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唐末,做昭武帝 第63章 出征 (一)

作者:侠不流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30 10:23:54
最新网址:www.biquw.cc

第二日,诸葛爽便带着人马来至契吴山大营,这里如今有两州的兵马,宥州与夏州。

至于银州和绥州,因这两州州治皆临近无定河,所以当初定下的行军路线,便是宥州兵马至夏州集合,然后一同沿无定河南下直接至绥州,沿途会合另外两州的兵马。

“节帅,此番讨贼,我部愿为先锋,为大军开路!”

点将台上,刘克之躬身一礼,大声说道。

“哈哈,克之多礼了。”

诸葛爽托住刘克之的手,开怀一笑。

“克之乃我麾下第一大将,那巢贼也是个不识大体的,我自当应克之之请!”

诸葛爽到此时还以为刘克之是要发泄黄巢不给他送礼物的不满。

“多谢节帅!”

刘克之顺势起身,想着这次自己做先锋,先一步和那朱温干起来,诸葛爽总不能再投降了…吧?

“哈哈,克之的兵马练得真不错,队形严整,气势如虹啊!”

诸葛爽拉着刘克之走到台前,看着面前军容严整的虎林军,他也是知兵的人,只看军容气势,他便知道虎林军是一支难得强军。

强军天下皆有,诸葛爽麾下的牙军也不弱,只是强军,还不足以让他感叹。

难得二字,才是诸葛爽此时的想法。

这难得二字,说的是纪律,比如此时虎林军士皆沉默不言,和旁边嘻嘻哈哈的夏州军和宥州军一眼就能看出差别。

如今天下藩镇,强军很多,但他们普遍的没什么军纪,甚至于可以说是军纪败坏,这败坏的军纪说的不仅是他们随时都可能杀死上官,或者就地化身盗匪,更说的是他们不受军规约束。

各藩镇军队皆是职业军人,他们的个人素质自不必多言,不说个个都是万中挑一的高手,但也都是自小就学习各种武器用法的熟手,无论马战还是步战,他们都是一把好手。

加上祖传的各种军阵练法,让他们无论是加入谁家军队,都能在最快的时间里融入进去,因为大家可以说是一个师傅教的,彼此之间的战法都熟悉无比,这也是大家都喜欢硬碰硬的原因,无它,破不了招。

而造成他们成为职业军人的原因,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了,就是土地,他们没有固定属于自己的土地,只能世代从军,求一份衣食。

土地就是府兵制崩溃的原因之一,大量的土地被先行者占据,而且这些先行者在占据了大量的土地后,还将这些土地不断的继承了下去,并不断源源不断的扩大所拥有的土地面积,他们这些后来者自然没份。

先行者有了土地,自然不想卖命,而后来者没有土地,自然要另寻出路,而国家是不可能没有军队的,所以,募兵制便应运而生了。

无恒产者无恒心,对他们来说,当兵是为了衣食,自己一身武艺,哪里去不得?能随时跳槽,自然也就对所谓的军规无感。

而刘克之的虎林军就不同了,刘克之上任之后,从小事做起,赏罚分明,又弄了一些产业并入军中,让这些个老兵油子们有了一些固定的收入,对虎林这个名号产生认同感,这才在军中一步步的建起了一些规矩。

用现代一点的话语来解释,虎林军就是一个公司,刘克之是大股东,而每一个正式的虎林军士都是一个小股东,虎林军这个公司发展的越好,大家就过的越好,自然对公司有认同感,也有斗志。

所以只要刘克之能够这样保持下去,有些规矩即便他不说,手下的人也会自发的去遵守。

“节帅的牙军也不差。”

刘克之恭维了一下,诸葛爽闻言无奈一笑,自己手下的兵什么样,他再清楚不过,不过刘克之的恭维他听着很开心,也就不说什么,只用手指虚点了点刘克之。

“你啊你啊。”

而正当刘克之正与诸葛爽说笑时,底下萧器已经代表刘克之发下赏赐,虎林军欢呼声顿时响起,如晴空雷响,一声声“将军万胜”之呼,响彻云霄,听得诸葛爽与拓跋思恭当即色变。

检阅之后,先休息一天,让士卒们收拾行装,至于将军们,则是来到刘克之的庄园之中,设酒杀牛作宴,刘克之得了费听大部分的牛马,其中只有小部分是耕牛,其它的只能用来做运畜。

席间觥筹交错,宾主尽欢。

而远在成都的青羊宫外,此时也正有一场酒席。

李儇将青羊宫作为行宫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陆陆续续的有“散落”各地的神策军士来到成都,人数从几百增长到五千余人。

对于神策军士的到来,李儇很是高兴,他大手一挥,赏赐了这些神策军士每人十贯钱,更是每日好吃好喝的养着他们。

可惜,此时的神策军已经废了,吃着最好的饭,实力却是拉胯无比,也就表面光鲜,只能给予李儇一点心理安慰,他到现在还觉得神策军很强。

而相应的,田令孜也忙了起来,他身上的职位很多,其中而对他而言,最重要的自然是神策中尉,毕竟掌握了兵权。

如今手中又有了兵,他又加封了国公,正可谓是志得意满,意气风发,每日除了陪李儇打打马球之外,便是重复往日的举动,拉拢勾连文武百官和地方将领。

而五千兵马自然不能让这位十军十二卫观军容使满意,毕竟这个职位理论上来说是如今南下勤王的所有军队的统领,手下少说也得有个十数万人。

如此大的差距,怎能让这位阿父满意,于是他向李儇进言,提出招募新军,以护卫皇帝安危。

李儇对于田令孜的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当即下旨准许田令孜招募新军共五十四都,一都的标准便是一千人。

不说这招募新军能有多少油水,便是这五万四千人的军队,就够他安插许多亲信的同时,还能拉拢许多将领了。

毕竟这五万余人的军队,若全是从蜀地招募平民的话,是不现实的,而且也不能这么干,这样干的话,军队的战力就无法得到保证。

所以抽调一部分蜀地军队进入新军,是不可避免,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而要抽调士卒,自然就需要和地方上的将领们打好关系。

所以,田令孜以此为名,邀请蜀地各军队都将及以上的军官们,在他府上吃酒。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