手。

几名警员立刻上前,将桌上的三件“文物”连同箱子一起,小心地收好。

然后,他们开始逐一登记在场所有人的身份信息。

整个过程,高效而冷漠,充满了刑事调查特有的压迫感。

李牧和孙浩,作为报案人,被要求一同前往县公安局,做更详细的笔录。

……

高陵县公安局,审讯室。

白色的墙壁,冰冷的铁桌,头顶一盏明亮的白炽灯,将一切都照得无所遁形。

李牧坐在椅子上,神色平静,与周围肃杀的环境格格不入。

对面坐着的,是刑侦队长李成峰,以及一名负责记录的年轻警员。

孙浩在隔壁的房间,接受同样的问询。

“姓名,年龄,学校,专业。”

李成峰开口,公式化地问道。

“李牧,十九岁,西南大学历史系,大一新生。”

李牧如实回答。

听到“大一新生”四个字,负责记录的年轻警员,拿笔的手都顿了一下,脸上闪过一丝错愕。

李成峰的眼神也微微一凝,显然,这个答案超出了他的预料。

一个大一新生,发现了连资深考古专家都未能察觉的惊天大案?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