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明元年七月初,在诸镇兵马的共同努力之下,李国昌父子的残余势力彻底被清扫干净,肆虐河东两年余的沙陀之乱,被彻底平息。
李琢与郑从谠书写的战报到达朝廷之后,皇帝大喜,宦官欢呼,百官庆贺,不过两日,便定下了赏赐。
半月之后,朝廷的封赏文书到达河东,此时的汝州军早已经回师晋阳,诸葛爽与李琢二人一同迎接天使。
此战,吐谷浑赫连部阴山都督赫连铎,卢龙军节度使李可举,一人收复云中,一人收复蔚州,可谓是首功,诸葛爽也因击败李国昌父子主力,获得沙陀牙旗,功劳仅在二人之下。
这三人,功劳最高,所以赫连铎得封大同军防御使加云州刺史,他的部下白义成担任蔚州刺史。
李可举依旧是卢龙军节度使,官升侍中,不过这只是虚职,侍中可是门下省最高长官,不可能让一个地方节度使实际任职,即便朝廷愿意,节度使本人也不愿意。
所以这只是一个虚荣,但是有用没有就全看自己怎么想了。
至于诸葛爽,封振武节度使。
至于其它的,朔州刺史给了临阵倒戈,还充当带路党的沙陀部军使米海万。
其它的河东诸镇只给了钱财赏赐,而且用的还是抄了李国昌父子大本营所得的财货,其余的封赏,一点没有。
最可笑的是,三大招讨使中,郑从谠依旧任河东节度使,诸葛爽任振武节度使,而李琢,却是被朝廷以“贪墨军资,行事过专,以致大军为竞全功。”为由,将其贬为刺史。
此次大军与李国昌父子多次作战,李琢并未表现出其作为李晟之孙应有的军事才华,不仅多次被李克用击败,还在合围之时延误了战机,让李国昌父子二人突围而出。
最后让诸葛爽捡了一个大便宜,那群沙陀兵,本就是一支哀师。
不过也证明了李琢此人的名头与实际能力并不相配。
圣旨达到的那一天,自然也是代北行营解散的时候,天使收回了中军大纛,解除了三个招讨使的职位,命诸镇兵马各归本镇。
对此,河东将领十分高兴,河东是富镇,但打了两年仗,各藩镇兵马又时不时的作乱,每次都会劫掠大笔财货,现在的河东已经没有余粮了。
现在事情已经平了,所以在各归本镇的命令下来的第一时间,他们便奉上些许钱财,言充作盘缠,请诸镇客军即日启程,离开河东。
而刘克之也十分高兴,因为诸葛实现他的承诺,没有丝毫打折扣的将刘克之的功劳报了上去,而且朝廷居然也没有打折扣,算他军功三转,加从六品飞骑尉,每年六十石的俸禄。
又因诸葛爽的推荐,他升官为胜州刺史,胜州是振武节度使麾下,也就是说,他依旧是诸葛爽的手下。
“哈哈,三郎此次官升刺史,出镇胜州,我等也该称一句使君了!”
汝州大营,刘克之依旧住在十将营帐之中,杨师厚捧着官袍和印信,牛礼拿着告身文书,喜气洋洋的跑了进来。
看得出来,二人十分兴奋。
这是正常情况,毕竟刘克之升官,也意味着他们也要升官了,最起码也能得个十将的职位,等刘克之扩军之后,军使也不是不可能的。
“放在一边吧,过两日还要交还给天使。”
相比于二人的兴奋,刘克之只是淡淡的瞄了一眼,语气也是不咸不淡。
“这是为何!”
二人脸上的喜色一滞,对刘克之的话感到十分不解,他们不相信朝廷的封赏怎会无缘无故的收回去。
“李国昌父子叛乱之后,振武节度使由吴师泰暂代,如今仗打完了,吴师泰没有去处,便鼓动军民上表留后,朝廷答应了,改任节帅为夏绥节度使,持节、开府仪同三司,而我则暂时去职,等节帅上任之后再做安排。”
说罢,刘克之看着杨师厚手上的官袍,不由得感叹了一句。
“真漂亮啊!”
