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地里哨声四起,一千门陆战队的火枪兵和临时借调的两千拿着长矛的水兵迅速就集结列阵了。
他们的定位是职业士兵,没有参与营地建设,一直负责营地的护卫,反应最为迅速。
黄蜚的水师最初有四万人之多,在大明的时候,其实也跟郑氏一样,是水师、陆战队没有严格区分的。
下海是水师,上岸就是陆军,便于机动作战。否则单纯驾船的话,哪里需要四万人啊。
所以黄蜚的部下其实各兵种的兵器配备都挺完善,长矛兵也是有的。
但水师到了刘子敬手里,就单纯地被当海军用。培养一个会开船的水兵不容易,水陆分开才各自更具有专业性嘛。
现在由于陆军过少,还要留两千给李牟看守银子,临时还是借调了两千水兵当陆军的长矛兵用。
当然黄蜚手下的长矛兵矛都是两米多长的,不像欧洲那边长达四五米。好在占城这边似乎也不会有大量骑兵,临时对付用吧。
经过埃文训练的火枪兵反应迅速,阵列整齐,严阵以待。借调的水兵长矛手们就慢了些,而且队列也不大整齐,刘子敬看得直皱眉。
好在斥候汇报,北面只来了六百敌军,南面才四百。
料敌从宽,营地这边北面准备了三千主力应对,包括一千燧发火枪手。南面黄蜚亲自出马,二百骑马披甲家丁跟随,一千装备了紫花布甲的精兵做核心,后面排布了两千水师精锐。
一个旅的炮兵布置在了栅栏后两侧,随时准备炮火支援。
刘子敬不懂打仗,也觉得自己手下的反应不够迅速,黄蜚那边的水师上岸,看上去更是相当不专业,心里忽然有点打鼓。
可是这边都列阵以待半天了,敌人还没来。咳咳,料敌太宽了,敌人的速度远比刘子敬预料的还慢。
刘子敬小看黄蜚的部下了,他们的战绩确实不行。可是那是跟谁比的?他们原来的对手可是八旗。
不提丛林游击战,潮湿气候对满清弓箭的负面影响的话,后黎朝的正规战斗力就远远不如八旗,占城这边是后黎朝阮主的藩属,被阮主打得落花流水,水平可想而知。
跟八旗对战,显得水平很拉的黄蜚部,到了这里,那就是牛逼的降维打击。至于埃文训练出的火枪手,一点也不比红毛鬼的正规军差,其实一千人到这里几乎就可以灭国了。
刘子敬手里多了一架带支架的单筒望远镜,在大员的时候,荷兰大员长官卡隆送给他的,汉斯.李波尔制造,在荷兰军队里大量使用。
望远镜并不是什么高科技,东西方现在都在用,明末这边有个叫薄钰的也造了望远镜用于军事。
但战争是新技术最好的催化剂,欧洲正在打一场后世被称为“三十年战争”的大战。所以望远镜一出,立刻就被军神拿骚的莫里斯下令大量制造应用。
不像大明这边,只是灵光一现,然后就没了,没有快速普及。
刘子敬不知道的是,其实燧发枪也一样。
刘子敬部下装备制造的燧发枪来自法兰西,事实上大明也有,可是因为某种原因没有普及,以至于刘子敬都不知道——
大明这边其实有个对燧发枪普及相当不利的因素,限制了火绳枪向燧发枪进化……
望远镜里,北面大路上,远远出现了一队士兵,戴着白色的小圆帽,没有披甲,手里拿的还是大刀长矛弓箭。
这一看就还是中古时代的士兵,而且队列——就没有什么队列,走得松松垮垮。大美丽国陆军建立二百五十年商业阅兵跟这一比,那都显得队列严整,士气高昂了。
打仗刘子敬帮不上忙,他就是看热闹的。北面的敌军还远,他又来到营地南面,黄蜚的身边,架起望远镜观察。
南面只有四百敌军,看上去比北面来的还散漫,而且一个个的头包头巾,一副阿三模样。
这个——你们不都是占城国的士兵么?怎么南北两个部落打扮还不一样?北面的虽然看上去阵列不行,士兵好歹似乎有点凶悍之气,南边这纯属搞笑了。
战斗力是对比出来的,跟对面拉胯的阿三风格占城土著士兵一比,刘子敬看黄蜚都是名将了。
