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墟纪之星渊 第4章 昆仑迷踪

作者:月不知所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6-10 19:38:27
最新网址:www.biquw.cc

绿皮火车的汽笛声在昆仑山脉间回荡时,苏砚正望着车窗外翻涌的云海出神。他怀里的青铜罗盘突然发烫,星图上的七条银线同时亮起,最北端的“昆仑墟“标记像被火烤般灼目——这是他第三次听见血脉里的呼唤,前两次分别在青州城当铺和星纹镇河埠头。

“到了。“林疏桐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她指着车窗外被白雪覆盖的山坳,那里隐约可见几顶褪色的红帐篷,帐篷旁立着块锈迹斑斑的铁牌,刻着“昆仑考古队·1987“的字样。

两人下了火车,寒风裹着雪粒劈头盖脸砸来。苏砚注意到雪地上没有脚印——无论是动物的还是人类的,仿佛整座山都被按下了“清除“键。林疏桐的地脉检测仪疯狂跳动,数值从正常的3.2赫兹飙升到12.7赫兹,发出刺耳的警报:“这里的地脉在被某种力量强行扭曲,像是......“

“像是在掩盖什么。“苏砚接口。他蹲下身,指尖拂过雪面,积雪下竟露出半截青铜角,角身刻着与罗盘相同的星宿图。更诡异的是,青铜角周围的雪正在融化,露出底下青黑色的岩石——那岩石表面布满蜂窝状孔洞,每个孔洞里都渗出淡金色的液体,散发着与当铺黑雾相同的金属锈蚀味。

“归墟的气息。“林疏桐握紧地质锤,“比星纹镇浓十倍。“

两人沿着山坳前行,雪地上的异常越来越明显:枯死的胡杨扭曲成螺旋状,枝桠间挂着褪色的红绸;冰面下传来闷响,像是某种巨兽在翻身;最诡异的是,他们的影子在雪地上拉得老长,却始终与身体保持三指宽的距离——这是《玄门通志》中记载的“魂影离体“现象,常见于阴阳交界之地。

“到了。“

苏砚的声音突然变低。他们站在一处断崖前,下方是被冰雪覆盖的环形盆地,盆地中央耸立着座残破的石拱门,门楣上刻着“太初星舰·灵墟界“九个古字,字迹被岁月侵蚀得几乎模糊,却在雪光中泛着幽蓝微光。

“这是......“林疏桐倒吸一口凉气,“卫星地图上根本没有这片盆地!“

苏砚的右眼突然刺痛。视网膜上的星轨具象化,投射出盆地的全貌:石拱门下是一条青铜甬道,甬道两侧排列着七十二尊持剑石俑,每尊石俑脚下都压着块星纹石板;甬道尽头是座圆形祭坛,祭坛中央嵌着块黑色水晶,水晶周围悬浮着七盏青铜灯,灯油竟是凝固的血红色。

“那是......“他想起记忆中第三任守门人的手札,“星舰核心的封印阵。七十二石俑镇河妖,七盏青铜灯锁魂魄,中央水晶封印星舰残魂。“

话音未落,石拱门突然发出轰鸣。门楣的古字开始流动,组成新的句子:“血脉归位,封印可开;擅入者死,魂魄永镇。“与此同时,盆地四周的雪地里钻出无数黑影——正是星纹镇见过的归墟傀儡,他们的身体由黑雾和碎石构成,后颈插着青铜钉,钉身刻着“昆仑“二字。

“是昆仑墟的守墓傀儡!“苏砚认出其中为首的傀儡,他的面容与考古队帐篷外的红漆木牌上的人像重叠——那是1987年失踪的考古队队长陈教授。

“守门人,你终于来了。“陈教授的声音像砂纸摩擦,“我们等你五十年了。“

林疏桐的地质锤已经砸向最近的傀儡,却如泥牛入海。苏砚咬破指尖,在掌心画出《苏莫遮》的骨笛纹路,记忆中月白女子的笛声在耳边响起。他的指尖凝出冰霜,骨笛虚影在空气中显现,笛声所过之处,黑雾凝结的丝线纷纷断裂,三个傀儡化作黑烟消散。

“没用的!“陈教授的傀儡举起石斧,“归墟大人赐予我们永生,你们的血肉不过是养料!“他的身体突然膨胀,青铜钉从后颈穿出,在头顶组成完整的北斗七星阵——正是罗盘中缺失的“奎木狼“星位。

苏砚的视网膜星轨突然锁定陈教授的傀儡。他看见傀儡后颈的青铜钉里,封印着团幽蓝火焰,那火焰与星舰核心的残魂如出一辙。“疏桐,去祭坛!“他大喊,“青铜灯的灯油是归墟残魂,必须用你的银镯净化!“

林疏桐会意,银镯迸发的金光划破风雪,直冲祭坛。苏砚则迎向陈教授的傀儡,他将罗盘按在地面,星图瞬间覆盖整片盆地。七十二尊石俑的眼睛突然亮起红光,手中的长剑同时指向陈教授——原来这些石俑本是守门人的护卫,被归墟能量操控后才成了傀儡。

“杀了他!“陈教授的傀儡嘶吼,“他是打开星门的钥匙!“

石俑的长剑穿透风雪,却在触及陈教授的瞬间被黑雾吞噬。苏砚这才发现,黑雾里漂浮着无数细小的青铜颗粒——与老槐树下的、星纹镇河底的颗粒完全相同。这些颗粒在空气中凝结成链,将石俑的长剑牢牢锁住。

