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唐末,做昭武帝 第8章 借力打力

作者:侠不流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13 22:20:18
最新网址:www.biquw.cc

“董六此举,倒也符合我的心意,不过我可不喜欢被动。”

刘克之本就打算辞去坊正之职,但自己主动和被别人算计,是两回事。

“这董六真当我们是软柿子,随他拿捏不成?”

杨师厚眉头紧锁,他方才亦被通知已被不良人衙门辞退。

这就是小吏和未入编的好处,想辞职随时都可以,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

“所以得尽快动手了,就在寿宴之时,连董继宗一起解决!”

刘克之一拍大腿,定下时间。

闻言,杨师厚却是眉头紧锁。

“那董继宗为了敛财,今年已经过了五次寿,每次皆由顺义门出,经布政坊入西市,只是他的身边还有一火神策军士卒护卫,甲胄齐备,想要杀他,凭我二人,恐怕有些难。”

“那一火神策军士确实难对付,但我们又不冲阵,到时直接在远处以弓箭射杀他!”

和十名全副武装的士卒近身搏杀,若是有甲也就算了,可二人连身皮甲都没有,刘克之还没有这么狂。

所以,直接在远处以弓箭击杀董继宗,才是最优选择。

“那就搭张泰的线?”

杨师厚还是有些不放心,在他看来,宦官都是一样的。

“我们没有快马,逃出长安稍有不便,既然张泰和董继宗有仇怨,借力打力,才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刘克之心中其实也没底,他的想法和杨师厚差不多,毕竟今天的矛盾只是因为利益不够罢了,只要利益足够,今天的敌人在明天就是相亲相爱的亲人。

但不试一试,只杀几个义子,解不了他心中之气。

于是,刘克之便花了一些钱,拜托一位曾经的小弟,和张泰的义子,一个三十岁左右的面白无须的中年太监,在宫外见了面。

“张承业,见过二位壮士。”

其实刘克之对于宦官这种群体,没有好感,但也没有恶感,毕竟历史上并不缺乏一些名留青史的宦官。

而且他在其他世界学到的最深奥的学问,便是以辩证的目光看问题,这位张承业能为他所用,便是一个好宦官,若不能,那再讨厌也不迟。

不过这位张承业,与刘克之固有印象中的宦官还真不一样,其人举止很是文雅,若非其面白无须,几乎看不出是个宦官,反而更像一个儒雅士人。

只是这位“士人”,对于二人的谋划,还有几分质疑。

“刘郎君,虽说在长安除两位护军中尉之外,无人可以调动大量兵马,但董继宗这厮为人谨慎,出宫必带十人护卫,皆是左神策军中的好手,再加上他那七个义子和他们的帮闲,少说也有四十人,而二位年未及冠,恐有所失。”

对此怀疑,二人心中并无不悦,这只是人之常情罢了,若有人对刘克之如此言语,他的反应与张承业也相差不大。

所以,刘克之二人并无二言,只是自信的说了一句。

“请张内供奉一试!”

内供奉,是张承业在内廷的职位,负责出宫采办,这也是二人花点钱就能与他见面的原因。

随后,在张承业城外的庄园之中,二人张弓搭箭。

“咻!咻!咻……”

刘克之对面,七十步外,摆放着一个靶子,抬手便射,一连十矢,皆中红心。

杨师厚同样如此。

张承业当即拍手大喝。

“二位真神射也!”

“刘郎君使三石之弓,七十步外,可谓是百发百中,而依我观之,郎君犹有余力,想来是弓力太弱,受不住郎君神力,想来,郎君的射术,已不弱于太宗皇帝了!”

说着,他又回头看向拉两石弓的杨师厚。

“当然,杨郎君射术亦是绝佳。”

张承业虽是个宦官,但眼力不弱,一眼就看出刘克之没有用全力。

“张供奉所言不差,我确实能开五石之弓,但准度只能控制在五十步内,五十步外,百步之内,只能十中其七,不敢与太宗皇帝神射相比。”

张承业满意的点了点头,认可了刘克之的话,在他看来,世间少有能与太宗相比之人,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他方才夸赞的话语,也不过是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罢了。

但在场之中,只有杨师厚知道,刘克之现在已能开六石弓,百步之内,百发百中,比起射术,天下已少有人及。

否则他杨师厚亦是军伍世家,一身武艺也并不弱于刘克之,又怎会屈居于刘克之之下,不就是因为力气不如他。

没办法,在武艺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力大者就是占优。

不过棋局尚未结束,又怎会暴露杀招,藏拙的道理,他杨师厚还是懂的。

张承业吩咐手下去安排宴席后,热切的拉着刘克之一起坐下,细细的研究起伏杀董继宗的细节。

为何张承业会对刘克之如此热切,难道就因为他的箭术吗?

不错,就是因为刘克之这不弱的射术。

在汉唐两代,社会武风浓厚,人皆崇尚孝义,市井之间,游侠们手持兵刃,横行无忌,动辄便是拔剑相向,血溅街头之事屡见不鲜。

所谓:“关中良家子,秦汉游侠儿。”

良家子是各代朝廷的最爱,而游侠却会引来朝廷下场遏制,就是因为他们太过肆意,无视朝廷法度。

太史公《史记》中便有一篇游侠列传陈述游侠之利害。

朝廷多爱良家子,世家多交游侠儿。

游侠之中除了少数的信义之人外,大部分会被世家大族所拉拢,成为其手中做见不得人之事的快刀。

张承业的热切,便在于此,一名弓开三石,七十步内百发百中的游侠,将是一柄独一无二的宝刀。

“那董继宗是我父仇敌,若二位郎君果真能解我父忧愁,断不会少了二位郎君的富贵。”

张承业拉拢的方式很是简单粗暴,因为在他看来,刘克之二人之所以找上门来,就是听闻了董继宗与张泰的矛盾后,想要从中谋一场富贵。

“我二人非是为了富贵,只是那董继宗不仅吞没了我父抚恤,还编造我父借贷借条,让我还债,其义子更是想让我借贷还钱,以家宅作押,万般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反抗,我自己还则罢了,只是我家中还有叔祖在世,怕那董继宗的靠山找我叔祖的麻烦,这才找到张供奉这里,请求帮助。”

刘克之如实的说出自己找上门的原因,他并不怕张承业认为自己利用他,孝义,一直都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推荐书。

而张承业一开始也确实有些愕然,他没想到事情的原委居然是如此。

随后便不出刘克之所料,张承业一脸赞同的看向二人。

“二位郎君一为家人之孝,一为朋友之义,好好好!为全二位之义,承业自会全力相助,刘郎君无需担忧家人。”

闻言,刘克之心中长出一口气,自己此番赌对了,虽然不知道张承业能力如何,但其既然担任内供奉这么重要的职位,地位在杨复恭一党中肯定不低,他既然开口了,那么就一定有把握。

“多谢张君!”

对此,刘克之起身郑重一礼。

“刘郎君无须多礼。”

张承业连忙起身扶起刘克之,随后又亲切的开口:

“计划就此定下,但二位郎君却是前途未卜,不知刺杀董继宗后,二位郎君欲往何处?”

后面就是刘克之实话实说所展现出的价值了,一个时代越是缺少什么,就越是会提倡什么,在张承业眼中,刘克之二人是孝义之人,值得他去帮助。

所以二人对视一眼之后,态度恭敬的回答道:

“我二人欲投边军,为国效力!”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