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去请皇后 第62章 报纸燎原

作者:湛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1 23:36:45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姚睿拿着格斗斧和大枪离开实验室,直接跑到健身房招了招手:“英儿,来。陪我过两招。”

张英答应一声,从跑步机上跳下来,一路小跑过来。

其他嫔妃一看有热闹,纷纷停下手里的动作凑了过来。虽然这俩人每次切磋都以张英失败挨揍为结果,但过程还是很有意思的。

“去拿把刀。”姚睿摆了摆手,“今日模拟战场实战。”

“是。”张英答应一声,去旁边兵器架上挑了一把没开刃的长刀。

姚睿则是用牛皮带将斧头刃口包裹起来,防止伤到她。

甩了两下以后,对张英勾了勾手指:“准备好了就攻过来。”

深知姚睿身手的张英不敢怠慢,低喝一声,脚下发力前冲,两步欺近,手中战刀带着风声直劈他肩颈。

姚睿侧身滑步,手中格斗斧顺势向外一拨,“铛”一声脆响荡开刀锋。电光火石间,他手腕一翻,斧头下探,精准地勾向张英膝弯。

多亏斧刃裹着厚牛皮,否则这一下足以切入骨缝。

张英只觉左腿一麻,不受控制地被向前带出,瞬间被拉成一字马,“噗通”坐倒在地。

亏得她筋骨柔韧,若是普通士卒,这一下关节非废不可

姚睿动作毫不停滞,勾回斧头的同时已借势旋身,下一斧裹挟着风声,直劈张英头顶。冰冷的斧面堪堪停在她额前寸许。

姚睿收回手:“再来!”

张英点点头,继续挥刀跟他比划起来。

几个回合下来,张英就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她停下来问道:“为何今日陛下总是用这么几招?不像平时那般变化多端……”

姚睿赞许的点了点头:“此乃以后的制式武器,自然要简单些。”

军阵技法和江湖功夫是两码事儿,军人没有那么长时间去练习复杂的发力技巧。

所以军队武术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必须足够简单,说来说去就那么几招。把这几招练熟了,跟队友节奏配合起来,就是一名合格的士兵了。

好比军队枪术,包括长矛,马槊之类的同系列武器,核心其实就三招:拦、拿、扎。

现在姚睿在做的就是为格斗斧设计几个通用招数。

详细的说就是劈,砍,钩,挂,挡。

相比起来,斩马刀的招数要更多一些。

这是未来新军士兵的主武器,尤其需要直面骑兵,同时也会跟对方的重甲兵正面对抗,虽然材料升级之后的武器和甲胄有绝对优势,但姚睿还是想尽可能降低伤亡率。

因此斩马刀的招数分为对付骑兵的和步兵的,两套加起来有将近十招。

-----------------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姚睿每天下午都在健身房的前院里设计招式。

朝廷也没什么大事发生,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大云京报就在这平静之中迎来了第二期的发售。

政令板块上来就放了个重磅消息:以后宫廷物资采办将选择招标的方式进行。

民间商户皆可报名参加,只要自家货物被选中,就能得到未来一到三年的采购合约以及皇商牌匾。

这条消息在商户之中引发了巨大的爆炸,尤其是那些中小型商户,都意识到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之前皇家货物采办一直都被世家大族支持的大商户所垄断,中小型商户没有能力去染指。

如今竟有机会公平竞争?

一时间,各作坊、工坊灯火通明,掌柜伙计们铆足了劲提升品质、计算成本,誓要在质量上卷出一条通天路。

首次招标定于十月底,时间充裕,足以让这则石破天惊的消息,随着商旅驿马,传遍大江南北。

……

而让无数读者翘首以盼的,无疑是小说版块连载的《三国演义》第二回。

那些尝过第一回甜头的读者,天不亮就涌上街头,搜寻那些挂着布袋、骑着毛驴的卖报郎。

达官显贵们则更有排场,早早遣了家仆守在皇城根下,只为第一时间将还带着墨香的报纸捧回府邸。

随着第二期报纸的广泛传播,大云京报之名真正开始深入人心,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新鲜事物。

三国演义的故事口耳相传,热度飙升。神秘的作者虾大头,也成了众人好奇揣测的对象。

此刻,知道虾大头实际上是御书房里那位年轻天子的,除了邸报监陈启明和后宫嫔妃,朝堂诸公尚蒙在鼓里。

但这丝毫不妨碍他们沉浸于故事之中,或拍案叫绝,或捋须沉思。

更有心思活络的大臣,敏锐地捕捉到了报纸这方寸之地蕴含的巨大影响力。

若能将自己的评点文章也刊印其上,岂不是能名扬四海、誉满天下?拜访陈启明探听口风的人,一时之间络绎不绝。

第二天陈启明就进宫跟姚睿说了这个事情。

姚睿想了想,觉得也可行。

他不能承认自己就是虾大头,至少现在不行。如果朝廷重臣愿意发表评语的话,无疑能增加这本小说的知名度。

于是姚睿点头同意了,从下一期开始,可以增加一些大臣的评语。小说能提高知名度,大臣们能在报纸上留下自己的姓名,算是双赢。

三国演义这本书,正在逐渐风靡整个京师。

就如同贺若瑾所预料的那样,不少开茶楼酒肆的商人很快发现了这里面的商机,开始雇人给那些不识字的食客们讲解报纸上的内容,果然客流量提升不少。

-----------------

第二期报纸发售三天之后,已经来到了七月底。

姚睿听赵伦汇报完报纸的情况之后,趁着中午吃饭的时候问贺若瑾:“瑾儿,这报纸现在只在京师流通,是不是该考虑向周边地区辐射了?”

贺若瑾想了想:“再等等吧。目前没空再多做一套活字了。等我手头上的事情忙完了,才有多余的资源来制作更多的活字。”

姚睿想想也是,况且还不仅活字。其他地区报社的分社必要有识字来做这份工作。

可问题是这年头识字的都想着做官,谁愿意去报社干活儿啊?又不是陈启明那种能直接面见皇帝的级别。

最关键的是消息传递只能依靠马匹,而报纸又不能像八百里加急那样往死里跑。云朝本来就缺马,不能将如此贵重的资源放在这方面,这事儿还需要从长计议。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