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唐末,做昭武帝 第29章 好学的杨师厚

作者:侠不流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13 22:20:18
最新网址:www.biquw.cc

沙陀兵确实老辣,纷纷开弓射箭,但奔马射箭,确实不准,即便是经年老兵也是如此。

这玩意儿,得看天赋,苦练能练出一个好箭手,但却练不出神箭手。

两边的骑兵手上功夫差不多,不过沙陀兵的骑术比汝州军的好多了,双方中箭者寥寥。

而汝州军装备精良,即便箭矢及身也无多大伤害,不少人身上挂着箭杆子都还能活蹦乱跳的骑马追驰。

而与之相比,沙陀兵就惨的多了,他们的装备比不上,即便骑术上佳,也有不少人被汝州游骑射落马下。

不过骑兵将沙陀兵逐走之后,并未反击,而是返回本阵。

眼看骑兵飞驰往还,踩得泥土、草根飞溅,勾得杨师厚心驰神往,恨不得自己也是其中之一,在阵前策马引弓。

可惜,即便是在统领一营之前,他也是重骑兵,这种活,他干不了,其实也不能说干不了,而是马受不了。

此时见骑兵未曾追击,连忙回头看向刘克之,眼中满是好学的光芒。

“此时我军占了上风?为何不乘胜追击?”

对此,刘克之自然不会拒绝,都是兄弟。

“两军虽都是游骑,但沙陀兵只穿了两层甲胄,一层皮甲,一层轻甲,而我军却是穿了三层,战马负重奔驰,很快就会被拉出距离,而一旦远离阵营,沙陀兵一拥而上,不是自讨苦吃?所以将他们驱逐,不使骚扰大军两翼即可。”

刘克之说着,还抬手指向远处,有几团不大的烟尘升起。

“你看那边,大军作战,最怕意外,故必有斥候查探四周,防止埋伏。若我军正在死斗,却有一军忽从侧翼袭来,乱了军心,便是覆亡之危。远处那些烟尘,应是两军斥候在缠斗。”

杨师厚目力不错,刘克之一指,在他的丹凤眼中,一队骑士正在数百步外驰骋。

而他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那为何我军不动,任由沙陀骚扰?”

对于好学的人,刘克之总是宽容的,汝州军中,谁人不知他和杨师厚关系最好,在成为义兄弟之前,两人本就是知交好友。

要杀董继宗的时候,杨师厚二话不说就帮忙了,这也是刘克之一当上十将便提拔他当副将的原因。

此时对于他这种认真好学的态度,刘克之感到十分的满意,觉得自己并没有看错人,心情大好之下,讲解也越发的有耐心。

“你看,沙陀军应有六千人左右,不过后面有帮穿皮甲的,连认旗都没有,一看就是用辅兵充数,数量大概在两千左右,也就说他们的正兵也就四千,而我军兵力万余,直接压上去就能稳赢。”

“但是骑兵的数量就相反了,我军除了节帅的八百亲军之外,只有两千骑兵,而沙陀却是全员骑兵,即便是胜了,他们也可以快速撤离,保存实力,节帅应该是想要将这些沙陀兵全部留在这里,此时正在诱敌深入。”

“兵法要义便是以强击弱,扬长避短,在骑兵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袭扰引诱,让敌人失智,欲以短击长,才是最好的办法。”

新任副将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又不住的观看着双方兵势,细细的体会刘克之话中关窍。

随后他又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

“三郎,你是怎么点出人数的?我点了半天,密密密麻麻的,头都点昏。”

刘克之有些无语的看向杨师厚,好家伙,平日里吹的自己什么都懂,今日上阵一看,他就是个新手,纯新手,毫无疑问的新手。

“你个假老练,你不是和我说你家中也是世代从军的,学过兵书战阵的嘛?”

杨师厚有些尴尬的低下头去,幸亏脸上带着面甲,看不见他现在的表情。

见他这副模样,刘克之哪里还不明白,这厮是吹牛的。

没办法,这年头的阶级等级还是比较明显的,双方交友除了门第,学识和见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而杨师厚能从颖州一路游历到长安,除了靠手上的刀,还有这一路上的见识以外,便是这张能面不改色吹牛的脸。

“我怎么就信了你的那些鬼话?”

