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w.cc

朱元璋又补了一刀。

“大明的敌人大多是草原异族,人家从小骑马射箭,你这三段式射击法对上骑兵能有多大用?”

“别一天天净想些没用的,先把江宁县管好才是正事,真当自己诸葛亮转世?战场都没上过,你还敢对军队指指点点?”

嘿哟喂!

这老头说话咋这么噎人呢?

陈安这暴脾气当场就上来了。

“老爷子,您这话我可不爱听啊!”

“虽说咱没扛过枪上过战场,可当今圣上当年不还在庙里敲木鱼嘛,人家一加入义军那军事天赋不就蹭蹭往外冒?谁还能自带战场经验出生不成?”

他指着桌上的图纸继续掰扯。

“对付骑兵有啥难的?往战场上撒满拒马枪和铁蒺藜,就算成吉思汗转世也得被扎成刺猬!隔着这些障碍物对射,弓箭那小牙签能比得过火铳的杀伤力?”

“训练新兵是个事,但咱可以先让他们去南边揍猴子啊!等在热带雨林里摸爬滚打攒够经验,再拉去北边收拾蒙古鞑子,这不就妥了?”

“再说咱有火炮,敌人远了用炮轰,近了用火铳扫,我就不信他们是铁打的!”

李文忠直摇头。

“兄弟,火炮可不行,射程短杀伤力又弱,敌人要是散开点,炮弹落地上跟放烟花似的。”

“用开花弹啊!”

陈安一脸理所当然。

朱元璋和李文忠瞬间石化。

“啥叫开花弹?”

“啊?工部还没整出来?我图纸早交上去了啊!”

陈安也懵了。

俩老头面面相觑,活了大半辈子还是头回听说这玩意。

“开花弹就是打出去会爆炸的炮弹,弹片能唰唰地大面积伤人,比实心弹猛多了!”

陈安解释道,抬头瞅了眼日头。

“刚好前几天工匠捣鼓出一门能发射开花弹的火炮,这会儿也该上衙了,两位大佬要不要去瞅个新鲜?”

说到火器,咱华夏可是老祖宗。

隋末那会儿,炼丹的道士瞎鼓捣就整出了火药。

唐朝有了黑火药,五代十国就用到战场上了。

两宋时期火药更是军事顶流,宋军打不过北方蛮子,就另辟蹊径搞出了突火枪。

突火枪算是史料里记载的第一款火器,长得像根粗竹管加木棍,点火后“砰”一声能射出石块,最远飞三百米,有效射程一百米。

虽说容易炸膛、精度感人,但守城贼拉好用。

南宋靠着这玩意儿硬扛蒙古骑兵几十年,不少鞑子就栽在这枪口下。

后来蒙古人西征,把火药和火器带到欧洲,结果让人家给发扬光大了。

宋人还搞出了火炮雏形,火石炮。

不过本质是投石机,不算真正的火炮。

世界上第一门正儿八经的火炮出现在元朝大德二年,那会儿南宋都凉了二十多年了。

到了洪武年间,火炮不算稀罕物,但都是些口径小、射程近、挪不动窝的主,只能发射实心弹,跟迫击炮似的抛射。

朱元璋打张士诚时用过四十门炮轰苏州,鄱阳湖水战也靠火炮撑场面,但这玩意儿对付骑兵就是个弟弟。

太笨重挪不动,就算打中了,实心弹杀伤力也跟挠痒痒似的。

可陈安不一样啊!

他前世就研究过开花弹的图纸,于是就鼓捣出来一门能移动的火炮。

要是工部学会了,大明军队对付蒙古人还不是洒洒水?

朱元璋和李文忠都是懂行的,一听开花弹这军事价值,唰地就站了起来,满脸的震惊。

“真的假的?你可别忽悠咱!”

陈安摊手。

“爱信不信。”

话音刚落,朱元璋就拽着他胳膊往县衙前院冲。

朱雄英也蹦跶着跟上了,嘴里喊着。

“我也要去!”

“小娥姐姐帮我跟先生请个假,就说我肚子疼!”

说完,撒丫子追了上去。

到了前院,陈安整理了下官服,对书吏说。

“去告诉工房司吏,本官要验货,让他们带着火炮和开花弹去校场候着。”

小吏一溜烟跑了,没多久工房司吏就带着人匆匆行礼,往校场外跑。

陈安瞅着朱元璋。

“黄伯伯,兄长,咱走着去咋样?就当遛弯了。”

朱元璋斜他一眼,迈开大步就走,李文忠跟陈安并排,一行人朝着校场晃悠过去。

大明卫所制,是借鉴唐朝府兵制而设。

卫、所为军事单位,兼具筑城屯兵功能。

省设卫,辖五千六百人。

府置千户所,一千一百二十人。

县设百户所,一百一十二人。

由地方都指挥使统领,最终隶属中央五军都督府。

京城军队分京军三大营,与皇帝亲军。

士兵皆为世袭军户,平时屯田驻防,战时统一征调。

以江宁县为例,作为应天府近郊,按制设有百户所驻军,由百户官管辖。

按说地方官不能碰军权,不然朱元璋能怀疑你想谋反。

但陈安这身份特殊啊!

朱元璋和马皇后早把他当亲儿子了,作为隐藏皇子,指挥百来号人算啥?

之前朝廷莫名其妙下了道旨意,陈安就顺理成章的接管了江宁县百户所。

他也不客气,正琢磨着把这百来号人训成炮兵,将来上战场指不定就是杀手锏呢!

毕竟大炮才是战争之神,穿越者要是连这都搞不出来,那可太丢份了!

工房的人接到命令,骑上驽马就往校场赶,陈安几人则慢悠悠地晃过去。

百户所校场离县城不远,走个十几分钟就到。

几个人都不是娇生惯养的主,这点路不在话下。

暗中保护朱元璋的锦衣卫也扮成路人跟着,李文忠的随从则自觉落后几步,不敢僭越。

约莫半小时后,一行人终于晃到了校场外。

“见过大人!”

工房司吏带着一群小吏在校场门口点头哈腰。

“都备齐活了,就等大人i检阅了!”

陈安轻轻点头,朱元璋和李文忠却像刚进城的乡巴佬,左瞅瞅右看看。

这校场说白了就是江宁县百户所,一小军营罢了。

这儿的兵平日里除了看门,每五天操练一回。

古代士兵大多是临时抓的壮丁,五天一练的精锐堪比兵中爱马仕,养起来烧钱不说,还难量产。

明末能打的基本是将领私藏的家丁天团,其余多是炮灰体验卡用户。

也就洪武年间财大气粗,敢搞奢侈练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