现在刘子敬对这场洪门初战充满了信心——慢着,没打起来。
远远看见这边严阵以待,南边占城队伍立刻停了,仅有的三位骑士打着白旗就过来了。
带头的年轻人到阵前下马,被士兵带到了黄蜚和刘子敬身前。
这家伙两撇小胡子包着头巾,一副豪哥哥的模样,眼睛叽里咕噜地看了一眼黄蜚和刘子敬,立刻向刘子敬扑通跪倒。
“下国占城国潘郎部落首领婆匿加,参见上国高官。”
呦嚯,这汉语说得还不错嘛,而且很有眼光。
这边插的旗帜一看就是大明风格的,大明以文御武,刘子敬这个轻袍缓带的比黄蜚这个一身盔甲的地位高,对方一眼秒懂。
“上国天兵来占城,有失远迎,属下特意带人犒军,请上官接收。”
婆匿加往后一挥手,士兵散开,后面一辆辆牛车缓缓而来,牛车上装着一个个大麻袋,看上去是粮草。
啊,不是来打仗的啊。看来占城人不傻,四百人打几万人的事情不会干。
刘子敬笑眯眯地,“嗯,忠诚可嘉啊。”
一回头,“侯爷,这边你处理吧,我去北面看看。”
北面情况也一样,也是来犒军的,只不过牛车和粮草更多,过来交涉的首领更老。刘子敬来这边晚,这位老头子首领已经得知了他的身份。
“占城国国王婆罗靡拜见上国钦差。”
“起来起来。”
刘子敬面容笑眯眯,说出的话可一点不客气,“今大明上国公主驾临,需要领地。本钦差有临机专断之权,决定撤藩,改土归流,收藩国占城为大明直辖领土,你可愿意啊?”
在刘子敬想来,人家好好来犒军,自己不客气就要撤藩,拿掉人家的国王称号,占了地盘,婆罗靡就算不当场翻脸,也得心存怨愤。
没准回去就全部动员造反,那正好,自己除去占城贵族,给手下士兵和将来移民分地的盘算就借机实现了。
谁知婆罗靡的反应大出刘子敬预料,猛磕了几个头,一脸惊喜。
“上国总算想起我们这个藩国来了。我们洪武二年入藩,年年进贡。后来后黎朝的阮逆攻打我们,才断了贡品的,如今上国总算来给下国做主了,属下愿意奉命撤藩。”
刘子敬很烦恼,我想要你硬起来反抗,好抢你的地,分你的财产,你怎么这么没骨气,直接跪了呢?
不行,我得加码。
“婆罗靡,你听清楚了。本钦差不但要撤藩,还要征占城所有贵族地主的粮做军资,没收贵族全部土地,分给手下士兵,你愿不愿意啊?”
哼哼,我要分你的地,抢你的粮,你这还不反?
婆罗靡脸色反而由惊喜变成了狂喜,“太好了,上国英明!属下愿意给您带路,属下知道那些庄园的粮食都藏在哪儿。”
这是个什么情况?这个国王难道是天生抖M犯贱么?
婆罗靡磕完头站起来,“天使大人,您有所不知,我们占城可被阮主欺负狠了啊。”
“我这个国王就是个傀儡,占城的土地都归阮主那边派来的贵族所有,老百姓都是他们的奴隶,这日子眼看没法过了。”
“若是能受上国直辖,我的子民总算不用给阮主的人当奴隶了,一定都是竭诚欢迎的。”
咳咳,这样啊。自己本来是当侵略者来的,没想到意外变成了解放者。
崇祯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一,大明钦差峨眉峰于金兰湾宣布撤藩。
占城国改土归流,由大明直辖,为大明嫡系传承长平国领地,占城国王婆罗靡受封芽庄侯。
占城国三城芽庄、潘郎、平顺在三天后同时易旗,大批水兵在三城接收土地,没收阮氏贵族财产,士子官员率领民众和水师壮丁一起抢收第三季成熟的水稻。
贵族地主家里的三季稻堆积如山,刘子敬手下四万多人的口粮问题马上解决了。
一切有序进行,开始给水师士兵和占婆族奴隶分地,占城国一片欢呼。
黄蜚率一万挑出的精兵,加上炮兵旅,陆战队前出芽庄,防备阮主的报复,刘子敬也率亲卫到场。
十一月三十,探马来报,阮主迅速纠集了两万大军,正向芽庄开来。