听到杨师厚那不好意思的笑声,刘克之有些好笑,他学识不错,但对这个时代的见识不够。

而杨师厚虽然没啥学识,但他千里游历,认识了很多人,最不缺的就是见识。

二人聊天的时候,他就是靠这些,将刘克之唬住的。

轻呼出一口气,刘克之抬手指向沙陀军和己方。

“看旗,一支认旗代表一火,一个大旗便是一都,而中军的大纛和旁边的牙旗,便表示了主帅!”

说着,刘克之又指了指身旁亲兵扛着的旗帜,黑底红字,右侧上书:

“大唐汝州虎林都。”

而中间则是一个大大的刘字。

这是虎林都大旗,亦可算是认旗的一种,主要用来表明军队主将的身份,随着主将而移动,好处是可以让麾下士卒能够看清自己的主将,坏处是敌军也能看清楚。

而在中军处,高台旁,有两根大旗,一根长达两丈八左右,一根稍短,有两丈四,长的那一根便是大纛,顶部装饰有旓,也就是牦牛尾,同样的黑底红字,四周镶有黄边,上面绣了四象图案,整面旗只有一个字:唐!

这支旗在唐军中只有两个人有,都招讨使李琢,北面招讨使郑从谠,以诸葛爽副招讨使的身份,是没有这根旗的,这是主帅的旗帜,而他是副帅。

只是郑从谠年事已高,无力带军征战,便将此旗借给了诸葛爽,让他能够指挥代北行营北面诸镇,因为即便他是副帅,但在主帅已经到任的情况下,其它藩镇完全可以不鸟他。

当然也不排除郑从谠也有想拿些军功的想法,毕竟顶着他的旗,军功自然要分他一份。

而短的那一根名为牙旗,这就是诸葛爽自己的了,也是诸镇节度使最常用的旗帜,上书诸葛爽的名字和职务,表示这支军队的主帅是谁。

其实中军大纛诸葛爽也能用,只是不能用单独的唐字旗,只能写他的最高职位,如什么防御使,什么节度使一类的。

单独的唐字旗,是朝廷任命的主帅才能用的,在战争时发下,结束后收回。

在没有中军大纛的时候,短一些的牙旗也能起到标识中军,稳定士气的作用,两者其实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表示了名正言顺的区别而已。

云中城周围百里皆是平原,几乎一马平川,左右都藏不住人马,此时双方的游骑或许是累了,远方的烟尘暂歇,又游了两圈之后,各回本阵,只留下几个小队散在远处,继续警戒着。

不过片刻之后,双方的战阵都开始移动起来。

原本相隔数里,现在不过相隔五六百步,刚好够步卒冲锋,也刚好够战马从起步进入冲锋状态。

“看来节帅的计谋成功了,对方不打算跑了,接下来就看我们能不能将这些沙陀兵全部留在这里!”

听到刘克之的话之后,杨师厚默默的攥紧了手中的马槊,眼睛死死的盯着对面的沙陀兵,在这个距离之下,他可以清晰的看到对面沙陀兵脸上的狰狞表情和赤红的眼球。

“变阵了!”

随着刘克之的提醒,杨师厚看见对面沙陀阵营之中,左右两翼的骑兵缓缓移动起来,慢慢的张开,形成松散的队形向着汝州军左右两阵移动。

“一千多的骑兵就想和我们对阵,这些沙陀人还真是胆大!”

杨师厚默默的点着数,两股骑兵有四支大旗,也就是四都人,人数在四千左右,也就是说左右两阵各对付将近两千的骑兵。

心中想着,他又抬头看向前面的外镇兵,左右两阵分别由外镇兵和东都兵组成,他们被分到了外镇所在的右阵,共三千人。

“这些外镇兵不知道能不能行啊!”

虽然从沙陀的试探中知道这些外镇兵不是新兵,但杨师厚心中还是有些担心。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