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唐末,做昭武帝 第14章 长陵金兰

作者:侠不流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13 22:20:18
最新网址:www.biquw.cc

“我二人志向已明,不知赞贞欲往何处?”

刘克之话语出口,杨师厚手扶横刀,目光灼灼的看向愕然的牛礼。

他没想到,面前这两人居然如此大胆,但他也只是惊讶一瞬之后,脸色便恢复如常。

随后他的目光投向对面的长陵,有些怔怔出神,良久之后,方才回过神来,悠悠开口。

“我来长安,本就是为报国,如今权宦当政,报国无门,二位心有换天之志,又怎知我无安民之意?!吾自当以英雄事之!”

闻言,杨师厚转头看向刘克之,见他点头之后,方才放下扶在刀柄上的手。

探得二人心意,刘克之也开口道出自己的想法。

“当今即位之时,关东大旱,天下鼎沸,如今黄巢南下,肆虐南方,破城掠财,巢贼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更多,去岁更有沙陀叛乱,天下彻底沸反之际,不会太远了。”

“如今我等投诸葛爽麾下,正有立功之机,需得牢牢抓住,方能在天下大乱之时成就一番功业。”

二人听着刘克之的分析,心中惊讶,黄巢肆虐南方的消息,他们自然也是知道的,但他们也知道朝廷已经发兵镇压,想必很快就能平定,毕竟就连王仙芝也已死在朝廷手中,一个跟着王仙芝的黄巢,不过是个秋后的蚂蚱。

看着二人的表情,刘克之就知道二人并不太相信他的说法,不过这是见识的局限性,怪不得二人。

毕竟当权者从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而刘克之这类人却能从历史看出民众的忍受极限。

长久的饥饿,朝廷的不管不顾,家人接二连三的死去,欠下巨额贷款,好不容易熬到开春,却发现家中连种粮都没有了,此时的绝望,在有人带头之后,便会转化为席卷天下的怒火。

这股怒火,会烧掉大唐的最后一丝体面。

而在这股怒火的加持下,黄巢不仅不会被唐军所败,还会一路连克州府,直至攻破长安。

黄巢的称帝,会让本就逐渐离心的各个藩镇,彻底挣脱羁縻,奏响大唐的送葬曲,拉开五代十国的序幕。

如今已算是乾符六年了,而黄巢攻进长安的时间,就在明年。

留给刘克之的时间,不多了。

他要在这小两年的时间中,拉起一支足以让他自立的兵马。

而当前的目标,是在诸葛爽麾下立功晋升,从而拥有一支完全忠于自己的人马,人数最好是在八百人及以上。

这个目标,说实话,有些困难,毕竟如今的诸葛爽只是一个汝州防御使,手中实际可用兵力应该在五千到八千左右,他麾下完全忠于他的,都不一定有八百人。

见二人沉默,刘克之等了一会儿,让他们消化消化后,方才开口:

“二位兄长,我三人共诛权阉,已是共经生死,可谓是患难之交,未来还要同赴边镇,需得同心协力,患难相扶。”

“不如就在这太祖高皇帝陵前,义结金兰,如何?!”

义结金兰之举,是中国极为常见的现象,不仅是古代,就连近代也有。

古代比较著名的,就是刘关张三结义,而现代,便是伍豪先生与吴国贞,蒋中正与李宗仁。

而距离刘克之最近的,最出名的,当是赵匡胤的“义社十兄弟”了。

而且三人现在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又即将一起前往诸葛爽麾下打拼,人生地不熟,结为一党,是如今的最优解。

心中明白的杨师厚和牛礼自然也无异议。

刘克之本人的品行如何,就连与他相交年余的杨师厚也没有完全认知,牛礼就更不用说了。

但刘家人的口碑一直都不错,只要自己识趣,下场一般都不会凄惨。

而且带头大哥如此上进,有换天之志,还怕没有出头之日?

而刘克之心中也是欢喜,单打独斗,必败之莽夫也,众筹创业,才是奋斗的常态。

杨师厚此人他是了解的,其人不仅武艺高强,而且颇有谋略,对带兵也有一番自己的理解,是个难得的人才。

至于牛礼,虽然相识不长,但这几天的接触下来,也是个胸有锦绣之人,对于民生和军事,颇有一番认知。

一句话,二人皆是难得的人才。

长陵残垣断壁,一片荒芜之景。

唐,乾符六年元月二日,汉太祖高皇帝长陵。

三人各有心思,却都割下一角袍服作纸,当场研墨书写金兰谱。

捻土为香,聚石为案。

面向太祖高皇帝长陵,三人以年龄排序,牛礼今年十九,为长,杨师厚十八,次之,刘克之十六,再次之。

三人之间,虽然牛礼以年龄为长,但实际上,却是以刘克之为首。

盖因无论是联络张承业,还是杀人后前往汝州,都是刘克之拿的主意,而杨师厚早就隐以下属自居,如今又听刘克之言语,对其眼界智虑感到惊叹,所以在遭遇到无法挽回的失败之前,二人目前以刘克之的意见为主。

尤其是如今在长陵之前,刘克之这个汉太祖高皇帝之后,自非常人可比。

三人面向长陵,恭拜而跪。

刘克之率先盟誓。

“太祖高皇帝神灵殷鉴:”

“汉室倾颓,复又再兴,光武气冲霄汉,昭烈志存千秋,宋武气吞万里,今有不肖子孙刘克之,应为太祖少子,淮南王刘长之后,愚智寡能,上不能安家,下不能存身,竟受宦竖逼迫,出逃河洛。”

“今得同志兄弟杨师厚,牛礼二人帮扶,义结金兰,戮力同心,意继光武,昭烈之志,效宋武之举,得以上报宗庙,下救黎民百姓,安定国家,重兴汉室,不坠太祖之名。”

“今立此誓,三人结为异姓兄弟,一愿同心同德,福祸相依,患难相扶;二愿肝胆相照,不弃不离,生死相托;三愿道义为基,不因名利相轧,不以才德骄矜。”

“异体同心,绝无二志,皇天后土,祖宗神灵,我太祖高皇帝殷鉴之。”

“此心昭昭,天地应知!如违此誓,千夫所指!天人共戮!死无全尸!”

随后,杨师厚与牛礼也相继起誓。

誓罢,三人互换金兰谱,点火焚烧之后,抽出短刀,以水代酒,歃血为盟!

随后互相作揖,互称兄弟,至此,礼成!

时年一月,本应天寒地冻,但礼成之后,霎时,风云变幻,狂风呼啸如虎,云气聚如长龙。

天地异变,刘克之神色如常,杨师厚心情激动,牛礼面带惊讶。

“走吧。”

衣衫猎猎,长发飘飘,三人收拾香案,纵马向东。

此时,风散云去,艳阳高照,大放光明,正是:

弓背扶光剑气长,西风走马向洛阳!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