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唐末,做昭武帝 第74章 恩怨

作者:侠不流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8 14:48:53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倒~倒~倒~”

县衙后院,一群士卒围了一圈,兴高采烈的看着场中,走进一看,是两个人在搏斗,正是刘克之与李唐宾。

军中枯燥,又热闹可看,大家自然也是欢呼雀跃,也就是刘克之禁止军中博戏,不然早就有人坐庄了。

李唐宾在众士卒的起哄声中,鼻青脸肿的不住踉跄,他已站不稳了,却又强自让自己不倒。

在刘克之说出让他扰乱后面援军的军心之后,他一开始是不同意的,甚至因为刘克之解了他的绳索,手脚放开之下,他便想劫持刘克之,打算以他为质,离开百里城。

可惜,刚有动作就被几柄横刀压在脖颈处,顿时噤若寒蝉,一动也不敢动。

而刘克之看他这满脸桀骜的样子,也就给他一个机会,在这后院和他切磋切磋,若是刘克之输了,就放他走,若是赢了,就要按刘克之说的,扰乱后面援军的军心。

李唐宾确实是一名猛将,身经百战,经验丰富,但可惜,还不够用,不过几个回合,就被刘克之打的鼻青脸肿。

徒手搏击,说实话,刘克之还真没怕过谁。

刘克之一手垂下,一手抓在银制虎纹蹀躞带上,扶了扶腰前的腹吞,这是特意打造的,是一个威猛的虎头,专门用来保护肚子的,而且是活动的,即便是不着甲,也能挂在蹀躞带上,就是有些咯人。

来至李唐宾身前两步处站定,刘克之揶揄开口:

“服不服?若是不服,今日先让你休息,明日再打。”

“呼呼…”

李唐宾急促的呼吸着,双手撑着膝盖,只觉得浑身跟散了架一样,他抬头看向刘克之,眼中满是畏惧。

他无法想象,自己这百多斤的肉,居然能有被人扔起来的一天。

简直是噩梦,若是刘克之用拳头打,用腿踢也就罢了,他还能坚持坚持,说不定还能在那张讨厌的脸上来上几拳。

可惜,刘克之不按常理出牌,抓住他的手臂之后,没有打他,也没有绊他,而是迅速扎了一个马步,凭着自己身高手长,一把抓住他的腰腹,就将他给举了起来,然后扔了出去。

他这一身伤,都是被摔出来的,在他叫停之前,身体与大地的接触就没停过。

李唐宾想不通,为何有人的力气能大到这个程度,将自己这百多斤肉当做熬练力气的石锁,任意揉捏。

“不打了,你赢了。”

说罢,李唐宾终于在围观众人的起哄声中瘫倒在地。

让人将李唐宾带下去休息,刘克之带着亲兵出了县衙,在城里逛了一圈,这百里城本就是作为军堡使用,所以并不大,其中居住的平民不过百户,当然这是现在,以前有多少刘克之并不知道,也不关心。

如今城内百姓也开始做饭,虽然大部分的粮食被巢贼抢去了,但他们还藏了一些,节省一点,已够他们吃一段时间。

他们也不怕被劫掠,先前的那一番欢迎的举动并不是无用功,虎林军对他们秋毫无犯,既不劫掠财货,也不凌辱女子,而且因为巢军已经搜刮过一遍了,所以连征集也没有。

至于将他们被搜刮的东西还给他们,这不可能,即便是刘克之答应,手下的士卒也不答应。

而且就这,都已经算是顶好的部队了,所以刘克之在城中闲逛时,这些平民虽有畏惧,但也没有畏如虎狼,一见他来就关门闭户。

第二日午时,杨师厚带着大部队来到百里城,而李唐宾的那些步卒,还在五十里外,而且他们已经知道了李唐宾被俘的消息,此时就在百里城南面五十里外扎营,来也不来,退也不退。

“你这支步卒是何人统领?”

李唐宾如今身份不同了,他被摔了十几次之后,便表示愿意投降,成为唐将,刘克之也不吝啬,将那百余俘兵给了他,做一骑将。

此时他坐在一侧,看着堂中的众人,闻言起身出列,躬身道:

“巢贼步卒统领名为尚存亮,名为尚让亲族,实为汝州降将,因攀附尚让而改名,被派至我帐下为副将,我率军奔袭百里城,便将步卒交给他统领在后。”

“其人能力如何?”

刘克之又问道。

“能力尚可,但最多也就是一都将的水平,指挥不了四千步卒。”

刘克之点了点头,示意他坐回去。

“嗯,你且坐下。”

李唐宾拱手一礼,转身回列中坐下。

“我欲分兵,拓跋刺史率本部人马去支援麟游,我军击败这四千步卒之后,在凤翔会合,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郑畯不通兵事,诸葛爽命他来此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和郑畋联络,所以对于刘克之如何出兵,他自然不会多说什么。

至于拓跋思恭,他此番南下,便是为了勤王的功劳,四千步卒与支援麟游,哪个功大,他自然分得出来,所以当即说道:

“便依刘军使所言。”

至此,双方分兵,刘克之心中颇觉遗憾的叹了一口气,看来没机会将这群党项人贬为叛逆了,但此举又是必须得做的。

毕竟双方都在时刻防备着对方背刺自己,因为拓跋思恭麾下所带的兵马,大部分都是费听旧部。

在费听持国被刘克之所杀后,他麾下的兵马便如无根浮萍,毕竟他们的大本营都被攻破了,家人子女皆成了虎林军俘虏,不是被杀,便是被发卖,还有充入妓营的,可谓是“妻离子散,无家可归”。

无奈,几个副将商量之后,便投入拓跋思恭麾下,而拓跋思恭为了拉拢他们,便花了大价钱从刘克之这里将俘虏的大部分费听民众给赎了回去。

至于没赎的,自然是那些死人的家属,不过为了给拓跋思恭添堵,刘克之将费听金(费听持国之子)免费送给了他。

拓跋思恭即便不愿,但在费听旧部的压力下,还是捏着鼻子接受了他,还给他封了个游奕使的名头,虽然他才十四岁,但还是让他实际统领了麾下的斥候。

对于此事,刘克之乐见其成,他可以帮别人养女儿,但不会帮人养儿子,毕竟前车之鉴太多,加上他耕作的勤快,种子也不错,那卓拉已是怀上了,所以她对于刘克之将费听金送走的决定并没有异议。

而少年人的仇恨是深刻的,对于霸占了他母亲和妹妹的刘克之,费听金恨不得将他扒皮抽骨,即便如今弱小,报不了仇,也得给刘克之添堵。

所以在合军之后,拓跋思恭的部下就对虎林军很是仇视,不时便会发生一些冲突,在诸葛爽的调解下,每人打了几鞭子后方才安定下来,但仇恨也越发深厚。

对此,刘克之巴不得冲突变大,他看的出来,诸葛爽对拓跋思恭也颇为忌惮,若不是为了大军稳定,就凭他麾下兵马先动手,就足够他有借口罢黜拓跋思恭了。

若是二人联手,加上银州和绥州军名义上也归诸葛爽统领,只要给了好处,三州人马加起来完全可以直接干死拓跋思恭。

但很可惜,拓跋思恭的想法却和他不一样,人家是来立功的,不是来内斗的,所以他很克制,对诸葛爽很恭敬,也对银绥二州的主将很友好,最后刘克之只能是遗憾叹气。

第二日一早,拓跋思恭便带着麾下兵马离开。

而尚存亮也在两个时辰之后得知了百里里城中走了大量的士卒,向着麟游方向而去,所以他当天就行军二十里,来至百里城南门外三十里处扎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