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唐末,做昭武帝 第59章 鞭子

作者:侠不流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28 10:53:02
最新网址:www.biquw.cc

此时的郑畋内心是挫败的,他本以为经此一事之后,皇帝会有所改变,但他还是高估了少年皇帝的心性,顺风顺水继承了皇位,平日里又无烦事忧心,政事皆有他人处理,这样的人,即便再过几十年,心性也变化不了多少。

“郑卿,我打算明日就南下,这凤翔防务就交给你了,毋使巢贼南下!”

李儇显然不想在南下这件事上有过多的变故,所以在群臣皆赞同之后,即刻就定下了章程。

郑畋微不可查的叹了一口气,将挽留的话语吞进腹中,走了好,走了好,说起来自己也没有完全的把握能够守住凤翔,若是皇帝真的落入黄巢手中,那他郑畋,便是天下第一罪人。

整理好心情之后,郑畋上前一步,躬身一礼之后,直直的看向皇帝。

“微臣必不负陛下所托,人在则城在!”

郑畋话中的决绝之意,李儇自然是听出来了,对比张直方,李儇心中颇有感触,他略微躲开郑畋那赤诚的眼神,略带愧疚的说道:

“那一切就拜托郑卿了,卿有何求,皆可提出,我必允之!”

闻言,郑畋眉头微皱,开始思索起来,片刻后,他方才说道:

“陛下此去成都,山高路远,岭峭林深,臣的奏表来回两地,多有艰难,恐贻误战机,所以请陛下授微臣临机应变之权。”

闻言,李儇脸上顿时露出轻松的笑意,郑畋的要求,其实正与他的心意相符,所以他当即开口:

“郑卿之请,吾皆允之,中书舍人何在?”

已经草拟好诏令的萧遘听闻李儇召唤,走出列来。

“拟旨,此番讨伐黄巢,一切机要、战策、封赏,皆由郑卿定夺。”

“多谢陛下!”

郑畋连忙行礼谢恩,不给李儇反悔的机会,当然,最主要的是不想给田令孜机会。

果然,就在郑畋出声的同时,田令孜也开口呼:

“陛下。”

“阿父何事?”

“臣即刻草拟诏令!”

在李儇的好奇声还有萧遘的回答声中,田令孜微吐一口气,他知道此时出声已有些晚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讨伐黄巢的大权旁落。

但他宦海沉浮数年,知道一时的失利并不影响全局。只见他笑容满面的看向皇帝:

“快入夜了,陛下该休息了。”

“是快入夜了。”

李儇转头一看,外面的天色已微暮,如今大事已经谈论完了,其它的小事他也懒得去管,于是直接宣布退朝。

第二日,李儇启程南下成都,郑畋则是立即开始召集自己麾下所属的兵马,同时派传书给各藩镇,让他们即刻发兵,南下勤王。

而启程南下的李儇,也不知是何想法,居然不走大道,改走小路。

走小路,便意味着马车无法使用了,只能骑马和步行,而没有了马车,所有的东西都要靠马驮着,马匹一下就变得不够用了,数十车的财货还有粮草,足足动用了数百匹马。

就连牛礼这两百人的马,也只留了战马用以驮着战甲,其它的全都用来驮东西了,他没有离开,不是不想,而是不能,李儇见虎林战力,特地要求他们随行护卫,为了拉拢这两百人,还大发赏赐。

此时牛礼即便不想也只能跟着了。

最后,数千人的队伍,只有十几匹马可用,皆按身份高低分配,牛礼因是护卫主力,有幸多分得一匹用以骑乘。

进入小道之后,山势越发陡峭,树林越发茂盛,道路崎岖难行,行进速度越发缓慢,而田令孜又在一旁挥舞着马鞭,不断催促前行。

李儇被称为“马球皇帝”,自然有一身好马术,在这山道之上倒也没受罪,还撑得住,不过他的嫔妃就不行了,她们平日里也不怎么出门,出门也是仪仗齐全,马车俱备,哪里受过这种罪,被颠的左摇右晃,香汗淋漓,胃里翻江倒海,头脑昏沉欲睡。

不过她们至少还有马骑,其它随行的王公贵族只能靠着两双细腿,支撑上身的重量。

不到一个时辰,这些贵人们便满脸苍白,大汗淋漓,嚷嚷着休息。

田令孜则是心急如焚,若是将时间一直耗在这路上,他如何以最快的速度重新掌权?

玄宗朝的旧事,他可不想再经历一遍,说实话,他对自己的认知很明确。

所以他越想心越慌,手中的鞭子也越发张狂,谁要是敢停步,他便会策马上前,赏那人几鞭子。

就在他刚教训完一个小宦官之时,寿王李杰忽然停了下来,走到路边的石头上坐下休息,从他粗重的喘息声,以及那被汗湿的衣服,可以看出他是真的撑不住了。

田令孜回头一看,眉头一皱,策马上前,照顾李杰的两个小宦官一看,连忙想扶他起来。

“大王欲陷贼乎?起身!”

田令孜坐在马上,俯瞰着李杰,毫不客气的出声呵斥。

“小王脚痛,不得行,还请田枢密找一匹马来。”

李杰虽说是亲王,但他知道田令孜的地位不是自己能比的,也就没有反驳,而是小声的请求。

田令孜闻言,冷笑一声,手中鞭子毫无征兆的挥动起来,结结实实的打在了寿王李杰的背上,口中还出言讽刺道:

“无马,有鞭!尔要否?”

挨了打的李杰不再言语,只低头掩饰着自己怨恨的眼神,在小宦官的搀扶下缓缓起来,回到队伍之中,一瘸一拐的向前走着。

牛礼看那年方十三的寿王确实有些可怜,当即策马上前,请他上马。

“多谢将军。”

有马骑,李杰自然不会客气,对牛礼道了一声谢后,便顺便聊了起来。

“不知将军姓名?吾必报之!”

“大王不必言谢,我乃夏绥虎林军军使刘克之麾下押衙,姓牛名礼。”

“夏绥?吾记得长安与夏绥有近千里之遥,将军怎来此处?”

李杰十分好奇的问道。

“此事说来话长,我奉……”

———

李儇离开之后,郑畋除了在等待诸镇或南下或北上,还得知了有大量的关中禁军散于各地,他当即命令收拢残兵,一时间,凤翔兵马突增数万。

而他在收拢残兵,壮大实力之际,长安城中再次传出一个消息。

在广明元年十二月十三日,黄巢于大明宫含元殿登基称帝,国号大齐,建元金统,并大赦天下,原大唐官员,除三品以上者,皆可留任。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郑畋心中大喜,因为黄巢此举,实为自寻死路,看着手下规模日渐壮大的军队,他对于平定黄巢,恢复河山,更有把握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