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襄世子:重塑日月河山 第53章 请贼以入瓮

作者:老襄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1 01:30:08
最新网址:www.biquw.cc

中军主阵。

除却指挥使司所辖指挥同知、指挥佥事,以及两卫千户所各属千户、百户、总旗官等军官外。

朱常澜另携左梦梅、薛千山,并有庞、李所率本司所属仪卫乘马缓行。

但在众人身后。

还另随有一架鸾车。

随着车身之上鸾铃咣当响起。

其上数名歌舞坊之艺妓,手持各色果鲜——如应季所产之枇杷以及冰窖蜡封之法鲜存的苹果葡萄等——于车上胡乱嬉戏。

玩闹之间尽在故作妩媚姿态,并时不时地偷瞟世子动向。

除去少部分仪卫亲信,以及可信家丁,还有左梦梅、薛千山等人之外。

朱常澜在其余军士眼中,仍不过是一好色纨绔之世子。

此番调用世子鸾驾、雇佣坊间女子等行事。

自是为了将这戏码做个全套。

况且这三千余人之队伍纵列,再加上军中马匹、粮草物资以及配属战车等,行阵将近有四里之长。

而朱常澜所处中军之位,周遭尽是自家亲信以及高位军官,寻常军士近身不得。

位于前后军阵之中的他人暗桩,只能遥望打探,并不能切实看清朱常澜之具体动向。

所以此番倒也不用太过假戏真做。

只要让这些小娘子动静闹大些就行。

朱常澜还打算于之后再寻个空档,令大军停下休憩。

进而纵容军中之暗桩。

将此中诸事消息,以及自己所处方位,尽数递送给贼寇主力。

从而令敌人心中滋生骄横轻视之意。

一想到这,朱常澜心中不禁惋惜道:

“等这几日彻底于府衙众官面前崭露手段后,原主刻意自污留下的恶名大抵就要失效,今后可找不到这么好的伪装借口了。”

除此之外。

由于朱常澜所拥有的无奏朝廷而出城之特权尚有一日期限为约束。

故此间剿贼诸事必须从速进行。

而通过此番假淫示弱并以自己为饵料,之后再引得三千军士“误入”一插翅难飞之险地,定能将贼寇主力悉数引来。

“薛指挥使,适才你所言称,这王府护卫指挥使司自先前合营之后,就一直处于哨戒之中,确实未曾见得有常澄所提及者潜入?”

朝城西方向行进途中,朱常澜骑于马上再度向薛千山打趣道。

此情况事关剿匪方略成败,早在先前暗中托付朱常澄探查时,这襄阳护卫指挥使司所辖军士之情况,大抵都已被初略筛查过一遭。

最起码。

以薛千山为核心的指挥使司及各卫所军官,姑且还算是信得过。

至于寻常军士,由于人数众多,根本不可能杂短时间内全部细审。

故而朱常澜暂且假定了这批军士之中,已经有人被收买为暗桩。

至于为何自己大致清楚情况,却还要向薛千山作这番询问。

除了打发行军途中无聊时间外。

也是朱常澜想要趁此机会,多多揣摩下这薛千山之为人态度。

看看是不是真如自家老头上旬密谈时所说那般。

“殿下还请放心,本身我王府护卫所属军屯,就与寻常百姓人家相隔甚远。”

“那日福清郡王遣送令旨后,卑职更是暗中细细排查了一番,襄阳卫左所下辖军户今日皆在忙碌军屯春耕,未曾与殿下点名之人有过来往。”

“至于安陆卫右所合营军户,为防王府差事泄密,自合营之日起,卑职就命麾下与其划界行事,两方人马不得混杂交际。”

看着薛千山言之确凿的样子。

朱常澜便姑且决定信他一阵。

按老襄王先前所提及的三司主官之秘辛。

仪卫正宋炼忠于襄藩一脉所赐之恩遇,但其人忠诚仅限于老襄王一人,若是将来朱常澜掌权主事,不见得会听令于自己。

左长史郑泌经视数十年君臣相知为珍宝,骨子里却是个因循守旧之腐儒,能有现在这般配合朱常澜行事之态度已属不易。

至于这指挥使薛千山。

虽说其人表面上表面浮夸推诿,实则心思缜密非常。

可称三人之中最为恪守为臣之道义者。

有他这般保证在,大抵是出不了什么差错。

“如是就好,不过要是真有什么祸事发生,本世子这条小命,可就倚仗薛指挥使了。”

“看殿下这话说的,真遇到这般情况,那卑职拼了命也要背着殿下逃回襄阳才是。”

闲言碎语之间。

数千人的队伍继续浩荡行进。

终是抵达襄阳城西十余里处之驿路要冲处。

为给家丁之中暗桩腾出送信之空档。

朱常澜随即命左右发令道:“各阵诸营,就地休息半个时辰!”

