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w.cc

这个消息如同瘟疫般在残存的科尔沁骑兵中蔓延,彻底击垮了他们的抵抗。

一万五千名科尔沁精锐铁骑,在饮马涧的伏击和随后骑兵的冲击下,死伤大半,余者四散奔逃,彻底丧失了战斗力。

当皇太极心急火燎地率领疲惫不堪的主力大军日夜兼程赶回盛京外围时,看到的景象让他几乎吐血。

盛京城墙虽然被炮火轰击得伤痕累累,有几处坍塌,但城门依旧紧闭,城头旗帜虽然有些残破,却依然飘扬着后金的旗帜。

城外,早已不见明军的踪影,只留下满地狼藉的营寨痕迹、丢弃的破损拒马和深深的车辙印,以及一些来不及掩埋的双方士兵尸体。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味和血腥气,显示这里确实经历过一场激烈的攻城战。

“周遇吉呢?!明军呢?!”皇太极厉声喝问留守的将领。

“回…回大汗!明军炮火凶猛,攻了一日夜,轰塌了几处城墙,但…但都被奴才们拼死堵住了!后来…后来不知为何,他们突然在昨夜撤走了!撤得干干净净!”守将跪在地上,战战兢兢地回答。

“撤走了?!”皇太极只觉得一股逆血涌上喉咙。

他瞬间明白了!周遇吉根本就没想真的打下盛京!他的目标,就是制造巨大的恐慌,逼迫自己回援!

而自己,果然中计了!不仅丢掉了唾手可得的大凌河城,更在回援途中,折损了前来支援的科尔沁部主力!

就在这时,饮马涧惨败和巴达礼世子被生擒的消息也如同晴天霹雳般传来。

“固鲁思齐布大公战死…巴达礼世子被俘…一万精锐…折损大半…”皇太极听着汇报,眼前阵阵发黑,身形在马上晃了晃,几乎栽倒。多尔衮、代善等人也是面如死灰。

科尔沁部是后金最重要的盟友和姻亲(皇太极的皇后哲哲、庄妃布木布泰皆来自科尔沁),此战不仅损失惨重,更折损了一位重要的大公,连世子都被俘,这简直是奇耻大辱!对后金与蒙古联盟的打击是致命的!

更糟糕的是,大凌河方向传来急报:祖大寿、卢象升、吴三桂趁后金主力撤离,大举出城追击!后金负责断后的部队在泥泞中行动迟缓,被明军骑兵反复冲击,损失了大量辎重和殿后士卒,伤亡惨重!

“卢象升…周遇吉…好!好一个围点打援!好一个首尾夹击!”皇太极咬牙切齿,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充满了刻骨的恨意和深深的无力感。

他环顾四周,看着士气低落、疲惫不堪的将士,看着贝勒们复杂难明的眼神,知道再强行回师攻打大凌河已是痴人说梦。盛京需要安抚,科尔沁部需要交代,军心需要整顿。

“传令…全军…撤回盛京!紧闭四门,加固城防,整军备战!”皇太极艰难地下达了命令,声音充满了疲惫和不甘。

他最后望了一眼辽西的方向,那里,大凌河城如同一个巨大的讽刺,矗立在硝烟散尽的天空下。

他知道,这场精心策划的大凌河之围,彻底失败了。而卢象升和周遇吉的名字,将成为他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

大凌河城头,残破的“明”字大旗和“祖”字帅旗在晚风中猎猎作响,虽然布满箭孔和烟熏火燎的痕迹,却透着一股劫后余生的顽强。

祖大寿、卢象升、吴三桂并肩站在城楼上,眺望着远方后金大军撤退卷起的烟尘。

城下,是追击归来的明军将士,他们脸上带着疲惫,但更多的是胜利的喜悦和昂扬的斗志。

此战,不仅守住了孤城,更在追击中斩首七百余级,缴获辎重军械无数,极大地提振了辽西明军的士气。

“象升兄!真乃神机妙算!以身作饵,诱敌深入,暗度陈仓奇袭盛京!更兼洞悉皇太极必调蒙古援军,设伏饮马涧,重创科尔沁,生擒其世子!此战,你当居首功!”

祖大寿用力拍着卢象升的肩膀,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看向卢象升的目光,充满了由衷的敬佩和感激。

若非卢象升这步险棋、妙棋,大凌河早已化为齑粉。

卢象升面色依旧沉稳,但眼神深处也有一丝欣慰:“大帅过誉。此计能成,全赖周遇吉将军神兵天降,勇猛无双,阵斩敌酋,擒获世子,更赖大帅与三桂贤侄在城中死战,拖住皇太极主力,方有今日之胜。此乃将士用命,上下一心之功!”

吴三桂看着卢象升,年轻的脸上满是崇敬:“卢将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末将佩服之至!周将军之勇,冠绝三军!阵斩蒙古大公,生擒敌酋世子,真乃我大明之虎!”他心中激荡,此战让他见识了真正的名将风采和战略眼光。

“报——!”一名信使飞驰而来,“禀大帅!周遇吉将军遣快马送来捷报!已于饮马涧伏击科尔沁援军万骑,阵斩其大公固鲁思齐布,生擒世子巴达礼!歼敌大半!缴获战马军械无算!周将军正押解俘虏,率军凯旋!”

“好!好!好!”祖大寿连呼三声好,畅快淋漓!“传令三军!犒赏!今晚,不醉不休!”

大凌河城内,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响彻云霄。劫后余生的喜悦和胜利的荣光,暂时驱散了战争的阴霾。

然而,卢象升的目光却越过欢呼的人群,投向北方皇太极退走的方向,投向更广阔的辽东大地。

他的眼神中,胜利的喜悦渐渐沉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沉的忧虑和凝重。

皇太极此人,雄才大略,坚韧不拔,此次虽败,但根基未损,科尔沁的损失虽重,却未必能瓦解其联盟。他必然会吸取教训,卷土重来。

而大明朝堂的掣肘、粮饷的匮乏、将帅的倾轧…这些内部的顽疾,比城外的强敌更加致命。

“庆功宴后,当速整军备,加固城防,并上书朝廷,痛陈利害,力主增援辽西,巩固防线。”卢象升心中默念。他知道,大凌河之围虽解,但辽西乃至整个大明的烽烟,远未熄灭。

他与皇太极、多尔衮的较量,与这个崛起于白山黑水间的强大帝国的生死博弈,才刚刚开始。

而周遇吉生擒的巴达礼世子,或许会成为未来谈判桌上一个重要的筹码,但也可能引发科尔沁部更加疯狂的报复。

前路,依然荆棘密布,杀机四伏。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