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发钱,除刘克之以外,虎林都一千零九十人,个个得赏。
而对于跟着自己的六火人,刘克之也一一安排下去。
按汝州军制,刘克之将虎林都分为两营,自领一营,五百人,手下九人为队正,原队正为队副,队副为火长,火长为正兵,有功则升,无功则降,又领一百人为亲军。
上书将杨师厚升为副将,统另一营,共四百九十人,又抽十个辅兵凑齐五百人,牛礼和符存皆为队正,其余人或为队正,或为火长。
自从吞并,或者说被吞并后,刘克之便不是骑兵,而是步兵,而昭义步兵天下闻名,定有其独到之处,他也正好学习学习。
可这不学不知道,一学他就发现这昭义步兵之所以能够闻名天下,不只是将士用命,战阵娴熟,更多的与他们的军制有关。
如今天下军制,大多是十人一火,五火一队,若干队为一都,若干都为一军。
而昭义兵不同,他们是每三人“自相得意者”结为一小队,每三小队为一中队,每五中队为一大队,设队正一人,队副一人,执旗一人,左右傔旗各一人,共五十人。
这种军制,士卒更加默契,调度也更加灵活,军心也更加牢固,在陷入苦战之时,这样的军队往往能够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可惜,这种军制不适合冷兵器时代的大规模作战,只能作为奇兵或亲军,保护主将或者偷袭作战,以及截断粮道之类的。
刘克之并非单独的兵马,虎林都挂在诸葛爽的汝州兵下,这种军制目前对他来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昭义兵又是新附,用这种军制,不利于他的掌控,所以刘克之即便知道这种军制的好处,也只能舍弃,打乱众人,又多设一伍长,以原昭义兵火长充之。
至此,刘克之麾下虎林都军制,五人一伍,两伍一火,五火一队,十队一营,两营一都。
人数一多,难免事繁杂,首先便是辅兵不够,原来六火人,一火五个辅兵,共三十个辅兵,又抽了十人作正兵,辅兵只剩二十人。
如今千人,又加设了伍长,要派三个辅兵,如此一火便要有六个辅兵,千人百火,辅兵就要六百人。
幸亏吃饭是和大军一起吃,不然就这千人的吃食,都得烦死他。
又幸亏这千余昭义兵还带来数百辅兵,刘克之又在诸葛爽哪里扣了几百人来,不仅将人数补齐,还加设了火头军,至于辎重营,暂时由辅兵充任。
而且这些老兵油子也知道装备器械的重要性,没有将身上的主要的装备给卖了,只是少了一些辅助装备,刘克之又跟杨师厚借钱在后勤那将这些装备全部补齐。
至此,整个虎林都才算是真的成军,可以作为一支单独的军队存在,具备单独作战的能力。
在完善军制之后,刘克之打算练兵,诸葛爽也给予一些支持,但也不多,只能每五日一小练,十日一大练,刘克之每次都亲自带着虎林都出操。
这不是为了监督,而是使每一人皆认识自己,加强自己的声望,使得他的命令能够得到有效的传达。
就这样过了一个月,虎林都才粗粗练出一些模样,可以参与一些小规模的战斗。
———
时间来到广明元年四月,招讨使李琢还未到任,而新任河东节度使郑从谠已是轻装简行,来到了晋阳。
这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名符其实的宰相,不是那些因外放临时加的官职。
其人出身荥阳郑氏,会昌二年进士及第,历任礼部尚书,吏部尚书,于乾符五年拜相。
今年已六十余岁,但依旧精神镌铄,气度不凡,其一至晋阳,便以河东节度使的身份将张彦球从军营中提出,又以“兵乱非其本心”之由,赦免了他的罪过,并正式任命他为晋阳府马步都虞侯。
但事情并未就此结束,他命张彦球亲自将那带头裹挟他作乱,杀死前任节度使康传圭的军士亲自处死,让张彦球只能唯他命是从。
又对其它军士好言安抚,并发下赏赐,不过电光火石之间,他便将河东军收为己用,其人手段,可见一斑。
而这只是他发难的一个小前奏而已,他的主要精力,放在了重建晋阳幕府之上。
他虽是轻装简行而来,却带了许多人,皆是他的学生故旧,最次都是进士,还有不少人皆是朝廷的清贵官员。
这些名士也不嫌弃官小,一个个乐呵呵的就这么上任了晋阳府衙的中高级文职。
郑从谠的这些动作,看的诸葛爽感慨不已,又对那些幕府官员十分眼馋,可惜,没人瞧得上他,即便他设宴宴请,也只会在郑从谠的带领下前来,若郑从谠不来,诸葛爽一个人也请不动。
而有这些人在,加上张彦球的依附,郑从谠又提拔了一些郁郁不得志的将领,他在河东的地位越发稳固。
而此时,朝廷再下诏令,加郑从谠为代北行营北面招讨使,诸葛爽为东北面招讨副使,太仆卿李琢为蔚朔招讨使,东北面招讨使,都招讨使。
这下郑从谠成了李琢未到任的河东最高军事长官,原本与他同级的诸葛爽也低他一头。
而在朝廷诏令下来的第一时间,郑从谠下令检阅诸军,诸军在城外列阵,此时兵力已达六万余人,军队蔓延数里,旗帜遮天蔽日,看的郑从谠连连叫好。
而诸葛爽则沦为陪衬,神色难看的回到营中,召集诸将议事。
“参见节帅!”
刘克之一入营中,见礼之后,自觉站到外镇兵那一堆将列之中,诸葛爽点了点头,并未说话。
不多时,众将皆至,诸葛爽命亲兵守卫营门后,幽幽开口。
“今日郑从谠检阅诸军,克日便会发兵北上,我军最后出发,那李琢此时也已至岚州,不日抵达代北,我作为大军副帅,却直到现在才听到这个消息,这二人还真是滴水不漏!”
说着,诸葛爽不自觉的拍了一下胡床扶手,显然心情十分不爽,不然平日里做派文雅的诸葛爽,不会如此失态。
“欺人太甚!”
见老大都发火了,底下诸将也同仇敌忾的喝骂起来,而且他们也确实感到不满,毕竟两人这番做法,摆明了不将汝州军当一回事,也不打算带他们玩。
大军一路从汝州北上,本就是为了立功领赏,如今被排挤在外,自然感到不满。
一时间,营帐内吵翻了天。
“好了!”
诸葛爽拍了拍桌案,诸将方才安静下来,全都期待的看向诸葛爽。
“听我命!大军启程之后,直奔云中!”
诸将闻言,哪里还不明白,诸葛爽也不打算和他们一起玩了,反正李琢再怎么打,那李国昌父子的大本营都是跑不了的,汝州军直插云中,只要打下这座千年雄城,还怕没有功劳?
即便没有打下,只要牵制住城中士卒,不让其对李国昌父子进行支援,也是一份不小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