待军令传达。

前后军阵在各旗官之调度下,从并列四纵之行军阵型逐步收拢,并令其中军士,各自坐于驿路两旁的枯萎山林之中休憩。

末了。

待时间将近。

李典仪终是取来了一份暗信消息:

“殿下,先前暗插的那四个泼皮,方才用鸟哨联络尾随贼寇探查的仪卫弟兄。”

“说是另有一路贼寇主力自郧阳方向加入其中。正要往我等方位扑来,约莫三个时辰就将杀至!”

“粗略估算,此番合兵后贼数已达五千余众,且观其人言行举止及手中装备品相,绝非一般流窜贼寇可相比。”

五千余人,正好是王承曾先前被伏击歼灭的卫所军士数量。

“看来还真是冲我来的。”

笃定贼寇目标为自己后。

朱常澜随即佯装毫不知情之模样。

以自身广为他人所熟识的纨绔色胚形象。

借口本次剿匪,乃是占用了自己离城游玩之次数。

强行命令三千余众大军,随自己一道入得隆中山下襄藩陵寝。

为自己那位已殁母妃行四时之春祠祭拜。

........

待得休憩结束。

三千余军士皆按照朱常澜之要求,重整行军队列直入隆中山冲之地。

自幼生于辽东,后随左良玉常行于山西、河南各地的左梦梅,饶有兴趣地打量着山间景色。

环伺而望。

只见此地附近,有隆中山、乐山、大旗山、小旗山等大小十数座山峦环绕。

可谓山峦起伏、沟壑纵横。

众山夹塞之间另成一山冲之平地,仅有一道羊肠隘口供人出入其中。

此地便是传闻诸葛卧龙隐居之所在。

“久闻南阳、襄阳二地,自古以来皆在争论昔日汉丞相武侯诸葛孔明之隐居所在,不知殿下对此可有何种高论?”

听到这左梦梅看似无心地挑起两地争端之话题。

朱常澜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襄阳人,自是要将个人所搜集之论证悉数讲出:

“自古皆言襄阳无西,这城西二十里之地,后汉时曾属南阳郡邓县故地,几经沿革变迁,如今却是留下了南阳、襄阳二地之争端。”

“当年张江陵过襄阳、南阳时,时先襄靖王殿下与先唐端王殿下,拜会之余亦是先后与江陵论道其中典故。”

“南阳卧龙岗虽有世宗皇帝手书,但其地界归属乃是曹孟德所窃占之宛城,谅得刘先主寻访隐士也不会甘冒此等风险。”

“且诸葛武侯之好友、妻子、恩师、岳丈以及叔父居所,皆在襄阳。其中纷扰复杂,两地皆是难以说清。”

左梦梅见状接话道:“听殿下之言语态度,想必也是遵从襄阳之论而排斥南阳之说?”

“我的态度?”朱常澜笑道,“能为本地引来游客旅人,让老百姓赚得些许钱两就行,其余俗名之事皆随它去。”

“但看殿下先前之言论,可不像自称的这般洒脱不羁,只有心里惦记,才会这般费心考证。”

朱常澜立于爱驹马鞍之上回道:“毕竟我乃襄阳府人士,虽不喜与他人争辩此事,但若是遇人提及,自当要为家乡辩驳几句。”

之后。

众人又是于隆中山冲之间一阵复行。

终是抵达襄藩所据之陵山——隆中山。

弘治年间,襄简王朱见淑觊觎隆中山势奇秀,并有卧龙隐居之典故。

故强行毁坏古迹草庐、驱赶原住农户。

将这隆中强行占为襄藩主脉陵山之所在。

在原来的历史线上,李自成攻破襄阳之后,一把火将此地的襄王陵寝全部焚毁。

仅剩下襄简王的一座空坟土包独留于此。

真可谓“荒冢一堆草木了”。

“殿下,隆中之地陡峭突兀、前后不着,且周围被群山环绕,若是贼寇突然杀来,我等选此地开战,岂不是有被困死于此处之风险?”

对于薛千山这等警告之言论。

朱常澜却是未作任何解释。

待各部军士、营兵、家丁全数进入这隆中山冲之地后。

朱常澜通过薛千山,对护卫指挥使司下辖左右两千户卫所下令道:

“命襄阳卫左所之军士,绕此山岗之中围建护挡栅栏,以作修复拱卫襄藩陵山之用。另命安陆卫右所之军士外出寻访,于周遭山中搜捕牲畜,为我母妃寻些活祀来。”

【最近单位加班事多,后续章节所存草稿来不及校对增补,暂且将此章分为两半,其余所欠字数明日一并补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