———
三日后,汝州军,现在该叫夏绥军了,从晋阳开拔,前往夏绥。
此番诸葛爽赴任夏绥之前,遣散了千余汝州兵,因为他们皆有家人在汝州,所以并不愿意留下,诸葛爽也没说什么,直接放他们离开。
而那两千多的东都兵,本就不是诸葛爽的军队,自然也回转东都。
但即便走了将近四千人,大军的数量却几乎不变,毕竟大军收编了两千沙陀骑兵,还有数百辅兵,又精挑细选了一些其它藩镇不愿意收容的俘虏,最后又凑出了一万正兵。
这些沙陀兵,就不同于募来的汝州军了,诸葛爽对他们可没这么客气,直接让他们带着家人一同前往夏绥。
“克之,此番是我对你不住!”
行军途中,诸葛爽召刘克之在身边谈话,语气恨恨,显然对朝廷的安排并不满意。
这是自然的,夏绥节度使全称是夏绥银宥四州节度,而振武节度使则是麟胜二州节度,从表面看来夏绥节度使的地盘大多了。
但事实上,两者的地盘其实差不多,而且夏绥还真比不上振武,麟州也就罢了,就说原本应刘克之出镇的胜州,却是物华天宝的好地方,地处黄河河套区域之内,借着黄河水利,此处不仅是河运要道,更是产粮之地,同时畜牧业也十分发达,乃是振武的经济支柱。
所以本来在得知自己出任胜州刺史的时候,刘克之对诸葛爽十分感激,那里也算是一份王霸之基,有粮就有钱,有钱就有兵,有兵就有势,而且畜牧发达,可拥有大批的骑兵。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此时的振武没有多少地头蛇,收拾起来比较轻松,完全符合野心家的需求。
而夏绥就不同了,虽然是四州之地,同样是产粮和畜牧兴盛之地,但其中的地头蛇太多了,节度使十有八九会被架空。
即便诸葛爽有一万甲兵,但那四州刺史手上的兵马也不见得少,又皆是当地大户,诸葛爽即便能得一时之势,但最终也只能是选择那些地头蛇合作,如此,刘克之的发展势头只会大大减缓。
“节帅言重了,是朝廷言而无信,吴师泰小人当道。”
刘克之一开始确实有些不忿,但现在已经看开了,说到底还是实力不够,不然谁能和自己争,所以他目前最要紧的,还是发展。
“我等灭了李国昌父子的势力,却被那吴师泰捡了一个便宜!”
诸葛爽语气中满是不爽,振武先被李国昌父子收拾了一遍,其中最大的就是他们的势力,如今又被各藩镇洗了一遍,其中的地头蛇都被收拾的差不多了,正是将其完全掌握手中的好时机。
这种浅显的道理,诸葛爽做了这么多年的汝州节度使,自然也是懂得的。
“不过夏绥也不错,如今我升为节度使,朝廷加我开府仪同三司,可开府建衙,虽不能直接让你出镇一州,却也能将你升为军使,等到夏州之后,我便正式任命,将镇兵全部划给你,再给你一千沙陀骑兵,时机成熟之后,我保你出镇银州!”
诸葛爽言之凿凿,刘克之现在虽已处之泰然,但也不得不装出一副惊喜的模样,叉手一礼。
“多谢节帅。”
对于刘克之的表现,诸葛爽很满意,刘克之的表现他其实都看在眼里,从收复虎林都开始,到对阵沙陀,都给了他不少的惊喜,是个人才。
而人才,一直都是诸葛爽所渴求的。
“好好!”
诸葛爽开怀大笑,伸手拍了拍刘克之的肩膀。
“我蹉跎半生,方成一镇节度,可开府建衙,已算位极人臣矣,但到底出生寒微,比不得李琢那些世代公卿,你别看他如今被贬,但他们……”
说到这里,诸葛爽语气一顿,又长叹一声,再次拍了拍刘克之的肩膀,一切皆在不言中。
“克之于我,可谓肱骨!”
广明元年九月,诸葛爽大军抵达夏州,正式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