“这是归墟的'万魂锁'。“苏砚想起青铜甬道中的记忆,“用万千执念铸成的锁链,除非用血脉之力斩断,否则永远无法挣脱。“

他运转《洛书》心法,右手的血珠滴在罗盘上。星图突然化作金色锁链,穿透黑雾,直接刺入陈教授傀儡的后颈。青铜钉应声而碎,幽蓝火焰从碎片中窜出,被林疏桐的银镯吸入,在水晶吊坠中化作一滴泪状的光。

“成功了!“林疏桐从祭坛跃下,银镯上的蓝光更盛,“这些火焰是归墟的能量残渣,净化后能暂时削弱封印。“

陈教授的傀儡轰然倒塌,化作漫天黑蝶。苏砚蹲下身,捡起块从他体内掉出的青铜片,上面刻着行小字:“1987年7月15日,星舰核心异动,陈建国率队封印,愿以性命换昆仑安宁。“

“陈建国......“苏砚喃喃,“陈教授的本名。原来他们当年不是失踪,而是主动留下封印。“

盆地突然剧烈震动,雪层下的青铜甬道开始裂开。苏砚看见甬道深处泛着幽蓝光芒,那是星舰核心的残魂在苏醒。林疏桐的地脉检测仪发出刺耳鸣叫,数值突破20赫兹,空气里弥漫着焦糊味——地脉正在过载,若不及时加固封印,整个昆仑山脉都会塌陷。

“苏砚,看那里!“林疏桐指向祭坛中央的黑色水晶。水晶表面浮现出星图,与苏砚的罗盘完全重合,“这是星舰的导航坐标,东海渊的位置!“

苏砚的瞳孔骤然收缩。他想起星纹镇第三任守门人的血书:“归墟蚀心,以血为引;七星聚首,星舰沉眠。“原来“七星聚首“指的不是七块罗盘,而是七处封印地的星纹石板;而“星舰沉眠“的关键,竟是用地脉之力将星舰核心重新封印在东海渊。

“疏桐,跟我来!“他抓住林疏桐的手腕,两人冲进裂开的青铜甬道。甬道两侧的石俑自动退到两侧,手中的长剑重新插入地面,组成保护阵型。甬道尽头是座圆形祭坛,祭坛中央的黑色水晶正在吸收他们的体温,表面浮现出越来越多的星图。

“这是星舰的核心舱。“苏砚的声音发颤。他看见水晶内部漂浮着具半透明的躯体,穿着与记忆中星官相同的月白襦裙——那是月白女子,灵墟族的初代守门人,也是星舰的设计者。

“欢迎回来,守门人。“女子的声音在两人耳边响起,“五千年了,你们终于来了。“

苏砚的眼泪夺眶而出。他终于看清女子的面容——与记忆中吹奏骨笛的身影分毫不差,连眼角的泪痣都一模一样。“您......您不是已经......“

“我用残魂封印了星舰核心。“女子轻笑,“但归墟的能量太强,封印即将崩溃。我需要你的血脉之力,重新加固封印。“

“代价是什么?“林疏桐突然开口。

女子的目光转向她,眼神温柔:“灵墟族的守门人,从来不是一个人。每一代的血脉传承,都是为了让星舰永远沉眠。你的手腕胎记,就是最好的证明——你是第七代守门人,而我,是第一代。“

苏砚的右眼再次剧痛。视网膜上的星轨与水晶中的星图重合,他终于看清星图的全貌:二十八星宿组成巨大的太极图,鱼眼位置分别是“昆仑墟“与“东海渊“,而连接两点的七条银线,正是七处封印地的星纹石板。

“现在,我需要你们的血。“女子的声音变得严肃,“用守门人的血激活星纹石板,才能将星舰核心重新封印在东海渊。“

林疏桐毫不犹豫地割破手腕,鲜血滴在水晶上。苏砚紧随其后,两股鲜血交融的瞬间,水晶发出刺目白光,星图投影在整个祭坛上。七十二尊石俑同时起身,手中的长剑指向天空,组成巨大的困阵。

“归墟的能量正在反噬!“林疏桐的地脉检测仪发出警报,“封印最多还能维持三分钟!“

苏砚想起星纹镇第三任守门人的血书,突然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七星聚首,星舰沉眠“——不是七块罗盘,而是七代守门人的血脉。他望着水晶中女子的残魂,又看向林疏桐坚定的侧脸,终于明白自己的使命:

“疏桐,握住我的手。“他将罗盘按在水晶上,“用我们的血,为星舰指引最后的归宿。“

林疏桐的手覆上他的,两人的鲜血同时融入水晶。星图投影突然化作金色锁链,穿透云层,直指东海方向。星舰核心的残魂发出最后的轰鸣,被锁链拖入虚空。昆仑山脉的震动逐渐平息,雪层下的青铜甬道重新闭合,只留下块刻着“灵墟界“的石碑,静静矗立在雪地里。

“成功了......“林疏桐瘫坐在雪地上,看着手腕上逐渐愈合的伤口。

苏砚捡起块星纹石板,上面的星图与罗盘完美契合。他望着远处重新恢复平静的昆仑山,又看向怀中逐渐冷却的青铜罗盘,终于明白月白女子最后的话:

“真正的归墟,从来不在混沌之海,而在人心对力量的贪婪里;而真正的守护,是用血脉为引,让星舰的余晖,化作滋养大地的光。“

雪停时,两人的影子在雪地上拉得很长,却终于重合在了一起。远处传来火车的汽笛声,那是他们离开昆仑墟的信号。苏砚牵起林疏桐的手,两人并肩走向山外的世界——他们的旅程才刚刚开始,而星舰的残魂,将永远沉眠在东海之下的地脉深处,守护着这片古老而崭新的土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