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去请皇后 第70章 实验

作者:湛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6:16
最新网址:www.biquw.cc

这几天姚睿不太开心,因为贺若瑾把陈静姝和李珏霜抓走去上数学课了。

这就导致现在他的秘书团少了两个人,其他人的工作量都增加了一些。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贺若瑾要忙的事情实在太多。而后宫的宫务又不少,所以只能放权了。在这之前,必须给她们恶补一些数学知识,防止被人忽悠了。

以至于姚睿想着要不要再找一些人来当秘书,给自己分担任务。

但仔细想想,现在也没太多人可用。毕竟还没培养出忠于自己的班底。

前朝没人,能用的就只能是太监了。

可问题是用太监的话,别的先不说,太后那一关肯定是过不去的。

毕竟前面唐朝怎么亡的历历在目,他现在要是提出让太监干政,估计太后得跟他拼命。

……

中午回到凤仪殿吃饭的时候,姚睿跟贺若瑾说出了自己的烦恼。

贺若瑾想了想:“急什么?等几年后,若能一举击溃辽国,军威鼎盛之时,顺势组建内阁就好。到时候兵权在握,他们翻不起浪花。”

姚睿听后认真思考了一下:“问题是……怎么能保证不发生明朝那样的结果?”

“你可别误会了,明朝制度是很强的。”贺若瑾解释道,“崇祯在位时期,都快要亡国了,内阁级别的高官说换就换,说杀就杀。明朝灭亡最大的原因是君臣之间的战争白热化,导致君视臣为草芥,臣视君如仇寇。这一点从朱元璋时代就开始了。”

“那倒是。”姚睿点头表示赞同,“洪武大逃杀搞得血流成河。我要是穿越到他的时代,宁可造反都不当他的官。太他妈吓人了。”

贺若瑾听后轻轻笑了笑:“说到底,他们家的人都一脉相承,跟臣子站在对立面,出了事儿第一时间甩锅。这种作风没有哪个臣子愿意效忠。清朝就吸取了教训,一个比一个会收买人心。雍正肯为田文静撑腰,慈禧也愿意给曾国藩站台……臣子不担心自己被卸磨杀驴,自然愿意用心办事。”

姚睿靠在椅背上,若有所思:“嗯,说起来现在陈启明算是一个自己人。其他的……还要看看再说。”

“其实你这些嫔妃的娘家也都是可以拉拢的对象。只不过现在不合适,等仗打完了,展示了力量,军队握在手中,就是合适的时机了。”

姚睿双手环抱在胸前点了点头:“所以现在还是先想办法搞钱吧。”

“不必担心,以后皇商的规模越来越大,钱不会是大问题,关键是你要掌控户部。”贺若瑾说道。

“那也是战后了,现在还指望着江上阳给我筹集粮草呢。”姚睿摆了摆手,“也趁着这段时间观察一下吧,看看哪些人值得拉拢和培养。”

贺若瑾点了点头:“嗯。”

两人正聊着,巧凝步履匆匆地走了进来,手中捧着一个青釉扁圆瓷盒,另有一张写满字的纸笺。她将东西恭敬地递给贺若瑾。

贺若瑾打开那张纸看了起来,姚睿好奇的去拿那个瓷盒:“这又是啥新鲜玩意儿?”

“别动!”贺若瑾突然低喝一声,“那些还没实验过。”

“实验?啥玩意儿?”姚睿被她这突如其来的严肃吓了一跳。

贺若瑾将手里的纸放下:“天花疫苗。这几天我家庄子上的工匠已经在建造军营了,我让他们先制作一批简易茅草屋。你让刑部从各地给我弄一百个死刑犯过来。”

姚睿瞬间明白了她的意图:“你要用死刑犯……试药?”

“别无他法。”贺若瑾表情平静无波,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理性,“这个时代缺乏精密的培育和检测设备,直接进行人体试验是验证效果,降低大规模接种风险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径。”

虽然话是没错,但姚睿听到之后还是下意识的有些抗拒。

不过他并没有拒绝,这个时代,天花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传染病,如果能研发出疫苗,花费再大代价都是值得的。

若能成功,挽救的将是千千万万条性命,包括他自己和他在乎的人。牺牲百名死囚,换取千万生民的希望……这个冰冷的算术题,答案不言而喻。

“牛痘?”他好奇的问道。

贺若瑾摇了摇头:“牛痘的致死率也不算低,这是培育几代之后的人痘,理论上说能将致死率控制在零点五以下,但是……”

“行,明白了。”姚睿干脆的点了点头,“明天我就安排这个事情。”

虽然这事儿多少有点不人道,不过凡事以大局为重,只能先苦一苦那些死刑犯了。

说着,他又看了看面前那个扁圆的瓷盒:“那玩意儿就别在宫里放着了,有点危险。”

贺若瑾突然笑了,带着些逗他的心思:“不放在宫里才危险。万一跟我预想的有误差,一旦被人打翻了就可能引发一场瘟疫。”

“不是,关键这东西放在宫里我总感觉瘆得慌。”姚睿有些发毛。

“让巧凝保管就好了,万一有泄露她能看出来。而且她住的偏殿也没人敢随便进去。”贺若瑾笑呵呵的说道。

这倒是实话,巧凝是未来的嫔妃,这一点所有下人都知道,没有人敢未经同意随便进入她的房间。

无奈之下,姚睿只能同意。

一来他很信任贺若瑾,二来,这东西放在外面确实也不安全。

只不过没想到她居然连这种东西都搞出来了,真不知道以后还会有什么惊世骇俗的东西问世。

-----------------

第二天下午,结束了工作之后的姚睿把刑部尚书袁志鹏叫来了宸光殿。

袁志鹏今年四十五岁,是三省六部长官里面最年轻的一个。

他的父亲是桐国公,曾经跟着太祖纵横沙场。于六年前去世,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其他全是女儿。

而且袁志鹏自幼不喜兵道,但学习很好,早早通过科举入仕,本身才干不低,再加上父亲的帮助,顺利做到了刑部侍郎。

不过此人性格有些死板,再加上家庭背景足够硬,谁都敢怼。

六年前他父亲去世,继承爵位之后,太宗皇帝亲擢他为刑部尚书。

袁志鹏进来之后首先恭敬的行礼:“臣,袁志鹏,参见陛下。”

“嗯。赐座,看茶。”姚睿抬了抬手。

“谢陛下!”袁志鹏抬起头,随后就看到穿着半袖短裤,光脚踩在木地板上的姚睿,顿时脸色一变,拱手道:“陛下!君臣奏对,乃朝廷重仪。陛下岂可如此衣冠不整,赤足见臣?此非礼也。有失天子威仪。”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