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元年二月十一日,栎阳大营。
虎林军与拓跋部,共两万余人,加上辅兵,辎重,火头军,营妓,还有匠作营,共有近四万人。
没错,手头人马多起来后,刘克之便在夏绥招募了数十个匠人,又给他们每人找了几个学徒,日常打造兵器与修理,毕竟在战斗中,兵器一直都是消耗品,若是没有匠人时时修理维护,不要说一个县的武库,就是十个县,二十个县,一百个县的武库都不够用。
至于他们会不会教,刘克之手中的刀,袋中的钱,还有一同“招募”入军的家人,会告诉答案。
虽说是分兵,但诸葛爽还是要派人看着,郑畯,这位接替上一任节度判官李师悦的新任判官,方才上任大半个月。
之所以派他来,主要是因为他与凤翔节度郑畋同出自荥阳郑氏,虽然郑畯只是旁支,但二人是族亲,天生名义上就要亲近几分。
而诸葛爽便是要借他的身份和郑畋联络关系,而郑畯也可以借诸葛爽的兵势和郑畋说的上话,郑畋也可以借郑畯的身份和诸葛爽联络,从而可以成为名义上的虎林军和拓跋军的指挥,手中兵力更多,可谓是一举两得,皆大欢喜。
不过郑畯虽然是节度判官,但他和刘克之的地位差不多,一个文职幕僚之首,一个是武职武将之首,虽然他这个节度判官对标的是牙军军使,也就是诸葛仲方。
从表面上来看,他的地位是比刘克之这个外镇兵军使高那么一丢丢,但诸葛爽又没在身边,他又不通武事,自然要听刘克之的指挥。
自栎阳北上三原,一路可谓是触目惊心,夏绥南下时基本上是沿着水路而来,没走多少陆路,所以对各地县城有些不了解。
而且这里是黄土高原,从大秦到大唐,数个朝代,千余年的开发,这里已是黄土飞扬,千沟万壑。
刘克之又不敢大张旗鼓的走官道,待到过了嵯峨山,这才大摇大摆的从官道上走。
但上了官道,入目却是凄惨无比,尸骨可谓是盈野,官道旁,皆是尸体,有的是白骨,有的是腐尸,最让刘克之不能入眼的,便是一些尸骨上满是咬痕,作为秦岭的常客,刘克之勉强可以辨认出这是哪种动物的咬痕,对此,他也只能说,懂得都懂。
还有听到黄巢兵锋之后,向着四周逃窜的士民家眷,有时候甚至会堵塞了道路,哭嚎声冲散层云。
天子南逃,关中民众自然惊慌失措,四处逃跑,这是人之常情,即便是关中诸镇有能力对抗黄巢,但他们既然一开始没有支援,便注定了辖区内的百姓会闻风而逃,这就是所谓的大义。
所以在藩镇林立的唐末,即便大家不将皇帝放在眼里,也需在表面上服从他,而黄巢入长安是,圣人并没有命令,众人自然不动。
现在之所以向着凤翔汇聚,也就是郑畋的京营四面诸道兵都统之职的真实性已经得到证实,不然他这命令,一点用都没有。
而即便如此,他毕竟不是真正的皇帝,命令之下,去凤翔的军队也没有几个,反正目前刘克之是没有遇到。
“天生万物岁相食,秋也杀人,冬也杀人,春生夏长又一轮啊!”
看着遍地的骸骨,刘克之不禁感叹,顺便让人小心的埋了他们,这一路上人太多了,若是不及时处理,十有八九会生疫病。
而在途中也会遇到一些红眼之人,这种特征为何出现,大家都知道其中原理,每年都有不少这种人的出现。
对于这种人,刘克之也并没有“赶—尽—杀—绝”,若是青壮,那便杀,若是老幼,便送一程。
就这样,大军一路先是北上三原,再上邠州,过了邠州之后,到了鹑觚县,沿着蒲川而下至普润县,再往南数十里后就到凤翔府了。
而在鹑觚县,有一条河,名为达溪河,此河分隔了关中西府与黄土台塬,是一道天然的屏障,所以在达溪河边筑有军堡,名曰“百里城”,用以驻扎军队。
按理来说,这样的屏障即便不是重兵,也得是一支两三千人左右的队伍。
但刘克之抵达鹑觚,还未渡河,便收到消息,百里城因防守空虚,已被巢贼拿下。
“情况如何?”
刘克之坐在中军大帐,两侧坐着拓跋思恭和郑畯,面前则是派出打探消息的斥候。
“前日有尚让副将盖洪,趁凤翔行军司马程宗楚回师凤翔之际,竟让一支骑兵越过麟游,直取百里城,而他则在攻打麟游。”
“呵呵,真想不到黄巢军中亦有能人。”
刘克之闻言轻笑了一声,而郑畯因不知兵,满脸好奇的问道:
“刘军使为何如此说?”
刘克之还没回答,拓跋思恭就迫不及待的为郑畯解释起来:
“达溪河是凤翔北面屏障,也是与泾州联系的关隘,盖洪如今已夺取百里城,若是再拿下麟游,凤翔北面就会落入巢军之手,而他也可与东面的尚让组成夹攻之势,届时,凤翔危矣。”
对此,刘克之也赞同他的说法,这本就是一眼便能看出的战略企图,只不过郑畯不懂而已,正好拓跋思恭可以让刘克之省一点口水。
“拓跋刺史说的不错。”
但随后刘克之话锋一转:
“但是,也要他能攻下麟游再说。”
说着,刘克之转头看向拓跋思恭。
“拓跋刺史是要和我一起进攻百里城,还是分兵麟游?当然,反过来也是可以的。”
“正想见识一番虎林的风采。”
拓跋思恭并没有正面回答,但刘克之又怎会听不出他话中的意思,除了不分兵以外,这家伙还不想出力,想看着刘克之如何攻打百里城。
显然,拓跋思恭已经把自己当对手了,这是想要看看刘克之的成色,好掂量掂量。
不过对此刘克之却是毫不介意,而是对着帐外喊了一声:
“小七!”
“末将在!”
蒋正一脸严肃的进入帐中,躬身一礼之后,等待刘克之的吩咐。
“你带着几个兄弟去百里城看看,不用进城,打探一下城中大概有多少人,主将是谁就行,回来之后,我给你升官!”
蒋正满脸喜色的走了出去,他因为是投奔刘克之的小兄弟们中年纪最小的,所以只能做个队副,不过因为他人机灵,刀马纯熟,又能识一些草药,学得两本书,能写能算,所以刘克之便让他入了斥候营,负责侦探情报。
看着蒋正离开之后,刘克之又转头看向萧器。
“萧先生,我军中还有多少粮草?”
若要打仗,军中没有足够的粮草怎么行?
所以在安排斥候打探情报之后,刘克之第一个要问的就是后勤的问题,只要后勤跟上了,哪怕那百里城中的黄巢军是自己的两倍,刘克之都敢上。
“这一路上粮草使用不多,所以还剩三月之粮。”
刘克之有将近一半的财货并没有带上,而是留在了夏州,让两个兄弟带着五百人守着,又留下一个书记官,让他看情况将这些东西处理掉,换成财货带来。
而带三月之粮也算是多的了,其实平日里大家也就只带月余之粮,太多的话不好携带,若是粮草用光了,那就就地“征集”,这是老规矩。
“很好,诸位下去集结士卒,等小七的情报到来,便可发起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