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闹!”
回府后,嬴子楚就找到了嬴政,但看见嬴政与赢熙待在一起,心中顿感不妙。
果不其然,嬴子楚还未来得及开口,赢熙就一脸嬉笑地对嬴子楚说道:“君父,我也去军队中玩玩儿呗。”
这才有嬴子楚的勃然大怒,手指颤抖地指着赢熙:“逆子!此事关乎大秦国运,怎可如此轻佻!?平日里你胡作非为就算了,但此事没得商量!你给我好好留在家里,哪也不许去!”
“君父勿怪,熙儿与大哥一样,也是嬴姓子弟,大哥外出为大秦征战,熙儿怎可安享其成?”赢熙收起嬉闹的态度,目光坚定地对嬴子楚说道。
“怎么?憋不住了?你不打算伪装下去了?”
赢熙上战场,可不能表现纨绔态,而且嬴子楚也不相信赢熙要上战场只是去旅游或玩闹的,一旦赢熙在战场上表现出众,那么他之前所有的伪装就白费了。
嬴子楚可不觉得赢熙会做出此等不智的决定,更不会半途而废。
“当然不是,君父,我会掩饰自己的身份。”
“嗯?如何掩饰?”
“伯父的门客,如何?”
“兄长的门客?”
嬴子楚愣了一下,想到了嬴傒也会作为副帅与督军的身份参加,若是改头换面,以嬴傒门客的身份加入,确是个好办法……
不对!嬴子楚发现自己被带偏了,他可是要阻止嬴政,现在还要阻止赢熙的。
“那也不行,你们二人还年幼,大秦的未来都在你二人的肩上,还需要时间成长,而战场刀剑无眼,现在还不是你们上战场的时候。”
说一千道一万,嬴子楚就是担心嬴政与赢熙,大秦军伍之中也有许多少年,但十岁的孩童肯定是没有的,就连普通军士都没有,更不可能让王孙去冒这个险。
“请君父成全。”
嬴政与赢熙同时拜向嬴子楚,语气之坚定,如同万丈大山般,任谁也无法撼动。
“你们……”嬴子楚的手指颤抖,表情痛苦,最终握拳收回,砸在自己的腿上,“……你们这让君父如何是好啊。”
“君父请放心,我不会让大哥出事的,当然,我也不会有事。”赢熙重新带着嬉笑的脸望向嬴子楚,企图讨好一下,但迎来了嬴子楚的一个一巴掌,将脑门重新拍了下去。
“为父自知,你兄弟二人意志坚定,想做什么,为父都劝不动你们,但你们可曾想过你们的阿母?”嬴子楚知道对他们讲大道理行不通,他们对自己也没有太多的父子之情,只能再用母子之情试试了,毕竟在邯郸,是赵姬忍辱负重将他们养大,他们也很在意赵姬的感受。
“……”
果然,兄弟二人脸色一沉,沉默了。
“君父,此事,决不能让阿母知道。”嬴政拱手,请嬴子楚替他们保密。
赵姬有多在乎嬴政与赢熙?毫不客气地说,就算是嬴子楚要对兄弟二人不利,赵姬都会毫不犹豫地以命换命,如果让赵姬知道两个儿子都要上战场,她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答应的,是至刚的母爱,也是未来的期盼,若是只有一个人上战场,那么赵姬不情愿,但也不会闹得太厉害,但两个儿子都要上战场,嬴子楚不认为自己能够安抚得住,很可能赵姬会直接冲到战场上去把儿子找回来,秦王的王命都不好使。
“如何瞒得住啊。”嬴子楚叹息,看来就算是用赵姬当借口,也劝不动二人了,一想到赵姬得知此事会如何发疯,想想都觉得头疼。
这事儿让他怎么瞒?嬴政要随军出征的,一定会宣扬出去,不可能悄无声息地离开,而嬴政走了,赵姬一定会寻找赢熙,赢熙就算悄然离去,赵姬找不到赢熙,必定会想到他也一起上战场了,怎么瞒?
赵姬虽是妇人,但她可不傻!
“简单,君父,我会提前几日离开东宫,就告诉阿母我在咸阳待得有点腻了,想出去透透气,暂时离开咸阳游历江湖一段时间,有申越先生与西门先生保护,霓儿也会跟着我一起走,阿母会同意的。”赢熙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对此他早已有了对策,赢熙本就不可能一直留在咸阳,现在还留在咸阳也只是因为还有一些布局没有完成罢了,等他的布局完成了,他就会初次游历江湖。
原本赢熙是打算等嬴政登基之后再游历江湖的,但归秦之后,根据罗网提供的情报,赢熙发现江湖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复杂混乱,所以赢熙有点等不及了,有些势力,有些人,需要尽早去接触,才能将利益最大化。
此次大战,也是一个阶段,如果能够成功,那么赢熙就差不多可以去江湖上转转了,顺便加深咸阳之外,对自己纨绔的印象。
“你!唉!”
“请君父成全!”兄弟二人再次拜向嬴子楚。
“也罢,为父劝不动你们,你们阿母那边……为父替你们担着,但有一件事,你们必须答应为父。”
嬴子楚也是没办法了,就连赢柱都站在兄弟二人这方,他更是百般无奈。
“君父请讲。”
“万事以保全自身为重,这一次,大秦可以输,但你们决不能有事。”嬴子楚郑重向兄弟二人交代,大秦国力强盛,这一次出兵仅仅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就算输了,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更不会伤及国本,但嬴政与赢熙出事了,大秦的未来可就没了。
“唯!”
兄弟二人相视一笑,铿锵有力地答应嬴子楚。
“不过此事,政儿想向君父借一人,随政儿左右。”
“谁?”别说是一个人,就算是十个人、百个人、千个人,嬴子楚都会答应嬴政,想来也是嬴政想要保证自己的安全,那么派出再多的人也无所谓。
“不韦先生。”
……
翌日大朝,赢柱身穿玄色王服端坐秦王之位,下方朝臣分列两侧,庄严肃穆,这是赢柱正式登基后的第一次大朝会,除了祝贺赢柱正式登基,同时也要将大秦未来的方向定下来,还有……
“赵国平原君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