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w.cc

吕氏闻言愣住了。

这是什么情况?

还没了解事情全貌,就直接把错归到自家侄子身上了。

天下有这样不帮亲的人么?!

一时间委屈的不行,吕氏的眼泪顺着脸颊流淌下来。

马皇后有些于心不忍,对朱标道:“标儿,哪有你这样的,净帮着外人说话,不管到底出于什么原因,那个陈安打人就是不对……”

她话音刚落,朱元璋充满威严的声音便传了进来。

“妹子,你这话可不对。那吕群大庭广众下调戏陈安的侍女,还让家奴动手打人,被打一顿算是轻的!”

“要是咱在,非得大嘴巴扇吕群那小子不可!”

吕氏闻言,心咯噔一下沉了下去。

她是个聪明人,明白朱元璋这话是说给她听的。

于是擦了擦眼泪,换上一副恭谨神色。

但她心中对陈安的不满却更强烈了。

直到现在她都不明白,那个陈安究竟是个怎样的人,能让朱元璋对他百般维护。

她正思索间,朱元璋已经抱着朱雄英,身后跟着朱允炆,大步走了进来。

好似正午的太阳,瞬间照亮了整座大殿。

朱标和吕氏连忙起身,向朱元璋行礼。

一种宫女太监也跪在地上,伏地行礼。

唯有马皇后身边站着的侍女似没看见一般,纹丝不动。

马皇后也撑着桌子起身,但还未行礼,就被朱元璋扶住了。

“妹子,你这是干什么?咱们俩不用整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马皇后笑道:“重八,你现在是皇帝,该有的礼数不能少。”

她虽这么说着,但还是顺着朱元璋坐了下来。

马皇后责怪身后宫女道:“见了陛下,怎么也不行礼?”

那侍女闻言,这才向朱元璋浅浅行了个欠身礼。

马皇后见状微微叹了口气。

朱元璋倒是没看见一般,自顾自坐下后,对朱标随意摆摆手:“都坐吧,你继续吃饭,咱就是来跟你娘说说话。”

也只有马皇后和朱标等少数几人,才能见到朱元璋这么随和的样子。

朱标答应一声,坐了下来。

朱雄英扑到马皇后怀里,朱允炆则是站到朱标和吕氏身后。

让人有种弟弟比哥哥更沉稳的感觉。

但一种宫女太监早就对这场景视若无睹了。

马皇后满脸慈爱,摸了摸朱雄英的小脸蛋,这才对朱元璋道:“刚才陛下说臣妾说的不对,那臣妾到底错哪儿了?”

朱元璋闻言道:“也不是妹子你错了,而是你不清楚其中原因。”

朱标闻言,夹菜的筷子微微一顿。

朱元璋接着喝了口茶,这才继续道:“此事咱也听说了,那个小混蛋……就是江宁县令陈安,今日休沐,带着侍女来应天府,在来宾楼吃饭时碰见那个吕家的纨绔……”

马皇后轻咳一声。

朱元璋看了看吕氏,接着说道:“碰到吕群,结果吕群借着酒劲调戏陈安的侍女,甚至开口威胁索要,随后就被打了。”

马皇后听的云里雾里。

原来今天这事儿是因为一个侍女而起?

她说道:“一个小小侍女而已,陈安不清楚吕群家世?要是换做别的普通官员,别说一个侍女,就是稀世珍宝也愿意送上。”

“就算陈安不愿意,最多呵斥两句就完了,动手打人是什么道理?”

并不是马皇后人品不行,而是在这个时代,侍女根本没有人权。

侍女家奴等都是主家的私有物,可以随意践踏凌辱。

因此在他们眼中,一个侍女而已,价值甚至都比不上一只上好的蛐蛐。

随意赠送妾室也是常见的事,所以并不怪马皇后如此惊讶,而是陈安实在太过特别了。

为了一个小小侍女,竟动手打了皇亲国戚。

这可是结死仇。

只有傻子才会这么去做。

不过朱元璋倒是很欣赏陈安的性子,说道:“这小子就是这么个脾气,敢当着咱的面说咱忘本的,天下仅此一人,而且他对那侍女亲得很,吕群挨顿揍不奇怪。”

朱标也道:“陈安在这方面确实很奇特,他眼中权贵和百姓仿佛都是一样的,没有贵贱的差别。虽然只见过他一次,但他确实待他那个侍女很好。”

他接着问朱元璋:“爹,陈安看上去文弱得很,怎么能把吕群打成重伤呢?”

朱元璋冷声道:“那小混蛋身上的秘密多了去了!”

听了两人的话,马皇后心中对陈安更加感兴趣了。

看着怀里的朱雄英,笑道:“雄英,你也见过陈安,不如说说你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吧?”

朱雄英想了想,回道:“孙儿只跟陈先生见过一面,觉得他家的饭菜好吃,故事也有意思,还有破案也很厉害!”

“而且茶楼的掌柜很喜欢他,一直夸他,所以孙儿觉得他是个很聪明,又被百姓敬重的好官。”

朱元璋闻言,脸上不禁露出一丝满意神情。

但还是道:“雄英,俗话说人心不可测,上位者,不可听信一面之说,要是那个茶楼掌柜,是被陈安特地安排的呢?”

朱雄英仍旧靠在马皇后怀里,点头道:“孙儿记住了,但是就算是陈先生特意安排的也没什么,江宁县的繁盛是装不出来的,只要百姓过得好,陈先生就算用些手段也没事的。”

朱标听后,立马斥责道:“别说了,小小孩子也敢谈论国事?而且我大明官员若是品德不端,那怎么治理地方和百姓?”

“你给咱闭嘴!”朱元璋一瞪眼,“且不说雄英的话有没有道理,你这么训斥,能教好孩子?何况雄英的话也有道理,官员单有品德是不够的,更要有才干有本事,要是朝中都是一群只会讲大道理的道德先生,天下还怎么治理?”

朱标想说些反驳的话,但却无从开口。

就在此时,他身后六岁的朱允炆却低声道:“贤臣势大,天下所向,众正盈朝,盛世必至!”

此话一出,众人都吃了一惊。

朱允炆声音虽低,但桌边几人却听的很清楚。

显然都被他这句话给惊住了。

谁都没有想到,这个平日沉稳内敛的孩子,竟然能说出这么一句极有深意,与他年龄不匹配的话语出来。

贤臣势大,天下所向,众正盈朝,盛世必至。

意思就是贤臣多,是天下百姓向往的,品德好的人充满朝廷,那盛世一定会来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